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4月21日讯(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奉永成)谷雨过后,农作物拔节生长。今天,湖南占地面积最大的安置社区——沅陵县太安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10多位居民正在打理“微菜园”。为帮搬迁户节约生活成本,解“种地”乡愁,太安社区为每户搬迁户配置了一块约30平方米“微菜园”。
易地扶贫搬迁是从根本上解决“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地区脱贫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举措。“十三五”期间,湖南69.4万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挪穷窝,搬新家,过上了幸福新生活。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报对湖南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给予表扬。在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现场会上,湖南作典型发言。
在湖南,有六成以上的易地扶贫搬迁人口,居住在武陵山、罗霄山两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搬迁任务之重、情况之复杂,全国罕见。湖南迎难而上,探索出“先定区域后定人”的高精度识别方法,将搬迁区域锁定在高寒、地质灾害、石漠化等8类区域,以“范围精准”确保“身份精准”。将30户以上的集中安置项目,通过统一招投标方式由省属国企湖南建工集团按照零利润要求实施EPC总承包,保障工程建设质量。
搬出来,还要稳得住、融得进。在后续帮扶“下半篇文章”中,湖南在全国率先开发建设“互联网+易地扶贫搬迁”大数据平台,创新监管方式;探索出“四靠近”选址原则,全省2460个集中安置区的选址,靠近城镇、靠近中心村、靠近产业园区、靠近旅游景区;探索出“楼上生活、楼下生产”“群众下山、产业上山”就业模式,搬迁群众下楼即可务工。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兴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