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十三五” 奋进新湖南】城乡风景时时新——湖南“十三五”住建工作亮点综述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陈淦璋 通讯员 彭胤武]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陈淦璋 通讯员 彭胤武

从“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人民群众对美丽城乡有了更多的期许。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省住建厅党组书记、厅长鹿山说,“十三五”期间,全省住建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打造“人文、绿色、智慧、廉洁”四个住建,既抓重大项目建设又抓住房保障,既抓城市品质提升又抓乡村人居环境改善,既抓建筑业转型发展又抓营商环境优化,住建事业取得了可喜进展。

城镇化率年增1.58个百分点,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十三五”期间,长沙成为省内首个常住人口突破800万人的城市,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按下快进键”,城市(镇)群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战场。

放眼全省,郴州大十字城镇群、益沅桃城镇群、娄底城镇带、邵阳东部城镇群、衡阳西南云大城镇群、怀化鹤中洪芷城镇群、永州冷零祁城镇群、常德津澧新城等区域城市(镇)群逐渐成型,城镇体系空间不断优化。

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2015年的50.9%提高到2019年的57.22%,年均增长1.58个百分点,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今年底预计达到58.5%以上,将圆满完成“十三五”既定目标。

国际经验表明,城镇化水平从50%到70%之间,城乡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进入“城镇化加速阶段后半场”。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截至今年10月,全省城市道路长度、轨道交通建成里程分别达到2.44万公里、161.19公里,分别比2015年增长28.3%和501.7%。公共供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县以上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5.33%、93.39%、96.84%、99.57%。基于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在提速。

从“忧居”到“优居”,我省连续获国务院通报表扬

隆回县花门街道石门村,81岁的分散供养特困户范双连,儿子几年前去世,儿媳改嫁,留下一个孙儿相依为命,住在破旧的土木结构老屋里。农村危房改造,范双连一家于2019年底搬入宽敞明亮的新房。

“十三五”期间,我省累计支持农村75.8万户低保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改造危房。2018年和2019年,我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连续两年被国务院评为“落实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省份。

住房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十三五”期间全省棚改累计开工预计超过133.1万套。113.35万户困难家庭享受公租房保障,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实现应保尽保,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条件有效改善。2016年至2019年,我省棚户区改造工作连续四年获国务院通报表扬。

至2019年末,全省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49.7平方米,比2015年增加8.6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63.9平方米,比2015年增加5.62平方米。

我省还下大力气稳定房价,发布“湘十一条”,出台楼市分类调控、打击投机炒房等措施。目前,全省商品房销售均价稳定在每平方米6000元左右,长沙市房价居于全国省会城市末端。

眼下,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全面推进,改造提升水、电、路、气、信等基础设施,切实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

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更要留住记忆和乡愁

城乡建设由重“面子”到重“里子”,我省“十三五”期间实施“两供两治”(供水供气,污水和垃圾治理)工程、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六大工程,大幅提升城镇承载力、宜居性和包容度。

至2019年末,城市建成区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5.35%、11.54平方米。全省地级城市建成区184个黑臭水体,已完成整治179个。长沙市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其他地级市正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全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县城)15个,17个项目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全省农村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处理的行政村比例达到93.8%,比2015年提高42个百分点。建成乡镇垃圾中转设施1079座,日转运垃圾约为2.7万吨。启动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四年行动”,全省建成(接入)污水处理设施乡镇达到600个。洞庭湖区域所有乡镇、湘资沅澧干流沿线建制镇以及全国重点镇污水处理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

守住文脉,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十三五”期间我省创建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0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共划定历史文化街区53片,确定历史建筑1670处,保护了大量城市历史文化遗产。

守住美丽乡愁,全省共有658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位居全国第三,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为全国10个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示范市(州)之一。

建筑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支柱产业地位更加凸显

着力打造“湖湘建造”品牌,2019年我省建筑业总产值达10800.62亿元、增加值3327亿元,比“十二五”末分别增长62.9%、77.18%。建筑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始终保持在8%左右,支柱产业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

湖南建筑业“走出去”战略合作联盟和粤港澳大湾区湖南建筑业服务中心相继成立,2019年我省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30.3亿美元,新签合同额54.99亿美元,分别比2015年增长52.7%、76.5%。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截至今年11月底我省城镇新增绿色建筑竣工面积4220.96万平方米,占城镇新增民用建筑竣工面积比例为66.62%。

全面推广装配式建筑,我省完成“全国装配式建筑科技创新基地”和国家首批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试点任务,建成全省统一的全产业链智能建造平台。

我省还深化建筑业“放管服”改革,大幅削减优化审批环节、缩短办理时限。在全国率先出台省级统一的审批工作指南和“多测合一”标准,扎实推进“多规合一”“多图联审”“联合验收”“区域评估”“交房即交证”等专项配套改革。施工图审查改革“零跑腿、零接触、零付费”模式获国务院通报表扬。

相关专题:辉煌“十三五” 奋进新湖南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