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刘跃兵 通讯员 刘志军 陈美君
7月2日,祁阳县潘市镇老司里村田垄整齐,青翠的黄瓜、紫色的茄子、 红色的西红柿……分布其间,仿佛一张色彩斑斓的蔬菜大网。
70岁的村民段世旺正在田间组织大家采摘蔬菜,满脸笑容地说,看到这,想起了陪伴大半辈子的渔网。
段世旺在村里还有一个特殊的称谓:排头师傅。
老司里村地处湘江边,村民们祖祖辈辈捕鱼为生,渔网是不可缺少的谋生工具,备受珍爱。每年农历九月十四日,村民们会舞黄龙,抬出直径80米的大渔网,港口安排16艘渔船在岸边等待,32名村民拽着渔网,登上渔船,依次驶出港口,在湘江上选择一处江面撒网,等上一段时间,合力收网。“哗啦”,渔网浮出水面,鱼跃虾嬉,好不热闹。
这是村里的传统习俗——抬网,从明朝洪武年间便有了,确定撒网位置和收网时间的人,就是排头师傅,在渔民中德高望重,是村里最有经验的捕鱼能手。
段世旺说,村民们往往以船为家,顺江分散到湘潭、株洲等地捕鱼,只有这一天,大家不约而同赶回村里抬网,从未间断。他担任排头师傅期间,最多的一次一网收获鱼虾6000多公斤,一般一网也有4000多公斤。
近年,湘江开始禁渔,2015年起,当地政府开始引导老司里村民上岸。当时,村里近200名专业渔民很犹豫。不上岸,渔船上的生活确实艰苦,家里老人孩子没人照顾;上岸呢,又没有其他技能。
老司里村虽然土地不多,但适合发展高品质蔬菜,而且村里古迹较多,可以发展旅游。村民邓正宏说,村里建于清乾隆年间的古戏台,在水运繁忙年代,天天有祁剧上演,供过往的人们欣赏。
针对每家每户不同的情况,村里列出技能培训“清单”,在技术、资金等各方面支持渔民转行。终于,大家纷纷弃船上岸。
捕了一辈子鱼的段世旺,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十分茫然。镇村干部看出了他的心思,请他以旱地入股,加入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并担任管理员。不少昔日一起捕鱼的村民们,也劝他先到合作社干着。
于是,段世旺和大家一起参加培训,掌握了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农业专家和农技员还定期来指导,开出管理“处方”,方便村民生产。
很快,老司里村的200多亩旱土种上了蔬菜,成为远近闻名的蔬菜专业村。段世旺每年的工资加分红,有3万余元。
村民们没有忘记他们引以为豪的大渔网。2017年以来,村里不但每年举行抬网表演,还重新翻修了建于1252年、1311年的杨泗将军庙、邓氏宗祠,建于乾隆45年的古戏台上又上演了祁剧表演,传统湘南古院落里举办起小吃节等活动,越来越多游客慕名而来。
“我们村表演抬网的场景,还上过中央电视台呢!”村民邓名光自豪地向记者介绍。
借旅游东风,过去一年四季在江面捕鱼的邓国云也上岸了,办起了农家乐,年收入10多万元。他告诉记者,现在,一家人再也不用一年到头见不着面,收入也多了近两倍。
村民邓其林、李小娥,时常聚在一起排练新祁剧,演出时总能收获游客欢呼声;村民黄爱军、邓楚林,不但在本村蔬菜协会务工,掌握技能后,还到邻村流转土地种蔬菜,年收入10余万元……
到2019年底,全村专业渔民全部退捕上岸,成功转产,实现脱贫致富。全村人均纯收入达1.1万元,比2015年底翻了近一倍。
段世旺说,如今老司里村的抬网,“网”起的不是鱼,而是上岸后满满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