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潇湘大地,风华正茂。
湖广熟,天下足。杂交水稻从这里的实验田走向全国,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创新引领、开放崛起,从一家家制造企业到一个个工业园区,新旧动能转换步伐加快,先进制造业嘹亮的号角已吹响。
三湘大地上高质量发展故事持续书写,打造新高地,擘画新蓝图,奋力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湖南新篇章。
经济运行稳中有升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继续推进产业项目建设,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省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势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9年,湖南地区生产总值接近4万亿元,达39752.1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6%,符合7.5%—8%的预期目标。
图1:2015—2019年湖南省地区生产总值
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发展更趋协调
近年来,湖南从农业大省走向新兴工业大省,全省产业结构由典型的农业经济逐步发展为以农业为基础,第二、三产业共同带动经济发展的格局,产业结构实现从“一三二”到“三二一”的转变。
图2:2014—2018年湖南省三次产业增加值
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对外开放形成新格局
随着“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的持续实施和开放水平的全面提升,湖南外向型经济呈现出生机勃勃、硕果累累的景象。有着坚实基础和巨大潜力的湖南外贸前景更好,内陆湖南“开放崛起”可期。
2019年,全省进出口总额突破4千亿元,达4342.19亿元,比上年增加1262.69亿元,同比增长41.2%。其中,进口总额1266.07亿元,增长20.4%;出口总额3076.12亿元,增长51.9%。
图3:2015—2019年湖南省进出口商品总值
农产品生产供给侧结构调整加快
近年来,湖南着力推进现代化农业“百千万”工程,全面推进高档优质稻产业化开发,积极开展果菜茶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创建,农业发展质量稳定提升。
2019年,全省大力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稳粮食、强特色、优结构、拓功能的发展思路,通过调精调优种植结构带动了粮食产品质量和种粮效益的提升,全省主要经济作物生产继续保持向好增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3.5%。粮食总产量2974.8万吨,下降1.6%;蔬菜及食用菌产量增长3.9%,油料产量增长2%。
展望“十四五”的湖南,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规模发展、绿色发展、高效发展,将丰富更多老百姓的餐桌,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实在在地给农民带来“金色”未来。
图4:2019年湖南省农业生产情况
森林质量提升扎实推进
水清了,天蓝了,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湖南省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擦亮绿水青山的生态底色。
2019年全省共完成森林抚育709万亩,占700万亩计划任务的101.3%;完成退化林修复321万亩,占320万亩计划任务的100.3%。
图5:2017—2019年湖南省造林完成情况
专利布局为创新“加油”
杂交稻亩产创新高,“海水稻”研发震惊世界,“鲲龙”深海采矿写新篇,“海牛”钻探世界一流,长沙磁浮亮相国家博物馆……近年来,“创新”成为湖南最热的“硬核”词汇。
自主创新的种子在三湘大地开花结果,科技发展日新月异。2019年,专利申请量106113件,比上年增长12.3%。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39104件,增长10.4%。专利授权量54685件,增长11.7%。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8479件,增长2.6%。工矿企业、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专利申请量分别为56251件、19157件和963件,专利授权量分别为30344件、9142件和577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9472.9亿元,增长14.3%。
图6:2015—2019年湖南省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
向北,融入长江经济带;往南,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地处“一带一部”的湖南,从更高站位、更宽视角谋划和推动发展。长株潭城市群、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各大板块优势互补、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
“时”与“势”已聚集,奋勇争先、力争上游,湖南在推动中部崛起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有基础、有优势、有条件,更有信心、有行动、有作为,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中彰显新担当。(图文:弟辰晨 校对:李英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