长沙这座博物馆里,有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凉梦”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银韵]

华声在线5月26日讯(记者 银韵)长沙浏阳河东岸,有一座以袁隆平院士名字命名的博物馆——隆平水稻博物馆。今天上午,记者走进大厅,便看见一尊伫立着的袁隆平院士铜像。“袁院士”手捧麦穗,面露微笑,让人仿佛看到了那位在金色稻田里默默耕耘的“守望者”。

(袁隆平院士铜像前摆满市民悼念的鲜花。)

作为世界首个大型水稻博物馆,隆平水稻博物馆展陈面积约6000平方米,设有三大基本陈列,分别为《稻米香万年——中国水稻历史文化陈列》、《奇异的旅程——水稻的一生陈列》和《梦想成真——袁隆平与杂交水稻陈列》,通过1200多件文物展品和丰富的多媒体设备,集中展示与水稻相关的文化、知识以及袁隆平研制杂交水稻的故事。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厅围绕袁院士的两个梦想进行陈设,在展柜里一份珍贵的手稿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是袁院士写的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正是这篇论文成为了他科研生涯的关键节点,造福了中国和世界。该展厅运用环幕影院、360° 全息投影等精巧的高科技,带我们走进了袁院士开启杂交水稻科研的艰辛追梦历程,依稀看到他的“禾下乘凉梦”。

当天,不少市民自发来到这里,缅怀袁隆平院士,走进他的追梦人生。

“心情非常沉重......”从哈尔滨特意赶过来的朱宏明告诉记者,之前一直听闻袁隆平院士的事迹,很想过来看看这座博物馆,却没有时间,看到袁院士逝世的消息那一刻,便立马来了。“看了展厅后,我更加了解了袁院士和杂交水稻之间的联系,他是我们心中的英雄,他的两个梦——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中华儿女们一定会实现!”朱宏明的声音渐渐哽咽。

和朱宏明一样,前来缅怀的宋女士,心情也十分沉重,面对大厅的袁院士铜像,深深地一鞠躬。一开始,宋女士以为袁老先生是一位有着黝黑脸庞、粗糙皮肤,哪怕日晒雨淋也要在农田里工作的“农夫”。但经过昨天看的电影《袁隆平》和今天的展厅一行,才发现他是一位内心十分丰富的科学家,“哪怕名满天下,仍默默专注于田畴。他做农业,仅仅就是为了让人们吃饱饭,这一辈子就做这一件事,而且把这件事做到了极致。”宋女士说道。

(文明瑶族乡第一片小学的学生们在听老师讲解。)

来自汝城县文明瑶族乡第一片小学的杨老师和120余名学生来到了水稻博物馆悼念袁隆平。这次组织同学们来此,杨老师也是希望同学们不仅仅从课本上了解袁隆平,而是能被他的精神所滋养,忠于热爱,奋斗青春。站在展厅那面拥有108种超级稻示范推广品种的大型“种子墙”前,杨老师感慨:“太震撼了!没想到我们吃的米饭有这么多种。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这也是我国农业科学家们几十年如一日坚持探索的见证。”

相关专题:音容宛在 功勋永存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