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首倡之声 寻未来之路——电视纪实理论片《从十八洞出发》开拍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杨丹]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杨丹

9月24日,连绵的秋雨终于歇了气,远山如黛,清风徐来,薄雾中的十八洞村处处散发着丰收的喜悦和芳香。

在青石板铺就的“精准扶贫广场”上,在屋檐下中国结和大红灯笼的映照中,在摄像头的聚焦下,村民龙先兰正在与几位嘉宾开心地分享着他脱贫致富的故事。由湖南省委宣传部策划、湖南广播电视台承办,湖南都市频道拍摄制作的电视纪实理论片《从十八洞出发》宣告正式开拍。

发首倡之声

花垣县十八洞村是 “精准扶贫”首倡地。首倡之地要有首倡之为,发首倡之声。

“十八洞脱贫了,但是摆脱贫困不是终点,而是走向乡村振兴、走向农业现代化,走向两个一百年目标的新起点。从十八洞出发,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进,好比登泰山来到十八盘,那是最陡峭、最险峻的一段,经过这一段登顶后才能看到无限风光。”这是节目的总理念。

《从十八洞出发》是一部围绕阐释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方略的电视理论片。节目总导演、湖南都市频道总监李越胜说:“节目秉承‘把大片做到村里去’的创作理念,邀请专家走出演播室,走到精准脱贫的新屋场和田间地头,展现新时代脱贫后的美丽乡村,用老百姓真实的笑脸,向世界讲述中国共产党扶贫之路的伟大创举。”

纪实微电影+走读+访谈

节目形式返璞归真:纪实微电影+走读+访谈。

何为纪实微电影?执行总导演刘贤志介绍道:“这是《从十八洞出发》催生的一个新物种。当下纪录片的发展有两大趋势:一是纪录片的故事化,二是故事片的纪录片化。节目共5集,每集30分钟,短小精悍,制作精良,综合了纪录片与故事片的双重优势,兼具纪录片的真实感与微电影的艺术感。”

何为走读?顾名思义,“走读”就是在行走的过程中品读,一边寻访人和事,一边品读中国脱贫大业的内在逻辑,品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思想的精髓要义。嘉宾们从十八洞出发,去到不同的目的地,如实践地、结对村等,寻访微电影中的当事人,寻访国内外的贫困地区。

嘉宾访谈什么形式?访谈以聊天为主,期间也会穿插进一些民俗文艺,比如山歌、苗鼓等。访谈的目的一是穿针引线,二是强化主题,三是理论提升。

解答悬念 落点理论

《从十八洞出发》明线是脱贫故事,暗线是理论注释,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以及当中体现的为民情怀、产生的民族凝聚力、精神推动力等等。这条暗线将贯穿节目始终。电视节目通俗易懂,但不乏深度,通过脱贫故事反映的是扶贫大业背后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

据悉,节目每集开篇讲一个人物的故事,用人物带出故事,用故事切入主题。同时设置5个悬念,每一集节目,嘉宾的走读都是带着使命去的——求解当期节目的悬念:精准扶贫怎么提的、怎么做的、怎么变的、怎么看的、怎么走的?悬念的背后是解答,解答的背后是理论的落点。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汪三贵是参加访谈的嘉宾之一,他认为该片对精准扶贫的来龙去脉进行了非常系统的总结,既有理论高度,又有看点,很值得期待。

脱贫攻坚让中国消灭了延续了几千年的绝对贫困,但脱贫摘帽并不是终点。“从十八洞村出发,既是来时路,又是新起点,我们该如何继续前进?”这是本季节目到收官之时要回答的一个重大命题。

相关专题:从十八洞出发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