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宁奎
【人物档案】
罗嗣清,省人大代表,省工商联总商会副会长,张家界大峡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2005年,曾从事教育工作的罗嗣清投身旅游行业,成为一名旅游开发建设者。在她带领下,2016年,其公司历时10年规划、建设的玻璃桥项目投入运营,迅速成为旅游市场热点,创造了10项世界纪录。其公司先后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企业、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等。
【履职故事】
12月19日上午,寒气袭人,云雾缭绕中的张家界大峡谷景区玻璃桥美丽如画。不少游客驻足桥上,欣赏这“冻”人美景。
罗嗣清也在游客中。虽然对景区每个角落都一清二楚,但一有时间,她就要到处走走看看,看哪些设施设备需要维修、哪些旅游服务需要提质,听游客们对景区的评价与建议。
张家界大峡谷景区,坐落在慈利县三官寺土家族乡,因一个峡谷、一座玻璃桥而闻名世界。而过去,这里被视为穷乡僻壤,交通不便,几无良田。
罗嗣清说,2006年来到张家界准备开发旅游时,被这里美丽的山水所震撼,也为这里的贫困而揪心。她下定决心,要让美丽山水长出致富之花。“开发景区,带来游客,贫困群众才会有致富的基础。”她说。
发展之路,注定艰难。2008年,大峡谷景区正式开放,市场不温不火。直到2016年,投资2.6亿元建设的玻璃桥投入运营,迅速引起全球广泛关注,带动了景区发展。
“景区发展了,要带动贫困群众富裕起来。”在罗嗣清带领下,景区修建了10多公里游道,加固了蓄水坝,清理了河道,修建了二级旅游公路和停车场,建设了商铺,旅游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为改善当地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景区先后投资3650万元修建12公里通村通组公路,投资200万元建设饮水工程,解决了景区周边群众出行难、吃水难。
2018年,罗嗣清向景区周边村大峡谷村、太华山村分别捐赠200万元、30万元,用于扶贫项目建设。并将景区内商铺拍卖所得的40%,直接分红给两村村民,让景区周边村民享受旅游发展成果。同时,流转土地200余亩,为村民发放合理的补偿款,并为村民争取到国家生态公益林补助,补助范围达2万余亩。
“守着山林,就可脱贫。”太华山村老支书谢家立说,随着景区发展,宽阔的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曾经没多大价值的荒山野地变成了“摇钱树”。太华山村四组有25户人家,1600多亩土地流转给景区,参与分红,户均年收益4000多元。
“日子越过越好。”在景区帮助下,大峡谷村贫困村民彭琼经营电商服务站,其丈夫在景区务工,两人月收入加起来有5000多元,每年还能拿到景区商铺和山地流转分红。去年初搬迁到了安置点,新屋宽敞明亮,景区还给每户接通了自来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有效解决周边村民就业问题,帮助更多贫困家庭脱贫致富,罗嗣清一边忙于景区的事,一边致力解决贫困群众致富难题。4年来共解决周边200多人就业,让世代劳作的农民变成了“上班族”。
旅游带动就业,也带来了更多创业机会。通往景区的公路两旁,各式客栈拔地而起。旅游人气旺了,服务链条延伸了,住宿、餐饮、销售都发展起来了,2100多名当地农民返乡创业,变成了老板、旅游从业者。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罗嗣清说,作为景区建设者、管理者,她将利用张家界强大的旅游市场优势,不断增强产业活力与“造血”功能,奋发作为,搞活一方经济,带富贫困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