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潮 百年颂㉜】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成立:红色政权从洣水之滨发端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沙兆华]

由毛泽东亲手缔造的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是全国县级红色政权开篇之作,成为民主建政的光辉典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仅存在近一个月,但它为以后苏维埃政权的建立,提供了许多宝贵经验,被称为“共和国的摇篮”。

(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旧址。该旧址是我国第一个红色政权诞生地。湖南日报·华声在线首席记者 郭立亮 摄)

洣水之滨,茶陵县城关镇前进村三角坪,有一座占地1.8万余平方米的徽派建筑,青砖灰瓦,圆柱方檩,飞檐画栋,马头墙高耸。这里原是南宋至清代茶陵州(县)署衙门所在地,如今是中国第一个苏维埃县级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旧址。

走进旧址纪念馆,馆内陈列的泛黄旧照,展出的各类实物,无不让人联想到那段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

1927年10月,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安下家之后,为了进一步扩大政治影响,解决部队供养问题,毛泽东便萌发了“经营茶陵”的战略思想。

趁着驻守茶陵的国民党正规军调走,县城空虚之际,11月18日清晨,毛泽东派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长陈皓、政治部主任宛希先率领500余人,一举攻克茶陵县城,占领了县署衙门。

茶陵城是工农革命军进军井冈山之后占领的第一座县城。当时工农革命军没有管理经验,团长陈皓不顾毛泽东的叮嘱,绕开宛希先成立一个新政权,名为“县人民委员会”,派谭梓生当县长。谭梓生本人对于红色政权的县长如何当心中无数,只好照旧政府那样升堂审案、纳税完粮。群众对此十分不满。

宛希先对新政府的旧衙门作法非常忧虑,立即写信向毛泽东汇报,信中透出对“红色政权怎么建”的疑问。

毛泽东立即复信,明确指示:由部队派人当县长是不对的,不能按国民党那一套办,要成立工农兵政府。毛泽东派人连夜赶赴茶陵,将信送到宛希先手里。

遵照毛泽东的指示,通过自下而上层层推举,谭震林、李炳荣、陈士榘作为工人、农民和士兵代表,成为工农兵政府的常委。起初他们三个人相互谦让主席这个职位,宛希先便说:“工农兵政府‘工’字当头。谭震林同志,你是工人代表,你就担任政府主席吧!”就这样,年仅25岁的谭震林出任茶陵县工农兵政府主席。

1927年11月28日,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茶陵旧县衙外热闹非凡,茶陵城百姓纷纷聚集在此,旧县衙的大门上,挂上了“茶陵县工农兵政府”牌匾,两边贴着“工农兵政府、苏维埃精神”的新对联。谭震林登台讲话,正式发布首张“茶陵县工农兵政府布告”。第一个经民主推选、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湘赣边界红色政权由此诞生。

茶陵县工农兵政府设立了民政、财经、青工、妇女等工作部门,最高权力机关则是工农兵代表大会,由工农兵代表集体决策后,交给政府执行,人民群众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愿望。工农兵政府成立后,在经济上、政治上对地主豪强实行制裁,打土豪分田地,10多个区、乡工农兵政府相继建立,全县出现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景象。

12月26日,国民党反动派攻打茶陵城。因敌众我寡,工农革命军主动撤离茶陵县城。

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施政虽然只有短短的29天,却开创了井冈山根据地建立革命政权的先河。随后,毛泽东又相继在湘赣边界的遂川、宁冈、永新、酃县(炎陵)、莲花等地建立了工农兵政府,星星之火迅速向周围500里范围的20多个县蔓延,红色政权燃遍井冈山。

习近平总书记说:“离开了人民,我们将一无所有、一事无成;背离了人民的利益,我们这些公仆就会被历史所淘汰。”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成立后,一改之前的官僚主义、享乐主义旧衙门、旧军阀习气,一股为民做主的执政新风拂面而来。时空流转、代代传承,清正廉洁、执政为民已成为融入中国共产党人血脉的政治本色。惟有以良好党风带动政风民风,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方能确保党和人民事业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

“湖口挽澜”,保全了井冈山“革命火种”

1927年12月26日,国民党反动派兵分多路“反扑”茶陵城。因寡不敌众,工农革命军连夜撤离茶陵县城,拂晓抵达茶陵湖口镇。从这里,往东即到井冈山宁冈,往南是湘南桂东方向。向东还是向南,以宛希先、陈韶、谭震林为首的党政干部与团长陈皓发生了激烈的争执。

最后,陈皓以“违令者斩”为胁迫,下了宛希先的枪,并将他们绑了起来,强行将部队往南拉。

部队缓慢向南移动,战士们也议论纷纷,不明白陈皓要将部队带到哪里。12月27日中午,毛泽东带队及时赶到了湖口,他命令部队停止南移,果断处置企图叛变的陈皓、徐庶等人。

为了肃清陈皓等人的不良影响,稳住军心,唤醒民心。28日,毛泽东在湖口的一块稻田里主持召开军民大会,会议内容除了批判陈皓,更着重向人民群众阐释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服务谁、打击谁的问题,让老百姓认识红军,相信红军就是”自己的”军队。正是通过这次大会,群众的革命热情被激发出来,数百名群众纷纷报名参加红军,毛泽东酌情选定了200多人,一同奔赴井冈山。日后涌现的25名茶陵籍共和国将军中,很大一部分就是从这里走上革命道路。

这一事件史称“湖口挽澜”。在关键时刻,毛泽东把部队带回井冈山,保全了井冈山“革命火种”。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沙兆华 视觉 陈青青 视频 周林熙 杨思

湖南日报社 湖南省委党史研究院 联合出品

相关专题:湖湘潮·百年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