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追忆袁院士:大树虽倒,浓荫满地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周阳乐]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周阳乐 通讯员 刘维帅 魏科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与世长辞。湖南省农科院、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同事们,一时间陷入无限的思念与哀痛之中。

“大树虽倒,浓荫满地。祝老爷子一路走好。” 5月22日13点43分,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邓启云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

守候在湘雅医院的邓启云,接到记者电话时,情绪十分低落,他告诉记者,作为深受袁隆平院士教诲的弟子,失去了这样一位良师益友,心情非常悲痛。“我在人生规划、事业发展的重要关头,都接受过袁老师的指导。他以巨大的人格魅力和渊博的知识感染着每个学生和周边的工作人员。”

邓启云说,袁隆平是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先行者和总设计师,他带领团队不断攻关,走向了科学的高峰,让我国杂交水稻技术一直遥遥领先世界。“大树虽倒,但我们还是得努力扛起袁老师的旗帜,把杂交水稻事业发扬光大。”他表示,抓住杂交水稻基础理论技术研究的前沿,同时做好产业化推广,努力保持袁老师开创的杂交水稻国际典型地位,是追随袁老师的弟子们肩上的重要职责。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玉烛,也同为袁隆平院士培养过的博士研究生。张玉烛回忆,年初在海南还与袁老师有过团聚,讨论过研究进展,也陪同他放松娱乐,“袁老师还打趣说要祝福他‘茶寿’(108岁)呢,没想到……”

张玉烛说,袁隆平院士具有伟人品质,他胸怀天下,为中国、乃至全世界人们的健康幸福操着心。他处处关心民生,关心每一个人,为了让人们吃饱、吃好,他不断追求产量,追求优质和环保。面对袁隆平的高标准高要求,张玉烛表示,不得不佩服他的高瞻远瞩,他执着认真的研究精神为学生们树立了榜样。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退休职工、研究员罗孝和是与袁隆平相处了50多年的老同事。“他给我取外号叫‘罗呵呵’,谐音‘乐呵呵’,我和他在一起做研究那么多年,确实心里很乐呵。”罗孝和说,袁隆平搞研究思想开放,他博览群书、知识渊博,还精通英语,敢尝试,敢挑战,敢创新,带领大家取得了一项又一项研究成果。回忆起那段与袁隆平一起为杂交水稻奉献青春的日子,罗孝和意犹未尽,想到伙伴的离开,又唏嘘不已。

在湖南省农科院院子里,袁隆平家门口有一片试验田。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李建武介绍,他们每年总会把最新的品种种在这块田里。“袁老师每天上午也来看,下午也来看,特别是8至9月期间,稻子抽穗时,无论多热,他都会亲自下田。”

李建武告诉记者,“袁老师说,他哪天不下田,就不自在。”他不仅要求研究员把每个实验数据详细报给他,还经常会亲自下田调查核实清楚。李建武表示,袁老师对工作的上心和严谨的态度,深深地感染了周围的人。“为了杂交水稻,袁老师默默地付出了很多很多,他的情怀和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袁隆平留给了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湖南省农科院机关干部代表们表示,全体干部职工将学习他胸怀祖国、一心为民的坚定信念,学习他同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真诚合作的思想风范,学习他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学习他不畏艰辛、执著追求、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学习他严于律己、淡薄名利、团结协作德高尚情操。 “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继承他未竟的事业,继续追逐‘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加快推进湖南“三高四新”战略凝心聚力,不断拼搏,开拓前进。”

相关专题:音容宛在 功勋永存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