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筹帷幄⑥丨潘汉年:与狼共舞建奇勋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虢安仁]

文丨虢安仁

“小开”意思类似“富二代”,源于旧版上海话,专指那些没有独立经济来源、仗着老爸或老家的财势过日子的富家子弟。在我党隐蔽战线史上,也有这么一位被毛泽东亲切地称呼为“小开”的同志,他就是红色传奇人物——潘汉年。如此称呼潘汉年并不是因为他是富家子弟,而是因为他常年带着一副金丝框的眼镜,举止儒雅,风度翩翩。就是这样一位“小开”,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多次为党获取重要战略情报,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卫党除隐患

1931年初,年仅25岁、刚刚调任江苏省委宣传部部长的潘汉年接到一项命令,要他紧急赶往上海。原来中央决定调他到中央特科,接替陈赓,开展上海的隐蔽战线工作。从此,潘汉年与隐蔽战线结缘,书写了一段传奇人生。

担任中央特科情报科科长后,在周恩来的直接指挥下,潘汉年积极参与中央机关和有关负责同志的转移,迅速开展对内部的清理工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顾顺章叛变影响的清理。原来,顾顺章叛变后,潘汉年发现,顾顺章的家属仍与其保持联系,明里暗地还在向顾提供情报。中央特科及时执行了组织措施,惩处了内奸,消除了隐患。

△解放初期的潘汉年

同时,潘汉年还用极大的精力将已经失去功能的情报网点恢复和组建起来,开辟了更多的情报来源,形成了情报工作有名的“潘汉年系统”,华克之、关露、黄慕兰等令后人无比敬仰的红色特工,都是他的部下。中共中央总书记向忠发被捕、叛变投敌的真相就是通过潘汉年的情报网点搜集到的。向忠发因擅自外出被捕,党中央多次组织营救,均告失败。就在党内大多数人误以为其已被国民党秘密枪决,要为其举行追悼纪念活动的时候,潘汉年却获得了新情报。原来,向忠发在党中央营救之前就已经叛变投敌了,他不仅供出了任弼时夫人的住所和中央秘书处机关,还供出了周恩来、瞿秋白、博古等人的秘密住所。为了证实这一情报的可靠性,潘汉年通过内线取得了向忠发全部口供的抄件,经周恩来审阅,确认叛变投敌。就这样,潘汉年利用这些可靠的情报有效地保护了中央领导机关和许多同志。

暗杀王斌

顾顺章叛变后的一段时间内,中共在上海和其他一些城市的地下工作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上海的敌特机关反共气焰十分嚣张。为了显示革命力量依然存在,中央保卫机关决定组织一次突击行动,镇压一名首恶分子,鼓舞士气。任务下达之后,潘汉年就开始认真调查和选择合适的暗杀对象。

△《幻洲》杂志

当时,国民党当局在租界内逮捕共产党工作人员或破坏革命组织,都是通过王斌向租界巡捕房政治部交涉;捕获之后,也由王斌负责办理引渡手续。对这个坚决反共的国民党头面人物予以镇压,可收到杀一儆百的作用,于是中央特科决定拿王斌开刀。不过,令潘汉年大伤脑筋的是,中共情报系统中无人能提供王斌及其社会关系的任何情况。一次偶然的机会,潘汉年看到一条查禁书刊的新闻,细心的他立即联想到几年前,他在主编《幻洲》杂志时曾与光华书局的经理张静庐、沈松泉两位先生相识,并听他们说起,为疏通官方撤销对某些书刊的查禁,一些书店的经理曾多次宴请淞沪警备司令部的有关人员。果不其然,张、沈两人不仅认识王斌,还知道王的住址和电话号码。掌握第一手线索之后,潘汉年还侦查到王斌每天乘坐黄包车从其住宅后门出入。最后,确定将南通法租界、北连公共租界的龙门路作为暗杀场所,这也是王每天乘车必经之地。

一天中午,在龙门路热闹而拥挤的街道上,一辆装饰考究的“黄包车”正穿行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车上坐着的正是“大块头”王斌。突然,从街道一侧的小弄堂内跳出一个人来,手持短枪,飞身一跃,从后面攀住这辆“黄包车”的后沿,举枪对准王斌的头部,“砰”的一声,王斌当即毙命。王斌被镇压后,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上海租界巡捕房的华探、淞沪警备司令部一些反共分子,以及国民党特务、党内叛徒感到极度恐慌,反共活动也有所收敛。

1933年5月14日,国民党突然逮捕了与中央特科有工作联系的两位同志。这次事件直接影响到潘汉年的安全。为了防止发生意外,党组织决定潘汉年撤往中央苏区担任中宣部副部长。

抗日情报据点居然设在日方内部

1937年8月淞沪会战打响。1938年,汪精卫公开投敌叛国。上海成为一片混乱之地,各个势力都想要在这片地方占有一个“席位”。就是在这样的混乱局势之下,潘汉年又奉命回到了上海,他的使命是获取日伪的情报。

潘汉年的公文包里总放着一瓶汽油与一包火柴。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上海的局势混乱紧张,他把重要的文件放在随身的一个公文包里,万一遇到紧急情况,他就会点燃这些重要情报,防止泄露。

此时,党中央对于潘汉年工作的具体指令是要他获取国际局势的战略情报,相比较日军在哪个据点有多少人、有几挺机枪之类的情报,这个任务非常的重要,又格外的艰难。

潘汉年这时想到了一个人。1935年,潘汉年派袁殊打入国民政府内部获取情报,但不小心暴露被捕。当时,袁殊得到了以前的同学岩井英一的搭救。岩井英一是日方特务机关的领头人。袁殊出狱后,国民党军统也看到了袁殊的利用价值,又派人联系袁殊,希望他能够给军统提供日方情报。由此,袁殊与多方有了合作。

△潘汉年与妻子董慧

在袁殊的促成下,潘汉年与岩井英一见面了。双方交谈中,潘汉年称自己是中间派的民主人士,不属于任何一方势力。岩井英一对潘汉年进行了多方的试探,都被潘汉年不动声色地挡了回去,岩井英一放下了戒心。岩井英一答应了潘汉年的提议,那就是两方互换情报。

一些人难免困惑了:在抗战的局面下,与日方私下交易情报,这不是通敌叛国吗?其实,并非如此。潘汉年提供给岩井英一的,大多是无关紧要的消息。这些消息对我方来说无关紧要,但对日方来说,他们是没办法接触到的。所以,在日方的眼里,这些情报相当的重要。凭借潘汉年的这些情报,岩井英一得到了重用,此后他更加依赖潘汉年的情报。

反观潘汉年,他从日方获得的情报都是重要的机密情报,还有很多是国际性的情报。其中就有西方国家妄图牺牲中国向日妥协,还有国民政府私下里与日方接触等情报。这些情报的及时传递,对中国的抗战事业有着重要的作用,有效地维护了抗战统一战线。岩井英一所领导的情报部门在上海有4个部门。在潘汉年和袁殊的努力下,我方牢牢掌握了其中3个部门的相关情报。潘汉年能够把我党的抗日情报据点放在日方的情报据点内,这是情报史上的奇迹。

潘汉年作为我党隐蔽战线的卓越战士,抗战时期的红色特工,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忠实执行并出色地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对党的文化工作、统一战线工作,特别是在开展对敌隐蔽斗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人民网

学习强国

《潘汉年传》,张云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潘汉年的情报生涯》,尹骐著,中共党史出版社

相关专题:誓言无声——我党隐蔽战线百年斗争秘闻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