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今年完成早稻播栽面积172.27万亩 超过市定任务7.27万亩

[来源:益阳新闻网] [作者:夏训武 封伟]

益阳日报·大益阳客户端讯(记者 夏训武 通讯员 封伟)5月10日,赫山区衡龙桥镇高家桥村千亩早稻禾苗已显青葱茂盛,村民在田间清除杂草。村支书彭电明介绍,两年前,全村早稻面积为零,从去年开始推种双季稻近千亩,到今年,全村能种的1700亩水田全部种上了早稻。截至5月6日,全市共完成早稻播栽面积172.27万亩,超过市定任务7.27万亩。

高位推进 压实责任

年初,按照粮食生产党政同责要求,我市各县(区、市)均实行党政一把手双组长负责制,组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工作专班、专项督查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建立粮食生产“四包一”、“五包一”或“六包一”责任制,共落实片区负责人631人,将粮食生产工作责任落实到单位、到责任人,粮食生产和早稻生产面积、产量任务指标落实到村、组、户。目前,全市摸底衔接早稻面积172.24万亩,为省定任务(163万亩)的105.7%。

我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工作的意见、具体方案和扶持奖惩办法,其中县级政府出台文件29个,农业农村部门出台文件47个。桃江县最先出台一整套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文件和推进措施,安化县委多次召开生产调度和现场推进会议,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和目标任务。

全市共整合各类涉农资金4.08亿元,用于推进以双季稻生产为主的粮食生产,在加大早稻集中育秧、机械抛(插)秧作业等奖补的同时,对种植双季稻的农户实行奖励补助。南县种植双季稻的农户,在享受双季稻补贴的基础上另每亩奖励200元。

强化指导 提升服务

进入春耕生产以来,我市各县(区、市)共举办早稻生产技术培训班192场次,培训2.04万人,印发技术资料13.6万份。组织745名专家和基层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以早稻育秧为主的“一对一”生产技术指导服务。积极解决早稻种子缺口,全市招标采购早稻种子100万公斤,申购省级救灾备荒储备种子58万公斤、市级救灾备荒储备种子25万公斤,并组织发动农资经销单位开展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产品的调入,基本满足生产需求。

目前,全市实际完成专业化集中育秧面积51.92万亩,为省定任务的137.7%,带动早稻集中育秧面积102.11万亩,其中为9.8万小散农户解决育供秧苗面积42.9万亩。赫山区完成专业化集中育秧面积20.48万亩,为省定任务的215.6%;大通湖区支持大户新建育秧大棚74个,同时投资960万元建成省内最大的集生产、示范、培训、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农业智慧育秧工厂。全市共完成农机具检修1.97万台套,新购大型拖拉机147台、高速插秧机21台、有序抛秧机40台、植保无人机118台,为今年早稻播种移栽奠定了良好基础。

示范引领 大户带动

在今年早稻生产中,各县(区、市)以抓30亩以上种粮大户为核心推动早稻生产,分解任务,加强对接,强化服务,全市2万多户种粮大户早稻种植面积占比在70%以上。同时,动员3677家育秧主体和1568家农机合作社、统防统治服务组织等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积极开展水稻生产“十代”服务,解决小散户早稻生产育、耕、插、防、收、烘等生产实际困难,有效推动早稻面积的落实。

全市共落实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创建万亩示范片18个,其中赫山区5个,桃江县、沅江市各4个,资阳区2个,南县、大通湖区和安化县各1个;落实千亩示范片85个,农业乡镇均有一个以上。县乡均制定示范创建工作方案,明确奖励办法。桃江县开展“百千万”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创建活动,对每个万亩示范片支持工作经费50万元,千亩示范片按创建面积每亩补贴20至40元,积极引导行政村创建百亩示范片。资阳区对示范片全面实行“六有四统”管理机制,即有领导挂帅、有实施方案、有办点专班、有示范标牌、有专家指导、有阶段性观摩活动,统一供应良种、统一栽培方式、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订单销售,确保示范效果。

为提前做好今年早稻粮食收购,目前,各县(区、市)正有计划地及早清空库存,千方百计扩大收储能力,提早做好收购库点和临时储备粮库点设置、定点和收购资金准备工作,确保有人收粮、有仓装粮、有钱等粮。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