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残疾人也有诗和远方——“十三五”期间湖南无障碍环境建设走笔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沙兆华]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沙兆华

2020年10月15日,第37个国际盲人节。这天,在湖南省特教中专,149名视障学生享受了一场听电影的“盛宴”——眼睛看不见,就用耳朵听,边听解说边感受电影情景。

此次,省盲协联合中国传媒大学“光明影院”项目团队,准备了《南征北战》《等风来》等8部特制电影,为我省众多视障人士一解无缘电影之苦。

如今,听电影、赏音乐会、逛商场、遛公园、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对我省残疾人来说已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随着无障碍环境的改善,他们的生活也有了诗和远方。

创建无障碍市县镇——

“拉近了我们融入社会的距离”

长沙橘子洲头景区,全国网红打卡点。自2017年以来,这里已成功举办2次全国肢残人轮椅马拉松健身赛,吸引了省内外近800名肢残人参加。

至今,双下肢截肢的河南洛阳小伙杜亚甫还记得2017年他来参加比赛的情景:从进入地铁站到橘子洲头出发点,残疾人坡道、专用电梯等一应俱全,靠自己转动轮椅就能行进。能在城市复杂交通中独自前行,他说:“这还是第一次。”

早在2012年,长沙市就获得全国无障碍建设先进城市称号。捧回荣誉后,长沙市“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如今,“联通世界”的无障碍环境建设,让许多来到长沙的残疾人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暖和友好”名副其实。

除长沙、常德两市已创建成全国无障碍环境城市外,“十三五”期间,我省长沙县、永兴县、津市市、汉寿县等地也先后创建成全国无障碍环境县。同时,按照国务院《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的实施意见》,全省严格实行无障碍设施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设区城市新建道路、公共建筑、交通设施已全部按照无障碍标准进行设计和建设。全省机场、高铁站、城市轨道交通、大型商场超市、银行、医院、公园、广场等均已设置无障碍设施,满足了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公共服务基本需求。

“十三五”期间,我省社区、农村无障碍建设也开启新篇。今年9月,浏阳市大瑶镇作为我省唯一一个创建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镇,通过了省级核查。

在大瑶镇主要交通路口,设置了智慧斑马线,有语音实时提示红绿灯的变化。银行、医院、政务大厅等公共区域,均专设了无障碍坡道、楼道安全扶手、低位服务台。“无障碍拉近了我们融入社会的距离。”肢残人张昌满欣喜地说。

5年来,长沙、株洲、湘潭、常德、永州等地分批次推进无障碍社区建设和老旧社区改建,使残疾人在家门口享受到日常出入便利。

建立无障碍微空间——

“解决了日常生活的一个个烦恼”

建立一个个微小的无障碍空间,是“十三五”期间我省无障碍环境建设的一个突出亮点。

韶山市韶山乡竹鸡村的肢残人周利辉,如今可以轻松痛快地洗热水澡了,而在以前,洗澡、如厕对她来说,是必须在家人照顾下才能完成的“大工程”。安装专用热水器、改宽厕所门道、配备轮椅、添置坐便器,韶山市无障碍家庭改造为周利辉家带来了巨大变化。“解决了日常生活的一个个烦恼,我和家里人都蛮高兴。”周利辉说。

“十三五”期间,我省各级投入资金8300万元,按照“一户一策”“量身定制”原则,完成了3万余户贫困残疾人家庭的无障碍改造。此外,全省1200余家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企业建立了无障碍车间,所有残疾人福利机构、康复中心、特殊教育机构全部实现无障碍化,累计1849名参加高考和各类职业资格考试的残疾人获得了便利服务。

聋哑人在我省有近百万,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与正常人被阻隔在无声与有声两个世界里。2015年,由海归博士陈斌研发的株洲市“手之声”远程视频手语翻译服务系统上线,这是我国首个远程视频手语翻译系统,创造性地实现了无声手语与有声语言的同步翻译,沟通起了两个世界。

在株洲打工的听障者刘迪老家在河南,以前与家人只能通过手机短信和微信文字交流。随着“手之声”推广应用,他在手机上下载了这款APP,实现了跟家人实时“对话”“聊天”。利用“手之声”公共服务平台,他还能轻松便捷办理银行业务。

目前,“手之声”用户已遍布全国各地,为聋哑群体无障碍信息交流贡献了湖南科技力量。

扶残助残风尚浓厚——

“让我感到眼前有一束光”

10年前,视障者李常军就在长沙市松桂园的颐而康门店做按摩师,随后买房也在附近。10年来,他和上下班的都市人一样,每天定点搭乘公交车。每次出行,他都能感受到这个城市带给他的温暖。

“每次上下车都有人搀扶,上车后都有人主动让座,让我感到眼前有一束光。”积攒了对无数陌生人的感恩,李常军动情地说。

李常军身上,折射出一个城市文明的尺度。

省残联理事长肖红林表示,创建无障碍环境,除了公共基础建设外,更需要培育全社会文明意识,让扶残助残成为风尚,真正让残疾人方便、幸福起来。

“十三五”期间,我省着力从机制、队伍和宣传三个层面推动志愿助残工作,各地志愿服务团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志愿助残活动蓬勃开展,促进新时代文明风尚日益浓厚。

今年10月12日至14日,10名坐在轮椅上的重度肢体残疾人来到张家界,在20名志愿者帮助下登上了黄石寨。帮他们实现梦想的,是“湖南好人”——“圆梦张家界”无障碍旅游倡导者向永生带领的志愿者团队。多年来,向永生团队为重度残疾人圆梦张家界默默付出,至今已帮助海内外1800余名重度残疾人游玩了张家界。回想过往一幕幕艰难的“登顶时刻”,向永生感触颇深地说:“黄石寨的每一个石阶上,都有志愿者流下的汗水。”

为了将全省408万残疾人和广大志愿者更加紧密地连结在一起,今年5月,我省志愿助残移动平台“湘助残”APP正式上线,残疾人线上发布求助信息,附近志愿者就能迅速接单,及时提供各种服务。截至目前,该平台已为万余名残疾人提供了出行、上门接诊、必需品购买等帮助。

爱心汇聚成河,微光点亮生命。目前,我省已成立助残志愿团队近千个,注册助残志愿者200余万名,年均开展扶贫、文化、体育、教育、医疗助残行动8000余次,帮助残疾人50万人次,让残疾人共享幸福美好生活。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