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湖南交通工程学院教师伍娟娟给人的印象,可以用这句古诗来形容。对待教学,她像欣欣向荣之木,努力向上,节节攀升;对待学生,她又像涓涓细流之泉,润物无声,流进学生们的心田。
博学多闻,成就学生
2014年,伍娟娟从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学位毕业。毕业后,她被聘入湖南交通工程学院担任教师,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学和研究。几年来,伍娟娟的辛勤工作得到师生的一致肯定和赞许,荣誉也随之纷至沓来: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公共英语口试考官、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评卷员、全国商务英语翻译译员、湖南省高考英语口试考官……
任教以来,伍娟娟主讲《商务英语口译》《商务英语笔译》《商务英语阅读》等课程。在她眼里,积淀内涵、扎实教学、端正态度、善用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知识渊博则是这一切的根基,“有了丰富的知识储备,过硬的专业功底,才能在教学中站得高,看得远,才能带领学生走向绚丽多彩的知识殿堂,才能有效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教学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因此,伍娟娟注重在日常工作中培养良好的自学意识,善于学习,勤于反思,不断扩大教学的深度与广度,满足学生求知若渴的需求,同时为个人魅力添彩润色。社会飞速发展,知识更新迭代,伍娟娟勤于钻研学术研究,更新知识储备,传递学习成果。同时,她还向多方面学习,向同行学习,向学生学习,“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借人之智,成就自己,成就学生。”
另一方面,伍娟娟严格要求学生,课堂上经常提出,“请注意每句话甚至是每个词的语音、语调、语速、语境意义及背景信息。只有通过对细节近乎苛刻的要求,大家才能逐步认识到,未来用专业精神体现个人价值。”学生们从最开始的不适应,到口译课程上追求极致,发自内心认可老师的教学。
科教融合,授人以渔
科研和教学相融合是现代大学的本质特征。大学的科研和教学都要服务于人才培养,深化科教融合要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前提。
伍娟娟深知,一位好教师要把科研和教学都作为自己的核心工作,把培养人才落实在科研、教学的全过程。为此,她积极投身于科研工作,同时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借力科教融合平台,引导学生共同参与,激发学生潜能,提升大家的综合素质。
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伍娟娟认为,应采用全新的科教融合模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非灌输专业知识与技能。她积极借用科教融合平台满足自己的成长需求,同时满足学生进一步修学和成才的需求,从而实现学生创新素养、自我能力的提升。
在科研工作上,伍娟娟也严于律己,努力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和科研素质。她主讲主持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在EI、CPCI等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荣获湖南交通工程学院“我最喜欢的教师”荣誉称号,学校A类课教师、学校优秀教师、学校先进个人等荣誉。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获一等奖3项,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获湖南省二等奖2项。
立德树人,上下求索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所谓解惑,既解学问之惑,又解成长之惑、人生之惑。一言以蔽之,既要立言育才,也要立德树人。
“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后身正。”伍娟娟以立德树人作为教书育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做到以德立身,做品格之师;以德施教,做精神之师,努力践行教师教书育人的本分。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位好教师首先需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的言行无形之中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唯有教育者具备足够的人格力量,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以德施教,做精神之师。伍娟娟坚持以德施教,热心帮助学生的学习,关怀学生的生活,敏锐关注学生的思想,关注学生的人格成长。
在伍娟娟眼里,她所教的每位学生都有巨大的潜力。“要加强品德引导、用爱去浇灌、用智慧去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推动学生成长成才。”她说。在商务英语专业2018级同学看来,伍娟娟就像学生们的知心大姐姐,善于挖掘学生优点,扬长避短。“如果你发音不行,但语言基础知识扎实,就引导你往笔译方向发展。如果你性格外向,沟通能力强,她就会引导你从商务谈判上发力。”一位商务英语专业18级学生说。
“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时间慢慢品味;要成为一名好教师,成为学生的楷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伍娟娟的笑容就像一道光,温暖着学生内心,陪伴他们在人生路上坚定向前。
责编:印奕帆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