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
(9月15日,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出口欧洲的多流制电力机车行驶在轨道上。这是按照欧盟铁路互联互通技术规范研制的满足多种供电制式的高端绿色牵引装备。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辜鹏博 摄)
(9月18日,湖南山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轻型运动飞机。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首席记者 郭立亮 摄)
●“自主创新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爬坡过坎、发展壮大的根本。关键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要坚定不移把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做强做优做大。”
●“要有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优势产业,着力筑牢产业基础,推动产业链现代化。”
●“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完善成果转化和激励机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曹娴
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激荡三湘四水。
“朝着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宏伟目标奋力前行。”全省工业经济战线的干部职工、企业界人士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迅速将殷切嘱托化作实际行动,聚焦优势产业开创新局面,增强自主创新催生新动能,以昂扬姿态踏上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聚焦优势产业,开创新局面
全力打造中部“智造谷”,湘潭高新区又添一名生力军。9月13日,总投资2亿元、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牵头建设的3D打印精准医疗(湘潭)研究院项目,落户湘潭高新区。
“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为湖南指引的方向前进,坚持产业强区。”湘潭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李建华介绍,园区将围绕机器人、5G+大数据、新能源装备和精品钢材深加工四大产业链,进一步强链补链延链,努力开拓产业转型发展的新局面。
在中国“动力谷”,株洲的产业链建设吹响嘹亮号角。9月24日,《株洲市新兴优势产业链重点项目库》发布了包含17个产业链上的322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达1685亿元。
“这次集中策划的322个产业链重点项目,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要求、彰显株洲担当的具体行动。”株洲市工信局副局长万晖说,这次策划的重点项目,紧扣了各产业链的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制造业项目占比超过70%以上。
牵住产业“牛鼻子”,常德跑出发展“加速度”。坚持“开放强市、产业立市”,2019年,常德市被评为全国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市(州),全省唯一,全国仅10个。今年上半年,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6%,居全省第二。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激励我们做出新的更大成绩。”常德市工信局局长卢岳充满信心地说,常德将最强的力量放到产业主战场、工业主阵地,力争今年新开工亿元工业项目100个以上,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50家以上,在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上加快创新发展。
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湖南近年全力推进制造强省建设,从“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从“湖南制造”向“湖南智造”加速迈进。
将推进智能制造作为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目前,我省共有16家企业列入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27个项目获批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化和新模式项目,数量分别居全国第六、第七。
“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湖南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我们倍感振奋,也深知责任重大。”省工信厅副厅长马天毅说,顺应智能时代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我省“十四五”期间将围绕20个新兴优势产业链,建成20个左右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制造业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推动2000家中小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
增强自主创新,催生新动能
从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传来喜讯,搭载株洲所时代电气永磁同步牵引系统的深圳地铁10号线近日运营开跑,成为深圳轨道交通的又一条“南北动脉”。
瞄准行业核心关键前沿技术,中车株洲所近年自主完成了国内首套永磁牵引系统、国内首条8英寸IGBT生产线、智轨电车等一系列创新科技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我们科技型装备制造企业来说,既是鼓舞,也是鞭策。”中车株洲所董事长李东林表示,技术创新是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株洲所将加强颠覆性、关键共性技术和前沿引领技术的投入力度,强化装备制造与新兴技术的深度融合,培育和掌握发展的核心能力。
在位于宁乡高新区的湖南星邦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每隔约20分钟就有一台高空作业平台下线。坚持“科技兴邦”,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星邦智能已成长为国内高空作业平台的领军企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自主创新是企业的生命。”星邦智能董事长刘国良说,我们深有体会,未来也将不断追求新的产品高度、技术高度,切实掌握行业核心科技。星邦智能拥有专利共142项,今年新申请专利27项,向着知识产权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企业迈进。
在金龙智造的铸造车间,从一炉铁水到一个井盖成品,仅需15秒,生产效率比传统手工铸造提升了10倍。全新的智慧井盖在满足井盖要求的同时,可“量身定制”5G通信、水质在线监测多种功能,助力“智慧城市”建设。2019年,全国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公布,金龙智造赫然在列。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说到了我们的心坎里,也坚定了发展的信心。”在井盖方圆之间找到发展的广阔天地,湖南金龙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常应祥深有感触地说。
今年1至8月,全省120个重大产品创新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7.03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额的87.05%;实现销售收入180.97亿元。“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持续推动一批制造强省重点项目和重大产品创新项目达产达效,汇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省工信厅科技处处长李润仑说。
坚持高质量发展,踏上新征程
在工业重镇长沙经开区,铁建重工国产首台煤矿全功能智能化TBM、山河智能SWE215ERC智能挖掘机……一批全球领先的高端装备制造新产品、新技术,充分展现出企业自主创新的澎湃动力。
“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根本遵循,园区将始终坚守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责主业。”长沙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长沙县委书记沈裕谋说,以打造全球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为目标,努力实现“建设园区零杂音、服务项目零延误、维护企业零干扰、扶持发展零争利、行政事务零收费”,以全新的金字招牌、更优的营商环境,培植发展沃土。
9月初,湖南视比特机器人有限公司宣布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这家深度融合3D视觉感知与机器人柔性控制交互技术的高科技公司,是“柳枝行动”的入孵企业之一。
柳枝行动从2015年启动至今年9月,已累计扶持项目540个,其中64个项目共获得6.2亿元股权融资,挖掘和培育出一批拥有核心技术的科技创新型项目。柳枝行动负责人李沛表示,加大力度助推科技创新型企业创新创业,以资金、资本和资源为触手,让更多优势创新资源聚集长沙,服务湖南高质量发展。
省工信厅总经济师熊琛介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培育发展新动能。湖南将大力推动5G、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踏上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参与采写:徐荣 姜鸿丽 周月桂)
湖南实践
“湖南制造”跃上“湖南智造”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曹娴
智能制造是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打造以中国智能制造示范引领区为目标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聚焦制造强省建设,着力推动“湖南制造”向“湖南智造”转型升级。智能制造,已成为湖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强化举措营造良好氛围。建设制造强省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提出实施“智能制造工程”专项行动,明确了全省智能制造发展的基本思路、主要目标、突破重点和重点举措。《湖南省加快推进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的意见》出台,制造强省专项资金将智能制造作为重点支持方向,新兴产业发展基金向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倾斜。
示范引领带动重点突破。总投资近50亿元的27个项目,列入工信部智能制造专项,我省试点示范和专项项目数居全国前列。目前这些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其中16个项目建成投产并通过工信部验收。我省累计创建评选省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60家、示范车间100个,建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智能制造湖南样板。株洲国创获评国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成为全国第十个制造业创新中心。中车株机“轨道交通车辆转向架智能制造车间项目”被工信部列为智能制造示范应用典型。博世长沙公司工业4.0项目等智能制造样板工程在国内领先。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2家企业,中标工信部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项目。
搭建平台促进开放合作。先后举办全省智能制造合作对接会、网络安全·智能制造大会、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世界计算机大会等重大活动,宣传推介湖南智能制造及相关产业。成立湖南省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联盟、湖南省智能制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两批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目录;组织开展智能制造专家进园区、进集群,开展细分行业产业集群智能制造分析、诊断和推广应用;持续加大对长沙智能制造研究总院、中南智能装备等智能制造系统集成解决方案供应商的支持培育力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目前,湖南智能制造已经从知识普及、试点示范阶段,逐步进入到深化应用和全面推广阶段。智能制造正推动全省制造业发生质变,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植入产品,产品功能极大丰富,性能发生质的飞跃;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智能制造技术应用于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集成制造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技术构建起物联网智能云服务平台,实现对产品的实时在线运行监测,为客户提供在线工况监测、故障预警、产品轨迹及定位、作业状况分析等信息化增值服务。
典型案例
智能汽车跑出“加速度”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王晗
继9月22日,湖南湘江新区携手中国汽研共建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湖南)之后,由工信部牵头的国家智能汽车监管平台今天在长沙启动。
这意味着在国家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中,湖南长沙,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无人驾驶”出租车、智慧公交车、智能环卫车、自动驾驶物流重卡……这些充满“智慧”的尖端产品已成为长沙人生活中的新朋友。
人工智能大潮下,在抢占智能汽车产业高地的这场激烈竞逐中,长沙是如何弯道超车的?
长沙的智能汽车产业,具有先发优势。2016年,长沙市把握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窗口期,布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将其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突破口。2018年,湖南湘江新区,模拟场景类型最多、综合性能领先、测试服务配套最全的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开门迎客。
经过4年多的努力,湖南湘江新区结合既有产业基础、科研技术和人才资源等,吸引华为、百度、舍弗勒等20多家行业巨头、340余家配套企业落户,并快速构建起了一条涵盖人工智能算法、芯片、大数据、传感器、电池新材料、感知识别技术、自动化、整车及汽车零部件、无人驾驶车辆等智能网联汽车上下游完整的产业链条,形成了一个极具竞争力的产业生态集群,并成为全国重要的智能网联产业集聚地和创新策源地。
一边是湖南湘江新区“心忧天下”,瞄准产业全力以赴;另一边长沙市政府对产业的开放态度,彰显“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
“通过搭建‘智慧的路’+‘聪明的车’+‘强大的云’+‘灵活的网’,为实施智能汽车创新国家战略提出了长沙方案。”湖南湘江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近两年,长沙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大动作不断——
开通试运行全国首条开放道路智慧公交示范线,发布智能网联汽车管理实施细则升级版,发放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载人测试牌照,智能网联云控平台上线运营,发布“火炬计划”和“头羊计划”,发放全国首批智能网联汽车试运营示范通知书和无驾驶人测试通知书……以应用场景主导、数字交通先行、产业生态为本,加速打造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融合发展的“长沙模式”。
从封闭测试区到开放道路,从“聪明的车”到“智慧的路”,从硬实力到软环境,长沙将先发优势成功转化为产业优势,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华丽转身。
在今年5月公布的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投资潜力城市百强榜单中,长沙跃升至第3位,紧随北京、深圳之后,成功跻身国内第一方阵。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火热竞逐的风口之下,需要精耕深挖,方能行稳致远。
长沙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长沙将以争创国家车联网先导区为近期目标,以抢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制高点为长远目标,布局完善车联网大数据基础设施,打造全市统一的智能网联云控管理平台,进一步提高车联网渗透率,拓展场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