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镇”美——2020年湖南省特色文旅小镇】丹霞画中游 更美过山瑶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张佳伟 蒋森然 杨坚]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张佳伟 通讯员 蒋森然 杨坚

新宁县南部、湘桂交界处,秀美夫夷江穿境而过,崀山风景名胜区坐落于此,过山瑶文化兴盛于此,这里便是省十大特色文旅小镇——新宁县崀山镇。

徜徉丹霞峰林,泛舟夫夷江上,欣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走进崀山瑶寨,看非遗展演、品特色土菜,感受瑶文化的独特魅力……8月18日,记者慕名来到崀山镇,被这里的景色、民俗、美食等深深吸引。

魅力丹霞“赛桂林”

崀山风景名胜区是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5A级景区。著名诗人艾青曾为崀山提笔写下:“桂林山水甲天下,崀山山水赛桂林。”

8月18日清晨,被一场秋雨洗刷后的崀山镇,清新亮丽。记者同来自各地的游客登上景区大巴车,从崀山北大门出发前往八角寨景区。

从山底仰望,八角寨昂首挺立,直插云霄。坐上通往半山腰的缆车,薄雾缭绕,丹霞层峦叠嶂,尽收眼底。到了半山腰,拾级而上直抵峰顶。群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如同鲸鱼在海洋中嬉戏。山顶工作人员称,这便是著名的“鲸鱼闹海”景观。

移步天一巷景区,“天下第一巷”是崀山景区“六绝”之最。这条巷子全长238.8米,进入巷内,凉意袭来,巷子最窄处仅0.33米,游客戏称这是一条“考验身材的巷子”。抬头仰望,天空犹如劈下一条闪电。穿过巷子,曲径通幽、豁然开朗。

登山觉倦意,记者来到夫夷江畔,从水溪码头登上竹筏,开启漂流之旅,全程12公里。“这是将军试剑石、这是军舰石……”船老大向游客们介绍形态各异的山石。两岸植被茂密、江水清澈,漂至观圣石,将军石“跳入”眼帘。将军石是一座由丹霞地貌山体发育到晚期形成的石柱,远观像一位身披战袍、昂首挺胸的将军。从贵州慕名而来的游客王达承感叹:“船在江中行、人在画中游,大自然真的太奇妙了,不虚此行。”

近年来,崀山镇加强对小镇的规划和编制工作,打造以青瓦、白墙、红檐为主调的民宿。目前,特色小镇内已建成30多家精品民宿和200多个家庭特色旅馆。

“民宿的兴起,让老百姓富了起来。我们正着手将崀山景区打造成知名的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地,引进科技元素,建设‘智慧小镇’,让游客玩得舒心,让老百姓在小康路上越走越好。”崀山镇党委书记漆小飞说。

瑶家风情醉游人

结束了白天的畅游,夜晚的崀山镇更加热闹。

芦笙悠扬、长号吹响、锣鼓齐鸣,在崀山北大门,瑶家阿妹唱着敬酒歌,摆上拦门酒。“一杯溜溜酒,敬酒溜溜人,客人喝了这杯酒,阿妹才领你的情……”伴着悠扬的歌声、品着香甜的米酒,游客们准备一飨瑶王宴。

在崀山镇,有一个八峒瑶山,这里群山环抱,风景如画,过山瑶族在这里繁衍生息800多年,形成了独特的过山瑶文化。瑶王宴是过山瑶族在大型庆典时举办的宴席,现在用来招待远方的贵客。

瑶王宴上,10多米的长桌上,摆了霸王肘、仙草鸡、锅灰猪肝、竹筒粉蒸肉等瑶家美食,游客们一边品尝,一边与瑶族同胞互动。

宴后,记者跟随游客来到崀山瑶寨,观看《月光之恋》瑶族非遗展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山瑶族同胞将特有的民俗世世代代传承下来,并搬上了舞台。崀山瑶寨负责人李宇锋表示,创建这个非遗展演基地的初衷,就是更好地传承过山瑶族文化,让更多的人欣赏、了解过山瑶族文化。

《八峒瑶族跳鼓坛》《响把声声》……民俗表演精彩纷呈。其中,《八峒瑶族跳鼓坛》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八峒过山瑶族祭祀祖先竹王时所举办的庆典活动,当地瑶语又称为“伴娑坛”。是目前国内唯一原汁原味保存“祭竹王”的一种祭祀活动。

陆大献是“跳鼓坛”第33代传承人,他告诉记者,“跳鼓坛”是过山瑶族文化的精髓,需要好好地传承下去,其中“上刀山、下火海”环节最为惊险,体现了瑶族人民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

“上刀山、下火海”表演环节结束后,许多游客跑到“刀山”旁,验证刀的锋利程度。来自长沙的左先生直呼:“真厉害,是真功夫。”

“我的娇儿、我的心肝肺,今天你要出闺门,为娘我难舍又难分……”崀山镇石田村,崀山峒歌情景剧《峒瑶婚嫁习俗》正在上演,分为“对歌招亲”“择吉送庚”“哭嫁出闺”等6个章节,将过山瑶族的婚嫁习俗、省非遗崀山峒歌等以艺术形式进行展演。

初秋的夜晚,月光皎洁,热闹过后的崀山镇便是一片祥和。这方田园山居,令人神往。

相关专题:潇湘“镇”美——2020年湖南省特色文旅小镇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