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见大,《从十八洞出发》如何将一份答卷演绎成一首民族史诗

[来源:传媒内参-主编温静]

传媒内参导读:《从十八洞出发》的内核,源于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重要思想和时代发展相结合的基础,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作品是在用一种更为走心的节目调性,以及创新意味十足的表现手法,以小见大地记录了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具体过程和无数细节。

文/胡破晓

作为湖南广电在2020年12月26日的岁尾之际重磅推出“扶贫三部曲”的首部作品,电视专题片《从十八洞出发》讲述的是中国当代绝对贫困人口中正在发生的重大变革。与以往此类作品在创作思想和表现方式上不同的是,它所具有的纪实性、唯一性乃至时代感显然更为强烈。

如何才能把习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实施过程以及在国内外取得的伟大成绩,以更为鲜活、细腻的方式记录下来,这就要求《从十八洞出发》必须在保证有厚度不枯燥、有创意不单薄的大前提下,去找到一个恰到好处的平衡点。这不仅要求创作团队具备更为高超的创作技巧,其背后还要为作品赋予更为独特、深远的文化内涵。

在这份沉甸甸的答卷上,

究竟要写下些什么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时提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这一方略。在此后七年多的时间里,“精准扶贫”在全国各地开展一系列行动,不仅帮助和带动近一亿深度贫困人口彻底改变了命运,也历史性地解决了数千年以来未曾解决的绝对贫困问题,这一胜利成果足以让全世界刮目相看。

如何通过一部电视专题片的形式,以更为生动鲜活的方式,真实记录下这一让人民铭记、让世界震惊的历史大事件,无疑是《从十八洞出发》在创作之初就要首先面对的严肃课题。

秉承着这一创作初衷,《从十八洞出发》从一开始的作品立意和思想架构上,就被确立在兼具纪实价值和理论特点的双重基础上。考虑到其叙事内容上呈现出的特殊性,制作团队决定将整部专题片规划为《首倡之声》《精准之方》《时代之魂》《旷世之业》《未来之路》这五个部分,以五集内容的承载量完成系统、全面的阐述,为作品赋予更多的内涵和思想空间。

在这五集内容中,第一集《首倡之声》以湖南花垣十八洞村这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首倡地为出发点,探究其形成的前提及具体过程;

第二集《精准之方》着重聚焦绝对贫困村从脱贫到致富的具体过程,昭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崇高与伟大;

第三集《时代之魂》深入到脱胎换骨后的深度贫困区,提炼脱贫攻坚行动孕育出的伟大精神;

第四集《旷世之业》把重点放在走访精准扶贫的结对村落上,从中展现中国减贫为世界带来的独特意义;

第五集《未来之路》则赶赴乡村开拓振兴的最前沿,去展望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美好未来。

这五集内容虽然都是从十八洞出发,却涵盖着不同的侧重点,其创作思路的源头就来自于该片在策划之初就已确立的内容主旨。这里的“十八洞”显然有着双重含义:第一重含义意味着十八洞村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首倡之地,做首倡之为、发首倡之声,而另一重含义则是在强调脱贫攻坚也是一个新的起点,要按照党的十九大战略部署继续推进乡村的进一步振兴,实现乡村的全面现代化。

在整部专题片的结尾处,也对这一内容主旨作出了生动的回应——主持人孙璞来到山东泰山的南天门,并以此作为全片的收尾。其中的寓意不言自明:从十八洞出发的这场脱贫攻坚战,就像是刚刚登上泰山的南天门,前面还有十八盘等等更为艰险的风景留待着我们去不断登攀,并以这样的方式勉励着每一个中国人,要以更大的勇气和信心,去迎接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更大挑战。

如何做到“精”与“准”,

是让作品真正落地的关键

在《从十八洞出发》的五集内容中,制作团队先后走访了多位具有代表性的被帮扶的村民,通过一个又一个鲜活的实例去展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一方略中的“精”与“准”,同时也体现了一线的扶贫人员是如何将“精准”二字在工作中落到实处的。这种对创作主题的生动贴合,不仅为作品丰富了更多的人情味和情感共鸣点,也更贴近了观看该作品的每一个平凡人最为真实可感的生活体验。

龙先兰是“微记录”中最先出场的人物。这个曾经在十八洞村远近闻名的“酒鬼”、“懒汉”,无疑是扶贫工作中最具典型性的“等、靠、要”的代表。扶贫先扶志,在县里派来的扶贫队长龙秀林的帮助下,龙先兰拿到了贷款,成了十八洞村第一个养蜂专业户,不仅靠劳动赚了钱、娶了媳妇,甚至还靠自己动脑想出了在十八洞村建一个游泳池以吸引游客的点子。

龙拔二婶婶的老伴身体不好,丧失劳动能力多年,龙拔二婶婶就把牛卖掉换了便宜的“铁牛”。面对着山上路不通的难题,她硬是把160多斤重的“铁牛”零件一个个拆下来,再一点点背上山进行组装,耕完地再把它们拆解后背下山,其生活的种种艰辛可想而知。针对年纪大的老人身体较弱的特点,扶贫干部建议他们面向游客开个农家乐饭店。如今一年三、四万的纯收入,彻底改变了两位老人的穷苦生活。

将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吸引回来建设家乡,是扶贫工作的重点之一。施林娇是十八洞村的宝藏女孩,高中毕业时家里困难,父亲将治病的钱拿出来给她上大学用。眼见家乡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指引下发展得越来越红火,施林娇在大学毕业后也选择回到家中,用短视频直播带货的方式,向网友推荐十八洞村特有的土猪腊肉和酸萝卜等产品。从今年3月到年底,她已经为家乡销售了上千斤腊肉,3000多单的酸萝卜,还时不时的组织村民进行文艺汇演,再将整个过程进行直播。原因很简单,她就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更多关心家乡的同胞们看到如今的他们,不仅是生活条件变好了,精神面貌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等、靠、要”的懒汉,到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再到回到家乡谋求发展的年轻人,这只是出现在整部专题片中的几个代表人物。而更多被改变了贫困命运的人和事,也在作品中得到了或多或少的体现。正像扶贫工作人员对这一事业精准落实一样,《从十八洞出发》的制作团队对这些代表性人物的选择和呈现方式,也给人够“精”够“准”的强烈观感。

跳出表现形式的窠臼,

用反套路的创新方式讲好故事

从相对固定和单一的表现形式中跳脱出来,用反套路的创新方式讲好故事,无疑是《从十八洞出发》的又一创作特点。为实现这一目标,该片果断摈弃了同类型作品惯用的那种刻板方式,用讲故事的形式将每一集的内容都聚焦于一个主题上,将内容有节奏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去推动节目的整体环节进程。

同时使用类似电影创作中的“留白”方式,不加过多的语言描述,让观众在轻松的氛围下自己去感受其中的内涵,进而去体悟理论的引领作用。巧妙地将理论、电影、新闻、综艺等多种手法融为一体,在表现形式上将跨界融合做到某种极致,让整部《从十八洞出发》有了完全不同于以往同类作品的全新质感。

比如,在表现习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理论观点时,每期节目的先导片都可以说是一则纪实的微电影。从中可以看到第一任扶贫队长龙秀林为温暖村里“懒汉刺头”龙先兰的心,带他一起回自己家过年的情景;也能体会到当了16年村支书石顺莲主动退休,指导村里的绣娘办起苗绣合作社并获得收益时的喜悦……每一个微电影都以这种讲故事的方式,让观众真切了解到一个“精准扶贫”的鲜活事例。

与传统的专题片更多采用照本宣科式的呈现方式所不同的是,《从十八洞出发》用“把大片做到村里去,把访谈现场设在农家屋场”这种类似于综艺类节目的表现手法,让内容形式本身更贴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甚至还在其中加入了诗朗诵、答题、竞赛等环节,这也就在无形中强化了专题片难得实现的互动性,等于是让作品的创作思想完全落了地,在与观者同呼吸的过程中完成了情感共振和代入感的加强。

不仅如此,走读嘉宾与当地扶贫人员的探寻和互动,也更像是带领着观众深入到各个地方的新闻采访。这也是《从十八洞出发》的又一亮点所在。节目邀请到歌手黄英、主播陈晨、记者童鹤、博主房琪和瑞典留学生米粒等不同行业不同身份的嘉宾,从十八洞村出发,分别到福建福鼎赤溪村、云南怒江州独龙江乡、湖南石门薛家村、浙江宁波滕头村等贫困村。通过他们的独特视角,给观众以强烈的代入感,并以当地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直观地展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践伟力,彰显了这一中国方略对全国乃至世界减贫事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而这种“微纪录+嘉宾访谈+走读”的多样化结构,体现出的不仅仅是创作团队严谨、细腻的精巧构思,更蕴含了湖南广电作为主流媒体的一份责任担当。在输出高质量内容的同时,《从十八洞出发》也完成了对主旋律作品如何实现制作方法论创新的一次有益尝试。

电视专题片是文化产业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创作往往离不开独特的思想性与艺术性。而文化内涵的要义,在于抓住作品本身的内核,要抱着全方位、多维度提升品质的观念,让作品能“留存下去,传播开来”。当有了这些思想的支撑,节目本身才会有社会价值,也会更有生命力。

《从十八洞出发》的内核,源于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重要思想和时代发展相结合的基础,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作品是在用一种更为走心的节目调性,以及创新意味十足的表现手法,以小见大地记录了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具体过程和无数细节。

其呈现出的深刻内敛的思想性和极具参考价值的创意性,不仅完成了对包含影像作品在内的文化产业的一次全新探索,也通过文艺创作的方式为输出正向价值观和提振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树立了一个可供借鉴的理想范本。

相关专题:从十八洞出发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