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古城20公里之外,被八公山轻轻拥在怀中的小镇山江,仍然保持着静谧淳朴的苗疆风情。
它的2万多居民中,99%为苗族。阿哥阿妹们赶着边边场,对着动听的歌;阿婆织着的一针一线,想要诉说苗族先民的传奇;村寨的石头墙上,阳光一寸寸地踱步;阿嫂阿叔做的一饭一食里,蕴含着苗人对季候和大山的理解。
他们说,万物有灵呵。
他们说,慢慢走着嘛。
今年7月15日,2020年湖南省十大特色文旅小镇授牌,山江镇列入其中。近期,新湖南客户端记者走进了凤凰县山江镇,推出《凤凰城外 舒卷山江》5集系列短视频,从地理、民俗、美食、村寨等各个方面介绍了这个苗疆小镇,并做了一场长桌宴和篝火晚会的直播活动。今天,我们推出系列短视频合集,回顾山江之美。
谷
山江的主打色是绿色。高山、深谷、溪流、台地,生机勃勃的绿覆盖了一切。
清晨,苗人谷里流岚轻飘飘,好像看得见又好像看不见。
竹筏分开的水波柔柔滑滑,泛出釉一般的光。
树林的气息扩散到水面。
草木含荣滋,幽谷有清音。
峡谷不长,我们可以进入山的内心。和自然在一起。
寨
山与水,是阻隔。却也能制造秘境。
凉灯,苗语意为鹰落脚的地方。
它悬挂在山体之上。与谷底高差四五百米。
过去,想抵达凉灯,只能依靠双手双脚,攀爬藤梯。
现在,山外的世界不再遥远。但对山里人来说,时间刻度仍不需要那么精准。阳光一寸寸挪动,树要慢慢长,人要慢慢走。
在崇拜自然的苗人眼中,草,花,树,石,都有灵魂。村口的川黔紫薇树,花开花落一千余年,它是凉灯的守护神。
隔着千潭湖看老家苗寨,只能看到寨门。寨子隐藏在山林之中。
为躲避外界纷争,明清时期,老家寨的先辈们陆续搬到这个背靠高山、三面环湖的坡地,并因地取材,建筑了寨墙和瞭望塔。
燃烟为信,全寨集合拒敌的故事已成为过往。如今的寨门,拦门的是苗鼓、苗歌与糯米酒。
但古老的习俗中,关于祝福的部分仍然在代代相传。
食
只有直接有赖于泥土的生活才会像植物一般地在一个地方生下根。
90年代,麻金梅离开山江前往沿海打工。不久因为想念家人归来。从此在故乡背靠一片山水,攒出殷实家产。如今,她与家人共同开办了农家乐。
在一天的忙碌过后,在灯光之下,家人们共享晚餐。千百年来,在交通不便的大山里,人们顺应着自然,巧妙地对山的季候与物产进行利用,为平凡简朴的生活增添滋味。
歌
对苗人来说,音乐,是日常的工具和表情。
面对山林和白云,思绪是流动的。捕捉思绪,用音乐比用语言来得准确。
思绪所在,歌声共鸣。
高兴,伤心,叙事,自言自语,都以长长短短的音调,托起生活的琐琐碎碎。
饰
在历史上的多次战乱中,苗族逐渐从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迁徙到西南山区。
为了方便迁徙,他们将家产换成银子,打成各式各样的银饰,戴在身上。
在动荡的迁徙中,苗人们遗失了文字。于是,他们将史书穿在身上,融入常用物件里。
山江的苗人被称为黑苗,以其衣裙多藏青色而得名。领口上,常常纹有三条边,表明祖先们曾越过的黄河、长江和湘江。同时,他们感受当下,加入自己的审美和情感。
无论是银匠还是绣女,一代代苗人们通过细细描绘这些抽象的文化符号,一遍遍深情回忆祖先、故土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