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湖南省省长质量奖巡礼】湖南吉利、中南智能:智能制造,动能澎湃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刘永涛]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刘永涛 通讯员 黄欣芳 崔晓宝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脊梁”。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湖南加速向“智能制造”迈进。

“让制造更简单”“让生产更聪明”……获得第六届湖南省省长质量奖提名奖的湖南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中南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创新质量管理模式,深入推进智能制造,释放澎湃动能,为湖南高质量发展增色添彩。

(湖南吉利智能生产车间。)

湖南吉利:“3824”方法论推动质量跃升

只闻机器声,不见人语响。

车身点焊、自动涂胶、产品搬运……记者日前走进位于湘潭九华经开区的湖南吉利焊装车间,只见工业机器人钢铁长臂忙得不亦乐乎,而无工人穿梭其中。

在车间生产线上,数百台机器人整齐排列,作业流程酣畅淋漓,通过设备能耗智能化、质量管理智能化、生产控制智能化,尽显科技工业之美。

湖南吉利常务副总经理丁云长告诉记者,公司在汽车研发、零部件开发、整车组装生产、供应商选择等方面严格管控,打造全流程质量保障体系,形成名为“3824”的方法论。

“吉利‘3824’法是对 3 个阶段、8 个步骤、24个节点进行控制,既保证早期预防安全风险,也保证在出现问题后可以迅速妥善化解。”丁云长介绍,通过质量持续改进提升、问题经验总结提炼、质量人员培养培训等,做好“策划质量”“感知质量”“责任质量”“透明质量”“创新质量”等工作,最终推动质量跃升,提高用户满意度。

“没有问题是最大的问题,解决问题是根本的问题。”从进军汽车行业开始,吉利集团就力推“问题文化”,对质量管理监控体系进行全面优化。

比如,创设“质量项目闭关室”。对一些重要的质量问题,吉利将相关负责人集中在闭关室里,解决了问题才能出门。

在吉利汽车质量副总裁崔载福建议下,吉利推行“黎明工程”——出现质量问题的零部件供应商在每个月的固定日期赶赴吉利汽车的生产车间,清晨5点,与吉利相关负责人一起开现场办公会,逐一讨论解决。

凭借源源不断的高质量产品供给,湖南吉利开疆拓土:公司自2005年创立以来,累计投资超过100亿元。今年1-10月,生产整车13.86万辆,实现产值150.79亿元,缴税5.65亿元。新推的缤越车型,上市20个月销量迅速突破20万台。

“获得省长质量奖提名奖,是对湖南吉利力推智能制造、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重要肯定。”丁云长说,吉利坚持“对标管理,品质经营”的发展理念,将驶向更加辽阔的远方。

(中南智能专注于工业机器人、工业互联网的开发和应用。)

中南智能:小身躯释放智造大能量

在中南智能的企业logo上,有“ZE”字样。中南智能副总经理贺礼向记者介绍它特有的含义——“ZE”是“Zero Error”(零误差)的缩写,也是“责”字的汉语拼音,“推动智能制造,我们责任在肩”。

成立仅3年的中南智能,专注于工业机器人、工业互联网的开发和应用,出手不凡。

2019年,中南智能为某动力公司设计智能铸造工厂。针对铸造过程复杂、环境恶劣、危害工人身体健康等难点,中南智能成功研制出铸造特种机器人成套设备,一举解决困扰该公司的难题。

项目完成后,该公司人力成本减少50%,间接带动机器人核心部件、汽车及航空发动机零部件等上下游产业链年产值逾30亿元。

今年疫情期间,口罩生产成为战“疫”关键,中南智能迅速推出口罩生产线标准,提升口罩质量和生产效率。

目前,中南智能获得高价值专利200余项,制定标准20余项,拥有智能制造工业应用场景110个,以小身躯释放智造大能量。

“智能化管控、标准化引领,方能育新机、开新局。” 贺礼说,中南智能以数字孪生技术为内核,依托湖南省智能制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定推广行业标准,为客户提供覆盖全要素、全价值链、全生命周期的智能产品和解决方案。

在中南智能生产车间,记者里看到多台机器“手臂”在一条智能铸造生产线上紧张忙碌,旁边电子屏上,整个生产过程被实时还原成3D动画情景,“物理环境与数字环境相互镜像,就是数字孪生技术,可以在虚拟、仿真环境下优化流程,实现质量管控、生产效率的大幅提高”。

以领先技术做支撑,中南智能打造了国家级机器人视觉与感知重点实验室、湖南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等科研创新平台,并且牵头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

今年10月,中南智能凭借“基于数字化管控和标准化引领的创新质量管理模式”荣获2020年全国质量标杆荣誉。该质量管理模式已为中联重科、潍柴动力、东风汽车、海螺水泥等行业龙头提供数字工厂解决方案数百项。

相关专题: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