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纪检监察机关护航教育扶贫 对腐败零容忍

[来源:潇湘晨报] [作者:王欢 冉春雷]

清风时局·护航脱贫攻坚

确保教育扶贫资金精准流动

湖南纪检监察机关护航教育扶贫,对腐败零容忍

潇湘晨报记者 王欢 通讯员 冉春雷 长沙报道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在精准扶贫大业中,教育扶贫是扶基础、拔穷根的关键。自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湖南上下始终把教育扶贫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各地纪委监委紧跟大局部署,以精准监督为打开难点的“钥匙”,以严格执纪为疏浚堵点的“铁锹”,着力推动教育经费向贫困地区倾斜、向基础教育倾斜、向职业教育倾斜,让教育资源充分“流淌”到最需要的地方。

少年背起行囊回到了校园

6月14日,郴州市桂阳县桥市乡野鹿村的张小俊(化名)背起行囊,再次返回到熟悉的校园。桂阳县纪委县监委督查组的成员们终于如释重负,悬着的心也踏实了。

在此前的一个月,张小俊不愿与人交流,在上课的日子里也并未返校。父亲的离开让他备受打击,全家靠母亲一个人维持,家中还有两个妹妹要上学,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让性格内向的张小俊变得更沉默寡言,甚至产生了厌学的情绪。

桂阳县督察组了解到张小俊的“症结”所在,将情况反馈并交办给了桥市乡党委,桥市乡党委、驻村工作队和野鹿村支两委立即采取了帮扶措施,坚持上门劝学,督查组每天都跟踪劝学进度。张小俊就读的学校也开展送教上门,班主任及相关科目教师除辅导基础课程外,还对其开展心理辅导。在多方的共同关爱下,张小俊慢慢打开心结。

教育脱贫路上,“不让一个孩子辍学”,做好控辍保学,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将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确保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中的适龄儿童“找得到”,失学辍学学生“劝得回”,在校学生“留得住,学得好”,不因任何原因导致新增辍学学生,是拔除穷根、改良穷壤的关键步骤。

常宁一万多名贫困学生收到助学金

“这学期的1500元国家助学金我已经收到了……”今年5月,常宁市常宁三中177班班主任老师收到本班一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谷某的电话,这是常宁一万多名贫困学生收到助学金的一个缩影。为克服疫情影响,常宁纪委监委严格实施“三张清单”制度,助力教育扶贫政策落实到位。

常宁市通过列出一张“问题清单”、明确一张“责任清单”、建立一张“督战清单”,靶向发力,确保扶贫教育资金真正流向贫困学生的教育事业中。

除了在制度上进行完善,湖南各级纪检监察部门对涉及教育扶贫领域的腐败问题、作风问题更始终秉持着零容忍的态度。在衡阳县全县复学前夕,衡阳县纪委监委通报了涉及关市中学、洪市镇中心小学、岣嵝乡学区、洪市镇学区的4起教育扶贫领域作风问题典型案例。以此形成强大震慑,确保教育扶贫领域风清气正。

据统计,连续四年,湖南省累计资助贫困学1887.42万人次,发放各级各类助学资金221.58亿元,营养改善计划覆盖全部贫困县,受益学生202.65万人。全省纪检监察系统严密监督、精准护航,确保了教育扶贫资金的精准流动,确保了教育扶贫资金发挥应有作用。

开展暗访严肃问责虚报冒领等问题

为推动解决教育扶贫领域存在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湖南省纪委监委围绕党中央提出的精准脱贫措施,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教育扶贫的“一季一专题”集中治理,对重点领域进行全方位“把脉问诊”,靶向治疗,推动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细,用坚强纪律助力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

在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全省各地纪委监委始终坚持“零容忍”的态度,利用多种方式对教育扶贫领域的腐败行为予以坚决地抵制和打击。

会同县整合“三道力量”,借助科技监督、监督“小骑兵”、巡察利剑的力量,通过大数据比对、日常监督检查、巡察“体检”等方式,强力推进教育扶贫专项治理行动。

临湘市纪委监委则联合城管、公安、财政、审计等相关职能部门,成立检查组,采取重点抽查、蹲点暗访、财政专项检查等方式,抽查16所学校自清自查情况、电话询问学生和家长代表1000余人次,深入学校周边居民楼开展家教家养暗访50多次,对教育、就业、技能培训,尤其是涉及教育扶贫领域中发现的虚报冒领、贪污侵占、教育乱收费等问题严肃执纪问责。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