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见新征程】
MG动画 | 摘掉穷帽子,奔向好日子
编者按: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在万众期待中拉开帷幕。从两会出发,中国踏上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新征程。在三湘大地,经济社会恢复活力,项目建设火热推进,因疫情失去的时间正被争分夺秒抢回来。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华声在线推出“‘湘’见新征程”系列报道,聚焦新基建、稳就业、脱贫攻坚、医疗保障等领域的湖南作为,助力决战脱贫,“湘”见全面小康。
华声在线5月28日讯(记者 李昆励)初夏清晨,在长沙县黄花镇一个名为“得月楼”的早餐店里,老王和儿子正在忙着下粉、收拾桌子、招呼客人……如长沙街头无数个米粉店一样,烟火忙碌中是父子俩幸福生活的节奏。
老王全名王根明,今年50岁,曾是黄花镇黄花村长丰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从2014年被纳入贫困户,到2015年脱贫,再到今天家庭人均收入7万元的“小康生活”,王根明一家成为了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典范。
顺利“摘帽”的贫困户
“跟10年前比,现在的生活简直是天翻地覆。”提及以往的“穷日子”,王根明的妻子陈伍良唏嘘不已。儿子王纭1岁时,陈伍良意外遭遇车祸致残,加上家中年迈的婆婆需要人照顾,一家人全靠王根明种田维持生计,是典型的因病、因残致贫。
2014年,王根明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后,根据国家“两不愁三保障”政策,老人的生活就医和孩子读书都有了保障。2015年,儿子王纭毕业参加工作,老王也外出打零工,当年就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实际上,从2012年至2019年,像王根明家一样脱贫摘帽的贫困人口,在湖南有747万。
作为“精准扶贫”的首倡地,2012年至2019年间,湖南有6920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51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共减少贫困人口747万。贫困发生率从13.43%降至0.36%,贫困县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4.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66个百分点,打造了脱贫攻坚的“湖南样本”。
脱贫不返贫的“小康人家”
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勾勒的脱贫攻坚收官之年“行动图”中,巩固脱贫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成为最重要的一步。
以王根明家所在的长沙县为例,开展产业扶贫、就业扶贫、自主发展等创新方式,增加贫困户造血能力,成为当地政府帮助贫困人口脱贫的主要措施和巩固脱贫成果的长久之计。
“参加种植草皮和观赏鱼两个产业扶贫项目,年收入有1万多,承包流转村上耕地,除了有1万多的种植收入外,每年还有3千的自主发展补贴,90岁的老母亲全年可领取3756元的养老金和高龄补贴……”王根明高兴地跟记者算起了账,“去年参加村上组织的培训拿了厨师证,和儿子开了家早餐店,一年有6、7万的收入。”
去年,王根明不仅把家里的老房子重新修葺一新,还在城区分期付款买了一个90平的商品房,买了新车。越来越红火的日子让王根明干劲十足:“现在政策好,多赚点钱,给儿子娶媳妇!”
“目前长沙县贫困发生率为0.06%,所有贫困户均达到脱贫标准,所有贫困村都已出列。”长沙县扶贫办干部尹阳告诉记者,2020年,长沙县扶贫工作的重点将放在抓实“两业(产业、就业)”扶贫上,通过强化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强化利益联结,形成产业扶贫长效机制,从而提升贫困户的“造血能力”。
“我们确定了4个100%的产业扶贫目标,即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就业覆盖率达100%,有产业发展能力、发展意愿的贫困户产业扶贫覆盖率和经济合作组织加入率100%,龙头企业或合作社带动贫困户覆盖率100%,贫困村成立合作社覆盖率100%,实现贫困户家家有产业,户户有增收门路。”尹阳表示,接下来的扶贫工作,将在实现产业兴旺的同时,高质量巩固脱贫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