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走对致富路 过上好日子——汝城县沙洲瑶族村依托红色旅游奔小康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罗徽]

走对致富路 过上好日子

——汝城县沙洲瑶族村依托红色旅游奔小康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罗徽

在“半条被子”故事的发生地汝城县沙洲瑶族村,各地前来参观学习、接受红色教育的游客络绎不绝。

游客陡增,商机无限。该村依托红色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特优水果种植,2018年实现整村脱贫,正大踏步奔向全面小康。2019年底,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840元,村集体收入从2014年的0.36万元提高到去年40余万元。

依托红色旅游,山区变景区

“游客们,我们面前的房屋就是当年3位女红军借宿的地方,村民徐解秀的家……”国庆长假期间,在沙洲瑶族村徐解秀的家,前来感受红色文化的游客络绎不绝。讲解员朱淑华正在为大家细心讲解“半条被子”背后的故事。

朱淑华是徐解秀的曾孙女,曾在外地从事幼师工作,村里建成红色景区后,她回村当起了讲解员。现在,朱淑华不仅每月工资有3000元,还能陪伴父母和孩子,日子过得十分惬意。

沙洲瑶族村有142户52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0户95人。2000年之前,全村只有一条水泥路,唯一的公共文化设施是一个破烂不堪的篮球场。

2017年,汝城县以红军长征经过汝城的历史为依托,以文明瑶族乡沙洲、秀水、韩田、文市等村为核心,全力打造国家4A级红色旅游景区。

山区变景区,沙洲瑶族村建了旅游公路、专题陈列馆、红军纪念广场、磐石公园等。景区建成以来,节假期间日接待游客都在7000人以上。

如今,村里已经发展民宿8家、旅游商品店16家、餐馆和特色小吃店20余家,35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吃上香喷喷的“旅游饭”,人均年收入大幅增加。

发展种植产业,荒野变沃野

贫困户朱小红是徐解秀的孙子,父母身体不好,两个孩子上学,生活曾很拮据,2014年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后来,他和妻子参加了村里组织的蔬菜种植、厨师技能等培训,获得一技之长,开起了土菜馆和客栈。

去年,朱小红又新种了柰李、黄桃、水晶梨等水果3亩,2019年家庭总收入近8万元,不仅实现了脱贫,而且有了持续稳定的收入,日子越过越红火。

走对了路子,荒野变沃野。近年来,村里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通过免费发放种苗、提供技术、保底收购等措施“对症下药”,激发了村民发展产业的热情。目前,全村在田野里、山坡上种上黄金柰李、黄桃、翠冠梨、朝天椒等特色果蔬1000余亩。

该村还以红色景区作为销售窗口,通过举办旅游节、美食节、水果节等活动,特色农产品去年销售额达500多万元。

7月18日,汝城县在沙洲瑶族村举办第三届柰李文化节暨水果消费扶贫活动,现场销售柰李33.5万公斤,网络带货达65余万公斤,协议采购386.5万公斤。

如今,沙洲瑶族村目之所及,果树成行,红花簇映,处处有景,呈现出一幅小康社会的和谐美景。

村党支部书记朱向群兴奋地说,村里正打算招商引资,兴建旅游酒店、旅行社等,把村子打造成集观光旅游、果蔬采摘、民宿体验、户外休闲于一体的农旅发展综合体系,促进群众持续增收致富。

相关专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