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特别有家国情怀”——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建平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曹娴 孟姣燕 肖秀芬]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曹娴 孟姣燕 肖秀芬

12月25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交接仪式在韶山举行。

神舟十号返回舱落户韶山有何深意?继2016年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之后,神舟十二号何时亮相?前来参加交接仪式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建平,接受了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采访。

返回舱放在韶山是对毛主席最好的告慰与纪念

“1967年,我第一次到韶山,当时韶山刚刚通火车,我还只有10岁。”周建平深情地回忆。他说,50多年过去,韶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神舟十号返回舱将长期在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陈列,这是对毛主席老人家最好的告慰与纪念,我们为祖国的发展感到无比自豪。

50年前的1970年7月14日,毛泽东同志亲自批准“曙光一号”载人航天计划,为后续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经过几代人艰辛探索和接续奋斗,从曙光飞船到神舟飞船,从“714”工程到“921”工程,我国载人航天实现从无人试验到载人飞天、从单船飞行到多器对接组合飞行等重大跨越,自主突破和掌握一系列重大关键技术,取得重大任务16战16捷的辉煌战绩,走出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载人航天发展之路。

“正因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略远见与理想情怀,我们造出了‘两弹一星’,促进了高科技事业的发展,中国航天有了当今的国际地位。”周建平说,毛主席在《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写道:“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这是何等的豪情壮志。如今,我们可以向毛主席报告:我们完成了主席当年交给我们的使命!

周建平说,韶山是红色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航天是红色文化的传承者,载人航天精神是红色文化的重要产物和当代的代表。神舟十号返回舱放在韶山,可以展现中国人民不畏艰险发展航天事业、探索太空、为人类文明发展作贡献的决心、勇气和能力。

每年,有2000万游客到韶山来参观。周建平说,神舟十号返回舱陈列在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可以很好地宣传航天文化、普及航天知识,进一步促进航天事业发展、促进航天与经济社会融合,促进韶山红色旅游事业的发展。

神舟十二号明年上半年发射,可以期待很多重要科学成果诞生

建造大型空间站是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我国空间站建造任务已全面启动。

周建平介绍,目前基本完成空间站试验核心舱的测试工作,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也进入最后测试阶段,明年上半年,空间站核心舱由长征五号B遥二火箭发射入轨后,将相继发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

2013年,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太空遨游15天;2016年,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创下中国载人航天飞行太空停留33天的纪录。备受期待的神舟十二号,又将开启多长时间的“太空游”?

周建平介绍,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将在太空驻留几个月。神舟十二号完成任务后,还会再相继发射天舟三号、神舟十三号。

“大概两年时间,我们将完成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的全面验证和建造任务。后期运营阶段将从事空间科学研究、先进的航天技术研究,可以期待有很多、很重要的科学成果在这个阶段产生。”周建平说。

湖南人为中国航天事业奉献力量与智慧

12月26日,是毛主席的诞辰纪念日。神舟十号返回舱落户韶山,可以说是送给毛主席127周年诞辰的一份大礼。事实上,韶山还将迎来另一份太空大礼——嫦娥五号带回来的珍贵月球样品,也会拿出一部分,在韶山进行异地容灾备份。

周建平说,神舟十号返回舱长期陈列在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作为湖南人,感到非常高兴和激动。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奋斗,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重要成就和重大成果,得到了全国人民特别是湖南人民的关心支持。

“湖南重科技、重教育,湖南学子非常优秀,湖南人特别有家国情怀。”周建平介绍,在载人航天工程、北斗工程、嫦娥工程的各个岗位上,不少湖南人奉献他们的力量、智慧,为国家的航天事业作贡献;湖南还有很多院校、科研机构、生产厂家等参与航天工程,在设计、制造、工艺、材料等领域承担重要任务。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