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加长版”三伏天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姚茜琼]

今年的三伏天来了,而且还是“加长版”!接下来的40天里,“桑拿模式”和“蒸烤模式”也将频繁出现。暴雨刚刚结束,湖南就连发三天高温预警,热浪滚滚,你准备好了吗?

这些知识,你知道吗?

1.为什么今年的三伏天有40天?

所谓“三伏”是头伏(也叫初伏)、中伏(也叫二伏)和末伏(也叫三伏)的总称。

按传统历法规定,每年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干支纪日法中带“庚”的日子称为“庚日”)为“入伏”,立秋后的第二个庚日为“出伏”。“头伏”和“末伏”的长度是固定的,均为10天。“中伏”长度则由立秋节气与其后首个庚日之间的间隔决定。因此,中伏可能是10天,也可能是20天。

具体到今年的“三伏”,7月16日至25日为初伏,7月26日至8月14日为中伏,8月15日至24日为末伏。由于中伏有20天,所以今年的“三伏”长达40天。

2.三伏天为什么是最热的?

是时三伏天,天气热如汤。俗话说“热在三伏”,那你知道三伏天为什么是最热的呢?

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三伏,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

另外,长沙的热与副热带高压密切相关。七八月份是副热带高压势力最强的时期,在其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地面辐射增温,天气就更热了。

3.为什么三伏天需要格外注意养生?

“热”!三伏天期间,气温居高不下,人体产热加快,散热减慢,很容易导致高温病即中暑。

“湿”!伏天雨水较多,空气湿度增大,空气流动减小,有碍于机体汗液蒸发和热量发散。

因此,伏天湿热互结、湿遏热犬的气候,不仅容易使人中暑,而且,也是暑天感冒、“热伤风”等时病不能迅速痊愈的一个重要原因。

“闷”!伏天高温、高湿的气候,加上地面温度增高时,附近空气密度减少而使气压下降,在低气压情况下,人体不仅会感到憋气、难受,而且不易入睡,休息不好,此时,容易让人产生“情绪中暑”,表现为心烦意乱,情绪急躁,动辄“发脾气”,易动“肝火”。

这么避暑,清凉一“夏”!

1.及时补充水分、均衡营养

喝水应少量多次,每次100毫升为宜。剧烈运动中或后,不宜大喝冷饮。要想安度盛夏,应尽可能多吃杂粮、粗粮、水果与蔬菜。

2.室内外温差不可过大

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度为宜,即使天气再热,空调室内温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居室应保持幽静、清洁、通风凉爽。

3.午睡虽好不宜太长

夏天犯困,午间小憩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然而不少人遭遇了“起不来”的尴尬。如果午睡的时间太长,会加深抑制大脑的中枢神经,导致醒来后更加疲倦。但不能熬夜,要保证充分的睡眠质量。

4.忌受热后“快速冷却”

炎夏外出或劳动归来,忌开足电扇、立即洗冷水澡,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

5.备好防晒用具

高温外出应做好防护措施,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最好涂点防晒品,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6.中暑了怎么办

发现中暑患者应立即将其移开高温环境,移至通风良好的阴凉处;密切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和意识变化;补充含盐饮料或绿豆汤、酸梅汤、凉茶等。酌情使用清凉油、人丹、藿香正气水等药物,可将清凉油涂双侧太阳穴并轻轻按摩。如中暑症状较重,应尽快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这些误区,一定当心!

1.三伏天真的不能吃冷饮吗?

三伏天是一年之中人体阳气最盛的时期,并非饮用冷饮就一定会伤阳气,生寒生湿。

其实大多数人,在一年之中最炎热的季节,适当适量地饮用一些解暑的冷饮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2. 发汗真的能排毒养颜吗?

爱美人士常常在这个季节,采用发汗的方式来排毒养颜,达到美容的作用。

其实,大汗的时候人体主要丢失的是水分。如果人体不能及时补充,容易引起脱水和中暑。

3. 三伏贴人人都能贴吗?

三伏贴不适用于所有人。

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妊娠期妇女、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不建议贴敷。

新湖南客户端·华声在线记者 姚茜琼 实习生 李明轩 整理报道

资料来源:新华社、科普中国、三湘都市报、健康报等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