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修过无数高楼 如今住上“洋楼”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徐亚平 周磊]

修过无数高楼 如今住上“洋楼”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徐亚平 见习记者 周磊

沿路的树木郁郁葱葱。夏日阳光从高高的水杉中透过,照在乡间洁净的水泥路上,留下斑斓光影。目之所及,一幢幢小洋楼鳞次栉比,美式的、欧式的、新中式的,还有四合院,在青枝绿叶掩映下,别有一番韵味。

这就是湘阴县东塘镇尚南塅村。镇党委书记刘界雄介绍,尚南塅村村民大多是建房子的。全村3300多人,从事建筑业的就有1000多人。

1968年,东塘镇成立了基建队;1998年,基建队发展为东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成为国家二级资质建筑企业。尚南塅村的能人巧匠迅速“入列”。

凭着致富的满腔热血和一身好本领,工匠们走南闯北,每年带回家的都是真金白银。“别看我们是农民,年年都能拿省优质工程奖。”该公司董事长张铁说,“公司还2次获得省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最高奖‘芙蓉奖’。”

“那时候,看到城里人的大房子,羡慕呀!”公司退休员工冯耀先回忆道。闯天下,建的都是高楼大厦,住的是工地板房;回老家,迎接他们的,却是破旧潮湿的土砖房。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有人家住上红砖房。

“我也要建楼房,过自己的好生活!”冯耀先下定决心,用多年打拼的积蓄,率先在村里盖了一栋2层的楼房。

“农村人嘛,爱面子。”眼看着好兄弟搬进新房子,冯耀先的工友们坐不住了,都紧跟着建起了独栋楼房。

“近几年,村里的房子更是来了个大升级。”冯耀先说,“大家在外面见了世面,更讲究了。”以建筑商冯好雄为代表的一批人在村里建起“洋楼”。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庭院花草相得益彰,看到冯好雄家4层楼“洋气”,村民不甘落后,纷纷效仿。

越来越多的“洋楼”拔地而起,半数人家住进新房子,土砖房、红砖房逐渐退出尚南塅村的历史舞台。

“回村之前,我也在外搞基建。”村党支部副书记冯学辉说,“十里八乡都知道我手艺好,抢着花大价钱要我做工。”

为何放弃在城里赚钱的机会回农村?冯学辉笑了笑说:“致富不能忘了乡亲们。”

漫步碧野之中,忽闻得一阵烟火飘香。走进葛念军家中,只见桌上摆着几道东塘特色菜——坝桥村的红薯粉、尚南塅村的笋、石涧村的鱼,锅里还炖着一大锅汤。

葛念军做厨师40多年了,是村里有名的流动厨师。“上世纪80年代,村里厨师不多。”葛念军说,住得好了,生活也讲究了。以前做一桌宴席只能赚几块钱,现在价钱涨了10多倍。

途经该村的县级示范屋场——康盛屋场,只见广场上健身器材一应俱全,退休教师冯凤凰正带着侄孙子玩闹。她满面笑容地说:“环境越来越美,生活越来越幸福!”

年逾古稀的冯耀先正带着老人们跳广场舞:“我们还唱花鼓戏,《杨家将》《紫金锤》《打龙袍》等传统剧目都会演。”

“杭州攻书有三载,梁兄送我转家门……”冯老脱口而出,是耳熟能详的《山伯访友》。他满足地说:“以前日子苦,只管做工赚钱。哪里能想到有这样的好日子!”

(参与采写:丰彩虹 梁军)

相关专题: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