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一江碧水 推动绿色发展】还长江一岸翠绿——岳阳打造最美长江岸线见闻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黄婷婷]

【编者按】

大江东流,奔腾不息。长江两岸,绿意盎然。两年前的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岳阳市,叮嘱湖南做好长江保护和修复工作,守护好一江碧水。两年来,湖南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坚如磐石的定力、久久为功的韧劲,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4月20日起,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连续推出系列报道,展示湖南在守护一江碧水、推动绿色发展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敬请关注。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黄婷婷

长江流经湖南,“独宠”岳阳,入华容出临湘,蜿蜒163公里。

2018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岳阳市,深切叮嘱湖南“守护好一江碧水”。

牢记嘱托,岳阳一边关停复绿,一边提质改造,誓将163公里长江岸线建成美丽风景线。

砂石场蝶变“世外桃源”

沐浴着春日的暖阳,岳阳君山区华龙码头的江面上,一群斑嘴鸭和绿头鸭慢悠悠地游动着。

“这些本来是候鸟,飞来过冬后,爱上了这里的环境,就留了下来。”4月16日,君山后湖管理站站长周洁告诉记者,华龙码头是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阁老巡护监测点。通过监测,近几年,飞来码头越冬的鸟类越来越多,从原本不到50只增长到了3000多只。

“别说鸟了,人也愿意一直留在这儿。”监测点的巡护员邓铁牛笑着接过话头。

邓铁牛是土生土长的君山人,喝长江水长大。4月16日,如往常一样,邓铁牛在江滩上来回巡护,查看是否有白色垃圾。他说:“这儿就是我的家,长江岸线复绿后,谁也不能来家里搞破坏。”

然而,前几年,邓铁牛可不这么想,他给记者描绘了当时的情景。

2011年,因发展需求,不少人打起了长江的主意,华龙码头50亩大小的区域内出现了一条条混凝土生产线、一艘艘采砂船,机器日夜轰鸣,破坏了芦苇,吓走了江豚,居住在周边的居民每日只得关紧门窗,日复一日忍受着尘土和噪音的侵扰。

转机出现在2017年。那时起,岳阳全面实施长江岸线专项整治、洞庭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取缔华龙码头等沿长江岸线和洞庭湖君山水域原有的39个非法码头,邓铁牛和周边居民们欢呼雀跃,自觉参与到填土复绿的工作中来。填土方、植草皮、播草籽……历时半年多,非法砂石码头不见踪影,江滩上重新恢复了宁静,青草冒出头来,一片生机盎然。

“现在别人都羡慕我,说在‘世外桃源’里工作,能多活几十年。”邓铁牛说,这里已经成了岳阳的新景点,不少年纪大一些的游客,感慨自己仿佛又看到了童年时和小伙伴在芦苇荡中嬉戏的美好情景。

如此美景让人流连忘返,记者乘车离开时,看到沿君山垸内侧的长江干堤和洞庭湖堤上,正在修建一条环线道路。君山区交通运输局局长陈运华介绍,这是君山正在沿江沿湖打造的一条高等级的堤顶慢行系统,可满足国际标准的马拉松赛道和自行车赛道的需求,预计今年5月即可完工。

百年老港焕发新颜

站立在1899年便已设关开埠的城陵矶港,洞庭湖与长江在此交汇。

如今,长江流域首个巨型“胶囊”形散货仓库也坐落于此,让这个老码头现代感十足。

湖南省港务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徐国兵介绍,“胶囊”形散货大棚是城陵矶港环保提质改造项目的主体工程,总投资4.1亿元,预计于4月25日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

记者看到,这个长470米、宽110米、高46.5米的散货大棚,被两条运货皮带从中隔开,两边都可轻松堆积和装卸货物,全封闭的结构让煤炭、铁矿石等货物免受日晒雨淋,减少损耗的同时,也解决了扬尘、洒漏对空气和水质的污染。

走出大棚,几百位工人正在调试崭新的堆储料机、装车机等设备。

据介绍,城陵矶港在进行环保提质改造之后,不仅堆料区全封闭,新设备也在卸料、装车时采取了封闭操作,微动力的导料槽最大限度避免了扬尘,还配备了全流程的喷淋系统,码头污水尾水、喷洒水将统一收集至港内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循环再次用于港内绿化喷洒,实现污水零排放。

提质改造后的新码头还给长江岸线节省了不少空间。

据了解,码头原本的6个泊位浓缩成2个,使用岸线从1000米缩短为250米。下一步,将对退还的岸线全部进行复绿。

“城陵矶港将彻底告别过去‘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日子,不会再对长江水质造成影响。”徐国兵信心十足地说。

更新换代后的新设备更让城陵矶港的装卸效率成倍提升,实现绿色发展。

项目投产后,城陵矶港可1次对55节火车车厢(约3500吨)进行装车作业,装车完毕后通过岳阳北站连接京广铁路,将铁矿石输送到省内各大钢厂,煤炭可辐射至云贵川,年吞吐能力可达到1000万吨。

“城陵矶港口的环保提质改造可以给我省其他码头的转型提供样板。”徐国兵说,清洁、高效的码头,将成为长江沿岸一道现代化的美丽风景线。

相关专题:守护一江碧水 推动绿色发展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