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脱贫智慧】战旗高举 筑梦成真——张家界市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纪实

[来源:华声在线]

大山里来了致富“钥匙”。 董兵 摄

峰林起舞。 邵颖 摄

廖声田 田育才

初冬的张家界市永定区罗塔坪乡水田坪村,漫山遍野五彩斑斓,丰收的喜悦挂在村民脸上,村里迎来更大的丰收——莓茶扶贫产业开始见效。

“好政策落地,家乡机会多了!”外出打工的杨世松毅然返乡,开起农家乐,种植起莓茶,不仅脱了贫,还脱了单,娶了媳妇。

在张家界,无数个“杨世松”已经拔掉“穷根”、摘下“穷帽”,迎来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特别是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和影响,张家界广大干部群众勠力同心、众志成城,向贫困发起总攻,绘就一幅出彩绚丽的“美丽答卷”:全市358个贫困村如期出列,249163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下降到0,减贫目标全面完成。

合力攻坚 不获全胜不收兵

今年2月,省政府发布批复意见,同意桑植县脱贫摘帽。至此,张家界攻克了脱贫攻坚最后一个“堡垒”。

脱贫攻坚四个字,被历届市委、市政府“刻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

全国乡村旅游与旅游扶贫工作推进大会在张家界召开。 向韬 摄

市委书记虢正贵上任后,聚焦最多的主题就是“脱贫攻坚”,从田间地头、农家小院,到扶贫车间、产业基地,四个区县都有他指导脱贫攻坚、看望贫困群众的身影。

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革安,也时刻关注着“脱贫攻坚”,多次深入乡镇、村居调研扶贫。

“党员干部走在前,脱贫攻坚就不难。”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率先垂范下,全市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领头雁”;广大党员干部勇挑重担、甘于奉献,像禾苗一样扎根土地,让党旗高高飘扬在脱贫攻坚一线。

张家界市委办驻村工作队队员吴凤庸,刚到桑植县洪家关白族乡驻村时,面对人生地不熟的状况,他选择最“笨”却最实用的办法——用脚跑遍每家每户,用手绘出村里地图。

从手绘地图到心有图,吴凤庸摸清了全村情况,吃透了村情民意,解决村民难题,被群众称为“贴心人”。

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市四大家主要领导联系四个区县,市县乡村四级脱贫攻坚指挥部、市县两级120余个行业扶贫部门、911支驻村工作队、3.28万结对帮扶干部,用情用力推进脱贫攻坚。他们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带领群众寻找脱贫致富的好路子。

“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在永定区合作桥乡,每季度都要开展一次党员干部遍访贫困户活动,谁家经济特别困难、谁家老人重大疾病,党委书记陈星等人一清二楚。

张家界还把作风建设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市纪委市监委成立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办公室,市脱贫攻坚指挥部成立督查督办组,坚决防止和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整治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拧紧“发条”。

上下同心齐攻坚,不获全胜不收兵。今年,张家界创新性提出的脱贫攻坚解难题“四个一”活动,即结对帮扶干部需宿村一晚、在贫困户家中吃一餐饭、为贫困户打扫一次环境卫生、一起商量帮扶措施,全力为贫困群众解难题、干实事、帮真忙。36名市级领导联系75个乡镇(街道)和75个村,3.28万名结对帮扶干部分赴各村,夜宿农家,与村民话家常、寻对策,为贫困村与贫困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难题近8万个。

决战贫困 旅游扶贫成样本

干净整洁的院落、风格统一的木屋、精彩纷呈的民俗文化、淳朴原始的自然景色……每到周末,大山深处的“苏木绰”,吸引着众多外地游客前来观光。

“吃上了香喷喷的旅游饭,仅农家乐一项纯收入达5万多元。”对于永定区王家坪镇马头溪村的建档立卡户全庆根来说,旅游扶贫让他的日子越过越好。

脱贫攻坚以来,张家界坚持“一手抓旅游、一手抓扶贫,以旅游反哺农村”,用旅游景点、旅游线路、旅游商品、旅游就业等方式,激活“美丽经济”,引导贫困群众融入旅游产业链,在山水之间逐梦“绿富美”。

“旅游发展起来了,赚钱的门路也多了。”桑植县苦竹河村贫困户瞿春华,自从茅岩河九天洞景区开业后,在附近摆起了小摊,卖起了玉米、红薯等土特产,每天有上百元收入,“游客多的时候,一天能挣三四百块钱。”

2017年,张家界制定了《关于在“锦绣潇湘”全域旅游基地建设中发挥龙头作用的意见》,“三星拱月、月照三星”的全域旅游格局基本形成。永定区石堰坪村、马头溪村,将美丽山水串联成线、成片,打造“苏木绰”新景,引来了游客,也为贫困群众带来了致富机会;武陵源龙尾巴村重点打造民宿产业,吸引8万人次国内外游客到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全村80%以上参与到乡村旅游;慈利县南山坪村叫响“南山桃源”乡村旅游品牌,可赏花、摘果、玩户外,人气爆棚;桑植县洪家关村与旅行社合作,一次瞻仰参观、一场民俗体验、一堂革命故事、一顿红军简餐“四个一”红色旅游模式风生水起……

靠吃“旅游饭”,武陵源、天门山、大峡谷等景区直接带动周边24个贫困村、2.3万名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年人均增收1200元以上;全市3条旅游扶贫产业带和24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辐射带动了205个村、1.86万贫困户、6万余名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景点扶贫、线路扶贫、商品扶贫、就业扶贫,打造了旅游扶贫的‘张家界样本’。”据统计,张家界市直接从事旅游业的人数达10万余人,带动人口数达20万人以上,旅游扶贫在脱贫中的贡献率达40%以上。

2018年,全国乡村旅游与旅游扶贫工作推进大会在张家界举行。2019年,张家界旅游扶贫经验走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向世界分享。

致富有路 安居乐业幸福来

“赶上好政策,才有好日子!”家门口就是通往县城的主要道路,往前坪一站就能直接上车,慈利县江垭镇佛榻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夏平恒感觉日子“真是太幸福了”。之前,他居住在安置点对面的深山里,“从这里出发,过200米的铁索桥,还要再爬10多里路的坡。”

慈利县零阳镇墨砚村贫困户搬进新房。 杨年春 摄

张家界创新易地扶贫搬迁举措,让村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生活好”。从资金筹措、地点选调,到让贫困群众喜迁新居;从妥善安置贫困家庭子女就学到贫困户就业;从生活点滴到基础设施公共保障……脱贫攻坚以来,全市34698名搬迁群众,实现了从“好房子”到“好日子”的转换。

“搬得出”只是初步改变生活条件,“稳得住”才能确保生活持续向好。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

张家界结合生态优势,大力发展大鲵、莓茶、杜仲、葛根、蜂蜜五大优势农产品,巩固发展区域特色产业,用产业发展托起贫困群众“稳稳的幸福”。

同时,充分发挥农业园区、龙头企业在辐射带动贫困村和贫困户脱贫方面的主力军作用。目前,全市358个贫困村100%成立合作社,有产业发展能力、意愿的贫困人口100%得到产业扶持,实施各类产业扶贫项目7983个;与新型经营主体建立持续稳定利益联结机制的贫困人口达20多万人,占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总数的80.6%。

贫困渐行渐远,幸福真正来临,老百姓的笑容是扶贫成效最真实的体现。

桑植县陈家河镇消费扶贫。 向韬 摄

在武陵源区中湖乡石家峪村,有一个“心”形图案组成的笑脸墙,这是村里为老人们抓拍的一组笑脸。69岁老人向延其说:“党的政策这么好,俺吃不愁、穿不愁,开心呐!”

在慈利县三合镇关岩村,葱郁的茶园与贫困户的笑脸相映成画,成为脱贫攻坚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困难户夏昌红在扶贫政策和党员干部的带动下,依靠勤劳的双手种茶卖茶甩掉了“穷帽子”。

在桑植县龙潭坪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走出大山心敞亮,幸福来自共产党”等字样贴在崭新的楼房上。曾经的贫困户文绍冬搬出了山沟沟,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脸上的笑容格外灿烂。

“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是终点,而是新的奋斗起点。”张家界市委书记虢正贵表示,当前,张家界正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接续奋斗,积极推进脱贫攻坚战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融合,增强扶贫成效的可持续性,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目标阔步迈进。

脱贫故事 幸福述说

路通带来百业兴

村民敲开致富门

讲述人:桑植县八大公山镇车大河村书记 刘海棠

车大河村山高路远,离县城有130多公里,由于山路崎岖,进城一趟坐车都要5个多小时。多年来,村民饱受出行难困扰。

路不通,致富也成了奢望。以前,村里种植黄柏、杜仲、茶叶、青钱柳等,迎来大丰收,却因道路不通,运输不便,无法“飞”出大山。到2016年,村里贫困发生率仍然高达59%。

要想富,先修路。近几年,村里累计投入4100余万元,修通硬化5米宽通村路14.8公里,3.5米宽通组路7.8公里,通达公路15公里,基本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题。

如今,在车大河村,老百姓出门办事,一会儿工夫就能到镇里,从村里到县城也缩短到了3个多小时。

解决了“出行难”,村里的土特产品也一车车运出大山。车大河村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村民们有了稳稳的幸福感。(田育才 黎治国 整理)

点评:通了出山路,就能打通致富路,车大河村的故事再次印证了这个道理。贫困地区,往往区位条件不佳、自然环境较差,基础设施薄弱,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

路是乡村通往外部世界的通道,道路畅通可实现人畅其行、货畅其流。为补齐道路短板,桑植县自2014年以来,投资超12亿元,完成建制村和自然村公路通畅任务1755公里、窄路加宽773公里,128个退出贫困村完成公路建设684公里,村民的出行条件大为改善。此外,张桑高速、黔张常铁路相继通车,桑植圆了多年的“高速梦”“高铁梦”。

群众出行方便了,农产品出山,带旺了贫困地区的产业,贫困群众的日子也一日好过一日。事实证明,一条条畅通的道路,不仅是脱贫路,更是幸福路、民心路。

搬入新居享乐业

迁走贫困奔小康

讲述人:张家界市永定区教字垭镇七家坪村村民 向佐朋

搬迁前,我家居住在交通不便、地质滑坡的半山腰,是那种简易的木头房,下雨天漏雨不说,冬天四面透风,夏天苍蝇满屋。

过去,由于家境贫穷,长期在外打工。2016年底春节回家,我发现村里的道路拓宽了,还新安装了路灯,一打听才知道村里来了省住建厅扶贫工作队,村里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改善。

驻村工作队进驻后,我家享受了易地搬迁政策,从半山腰搬到交通方便的山脚下,一家3口住进了崭新的砖瓦房。如今,全村像我家这样享受易地搬迁的共有9户,驻村工作队还给村里修建了12套阳光保障房。

由于父母身体不好,我留在村里发展。2018年春,在驻村工作队的支持下,我和村里大户共同成立了莓茶专业合作社,开始种植莓茶,不光自己赚到了钱,还带动了其他农户。

去年,我给家里的房子贴了瓷砖,购置了冰箱、电视、洗衣机等一系列家用电器,已经跟城里的房子没啥区别了。我家已经从一个贫困家庭成了小康家庭。(田育才 郑龙腾 整理)

点评:安居才能乐业。地处武陵山脉腹地的永定区,属省级贫困县,多个乡镇、村组群众常年居住在高寒、石山等生存环境差、生态环境脆弱、地质灾害隐患多的区域。

对于产业发展条件不足、土地贫瘠、自然资源不丰富的地方,依靠当地的发展难以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就需要通过易地扶贫搬迁的方式,让贫困群众“挪穷窝”,告别贫困的生活,迎来新的生活。

为此,永定区结合美丽乡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采取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等形式,先后投入3.85亿元,精准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642户5914人,有效解决了“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问题。“十三五”以来,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及后续产业发展,累计实现1608户5844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扶贫车间建村头

就业增收尝甜头

讲述人:慈利县三合镇关岩村贫困户 夏昌红

做梦也想不到,在我们这个偏远的小山村里竟然会建起现代化茶叶加工厂,引进电气化茶叶加工生产线。

前几年我的丈夫因病去世了,家里一下子失去了经济支柱,上有两位老人需要赡养,下有儿子还在上学,而我除了会干点农活,就是种茶、制茶,生活十分艰难。

在县人大机关、国网慈利县供电公司组建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我们村里建一个扶贫车间,引进电气化茶叶加工生产线,发展现代化茶叶加工厂项目。现在我就在家门口的扶贫车间上班,不仅每年有了2万多元稳定工资收入,还可以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兼顾地里的农活。

而且乡亲们除了能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把鲜叶卖给加工厂,还可以付一点加工费,在这里加工制作成品茶叶。今年,我将自家的鲜叶送到加工厂,制成成品后自己销售,仅春茶一季就销售了1万元。(田育才 朱渊 整理)

点评:在慈利的农村,有很多困难群众和夏昌红一样,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能在离家太远的地方打工就业。

为了使他们实现长效脱贫,慈利县委、县政府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在土地、水电、资金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吸引和鼓励企业家们到慈利农村去建设扶贫车间,为贫困户就业增收提供了良好机会。

据了解,慈利县现在共有扶贫车间33家,1488人实现就业,其中有贫困人口646人,平均每人每年增收800元。让他们能够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端稳端牢自己的饭碗。

告别难喝泥腥水

喝上干净自来水

讲述人:张家界市武陵源区中湖乡青龙垭村村民 熊廷初

盼了好些年,咱也终于能和城里人一样,喝上自来水了!

水一直是我们村的一块“心病”。以前,全村人共用一个水井,水井里的水不太干净,有一股泥腥味。那时候,早上天刚亮,我就得起床挑水,把家里的两三个大水缸装满,然后才会去干农活儿。

到了夏天,一旦发生长时间干旱,还要到很远的孙家溶水库挑水喝。

2016年,中湖乡实施偏远村居供水工程,自来水通到老百姓家里,村里113户建档立卡户396人的饮水问题得到解决,村民们告别了“靠天喝水”的苦涩历史!拧开水龙头,水哗哗直流,水量大、又清亮,一点异味都没有。

如今,有了自来水,我们不再去外面挑水,还用上了洗衣机,生活方式都发生改变啦!有了自来水,村民把改厕、改灶、改路结合起来,小山村焕然一新。

(田育才 金洲 整理)

点评:饮水安全,实乃民生大事。从喝上水到喝好水,说起如今的幸福生活,84岁的熊廷初满心喜悦。

的确,保障饮水安全是广大农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不少饮水困难的村庄,恰恰是在自然条件差、人口居住分散、工程建设难度大的地区。啃下这块硬骨头,需要各地直面困难,下好绣花功夫。

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因地制宜建设工程,创新管护机制……一系列举措的推行,让农民安全饮水得到有效保障。

从“饮水解困”到“饮水安全”,从“饮水安全全覆盖”到“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武陵源农村安全饮水实现了从“面的覆盖”迈向“质的提升”,3.5万农村人口喝上了干净、方便、卫生的自来水,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相关专题:张家界市“决胜贫困 筑梦小康”特刊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