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边追思,稻禾"点头"——记者走访追寻袁老生前足迹

[来源:华声在线]

田边追思,稻禾“点头”

记者走访衡山县示范田、海南基地追寻袁老生前足迹

2004年9月8日,袁隆平院士亲临永和乡松坳村示范点考察超级稻长势。受访者 供图

湖南衡山县示范田,海南基地大院,都是袁隆平生前工作的地方。记者走访这些地方,追寻袁老足迹。袁老在这些地方洒下的一粒粒种子,不光种进了田里,还种在了村民的心中。

【衡山县示范田】

“您看过的那片田,现在长得多好啊”

华声在线5月24日讯 今日,衡山县永和乡松坳村,阳光照在松坳村杂交水稻的百亩稻田上。当地村民告诉记者,这几天他们只要端起饭碗,就会想到袁老,总是忍不住掉眼泪。

17年后,他噙泪回忆袁老

“2004年9月8日上午,袁老和29位来自各国的农业专家以及5个国家的农业部长,一起考察松坳村的百亩高产示范田。”17年前的那一幕,衡山县高级农艺师阳文帅仍犹记在心,仿佛就发生在昨天。17年后,阳文帅眼中噙着泪回到此地,“袁老师,您看过的那片田,现在长得多好啊。”

彼时,年过七旬的袁隆平酷似一位淳朴的老农,精神矍铄地走在田间,享受着丰收的喜悦。在稻田边,记者正在为采访国际粮农组织专家而找不到翻译时,袁隆平还主动当起了翻译,颇为激动地介绍亩产达780公斤的超级杂交稻,“这是超级稻的一次成功,也是世界上的一个新发现。”

曾经3次与袁老见面

当时,阳文帅是松坳村百亩示范片一个据点的技术人员,主要负责稻田的防虫治病。“袁老看着稻田,说稻田管理水平比较高,病虫防治这一块做得好。”阳文帅说,袁隆平对示范片的产量非常满意,亩产780公斤,创造了衡山县单季稻单产的最高水平。这,也是阳文帅与袁隆平的第二次见面。

第一次见面是在1991年10月17日,袁隆平带领着农科院育种团队的专家,对衡山当时的祝融乡两系高产田进行验收。“当时我主要负责示范点的资料。工作时的袁老很严谨,问我什么时候移栽?密度是多少?基本苗多高?”阳文帅说。

2004年11月,阳文帅前往中国水稻研究所汇报示范田种植情况,“当时袁老工作很忙,等着见他的人很多,他跟旁边的人说,请你们等一下,我要见见从衡山基层来的农技人员。”

“就在现在的省农科院里面,我还清楚地记得,针对2004年超级稻的成产结果和示范情况,我们和袁老聊了15分钟。袁老很开心,还主动提出要请我们吃饭。”阳文帅告诉三湘都市报记者,回想三次见面,平易近人的袁隆平都热情地和他握手,“朴实得就像我们身边的村民。”

■三湘都市报·华声在线通讯员 刘彧 廖晶 记者 黄亚苹 郭文雯

【海南基地大院】

袁老多次经过的那面墙成了“追思墙”

海南进入酷暑,炽烈的阳光照在三亚师部农场上。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基地大门,正对的是一片刚收割不久的稻田。一阵热浪袭来,禾茬子上新冒出的嫩苗,向路旁的两面墙“点头”,仿佛是在致敬那位陪伴过它们的91岁老人。

曾经过的墙成“追思墙”

早在今年3月初,袁隆平已经没有力气支撑身体,但还坚持坐着轮椅,常常经过那两面墙,在伸向稻田的一段水泥路上转几个来回。

基地的一名管理员张立伟是这一幕的见证者。他看着这片在4月完成收割、测产的第三代杂交水稻,叹了一口气:“这是老人心心念念的稻田啊。”那段日子,看到基地员工顶着暴晒在田里干活,袁隆平总要叮嘱一声“注意身体”。如今,这位老人再也不会出现在这里了。

老人曾坐轮椅经过多次的那面墙,此时成了海南群众的“追思墙”。一簇簇黄白相间的菊花,摆在印有袁隆平题写的“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字样的墙角。从海南各地赶来悼念的人,放下鲜花后,都情不自禁地念起这句话。

住过的院子有人自发守在门口

在稻田和基地大门之间,往来穿梭的车辆和行人自觉放慢了速度。有人站了半天久久不愿离去,有人突然抿着嘴失声抽泣,有人举着手机记录了一个多小时的画面……

“老一辈人经历过吃观音土、啃树皮的饥饿磨难。是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了这个国家。”37岁的向志佳来自湖北,他在“追思墙”下站了一会儿,望着袁老的遗像,眼眶湿透了。水滴落在滚烫的地上,不知道是汗,还是泪。而在他的身后,11名幼儿园孩子排成一列,用稚嫩的声音一遍一遍喊着“袁爷爷一路走好”。

基地大院里,袁隆平住过的房间紧闭。有村民搬着板凳,自发守在院子的门口。“他3月10日之前还住在这里的,天天都能见到,就像自己家里面的老人一样。”“他以前喜欢在院子里打排球;下午3点半后在树荫下的石桌上下象棋;从田里回来,一定要到路旁的小卖部坐一坐。”村民们说,现在好像一下子缺少了点什么。

■新华社记者 陈凯姿

相关专题:音容宛在 功勋永存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