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听故事、学国学 易地搬迁安置点也有“四点半课堂”

[来源:华声在线]

(6月11日,麻阳苗族自治县龙升社区,一名小朋友在模仿“小猪佩奇”的鼻子给同学看。该社区是异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为促进社区关系融合,建设“和谐”社区,设立了“四点半课堂”。)

放学之后去哪儿。这是曾经令段龙丽和小伙伴时常苦恼的问题。

段龙丽今年8岁,在怀化麻阳县高村镇龙池小学读二年级。两年前,她和家人从偏远老家的破旧房子里,搬到高村镇龙升社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住进宽敞明亮的大房子。这个集中安置点住进了全县18个乡镇的贫困户,一排排整齐的新房,一个个新结识的小伙伴,让小龙丽的生活变得丰富而快乐。

可是,慢慢的段龙丽又有了新苦恼——学校4点放学,爸爸妈妈在杭州打工,放学做完作业,便不知道做什么了?

从今年5月21日起,段龙丽的这个新苦恼“一下子没有了”。新家门口开了一个“四点半课堂”。

“同学们,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我们是一家人》的故事……”6月11日下午,段龙丽和往常一样来到“四点半课堂”,听“县里来的阿姨”讲故事。

今天来“上课”的是“爱在苗乡”志愿者协会志愿者、第三届“最美麻阳人”道德模范刘晓圆。刘晓圆说,“四点半课堂”是共青团在龙升社区参与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治理示范性项目的子项目之一。从今年5月21起,开始为期一年的青少年群体帮扶行动,由“爱在苗乡”的志愿者们给安置点的留守孩子提供课后服务。

“周一至周四做作业、讲故事,周五学国学。”刘晓圆说,留守儿童主要由爷爷奶奶带,容易养成不好的习惯,通过国学经典的学习,可以培养孩子们良好的行为规范。

“辅导作业、呵护心灵、倡导家风,三管齐下,希望孩子们更好地成长。”刘晓圆说,虽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志愿者们已做好了准备。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卢小伟 黄婷婷 唐俊 刘弈楠 宋太桓

相关专题: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