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元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沿着蜿蜒山路来到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在村民施成付的院子里和村干部、村民代表座谈,首次提出精准扶贫。从此,每一个湘西人脑海中印象最深刻的词语就是“精准扶贫”。
2018年8月以来,我有幸参与、见证了十八洞村全村脱贫后,继续奋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具体工作。近日,我拿到了《立此存照:十八洞村精准扶贫档案实录》一书,拜读之后,掩卷沉思,深感亲切。因工作原因,我对十八洞村现有的130户建档立卡户的扶贫档案,虽早已烂熟于心,但看到这些档案由工作资料付印成书,成为认识新时代脱贫攻坚战的一个窗口,我越发感受到手上这本书的珍贵。
书中内容由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个体,见人见事,客观真实。书中选取的24户家庭的扶贫档案,全部是原始档案的扫描件,真实反映了七年多来村里精准扶贫的措施和历程。对应的家庭故事,采用白描的语言,真实得让我觉得这些人都活生生地站在我面前。从中,我又一次看到了全村939个村民,在党支部带领下,面对困难不低头,面对贫穷不认命,因地制宜发展生产,齐心协力改变百年贫困面貌的奋斗历程;也看到了3轮17名扶贫干部冲锋战斗在扶贫一线,用无私奉献的“辛苦指数”换来了贫困群众“幸福指数”的背后故事。书中每一张图片,每一个数字,每一条扶贫措施或成效,都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精准扶贫的伟力,感受到了扶贫人带领群众战天斗地的精神。
精准扶贫的故事应该世代流传。《立此存照:十八洞村精准扶贫档案实录》一书开篇即是重点——总书记和十八洞村群众坐在一起的照片。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持续关心,让我们深受感动和鼓舞,激发了十八洞村人撸起袖子加油干的信心和决心。我们找到了挖穷根的方法,看到了奔小康的光明。在精准脱贫的路上,我们坚持群众参与识贫校贫,通过“七步法”“九不评”“三榜三审”和动态调整等群众认可的方法,让识别结果人人知晓、户户满意;我们坚持激发群众内生动力,通过典型引路和正向激励,带领群众兴产业、置家业、增就业,村里不剩一个穷人、不养一个懒汉;我们坚持大力发展脱贫产业,注重实事求是和因地制宜,村里和群众适合干什么我们就发展什么,特色种植、苗绣、乡村旅游等产业蓬勃发展;我们坚持改善基础设施,坚决不搞大拆大建,全村225栋房屋全部进行风貌改造和“厕所革命”,美丽乡村与留住乡愁得到完美结合;我们坚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统筹攻坚力量,深入开展党支部“五化”建设,创新探索了“党建引领、互助五兴”基层治理模式,集体经济分配与互助成效有机结合,基层组织的组织力切实提升。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这段催人奋进的历史彻底改变了这个古老苗寨,开启了新的征程。
档案存载历史。《立此存照:十八洞村精准扶贫档案实录》记录了新时代十八洞村的历史巨变。短短7年多时间,十八洞村“两不愁”完全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孩子“零辍学”,中职、高职、大学以上毕业学生达到79人,全村医疗养老保险参保率100%,住院报销比例76.3%以上,花垣十八洞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吸纳本村62名年轻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各类经济实体吸纳234名村民回村就业置业,一年来来村游客60多万人,连续举办4届相亲会,33名大龄男青年脱贫脱单。村里引入了投资商开发十八洞山泉水、民宿群、溶洞群和田园综合体。村集体新办了思源餐厅和腊味制品厂。通过发展产业,过去无人问津的农产品、山泉水都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过去不敢想象会在村里存在的民宿主、讲解员和直播带货“网红”等职业现在随处可见。村里年轻人多了起来,群众生活好了起来,村集体收入多了起来。
精准脱贫只是起点,十八洞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步伐从未停止。我们对标乡村振兴的远景找差距、补短板,聚焦产业兴旺和治理有效两大目标,以更加充分的市场化手段,推动农旅融合,升级产业结构,推进平衡发展。群众发自内心地讲,有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我们十八洞村老百姓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
(作者系花垣县十八洞村第一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