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群英谱丨“你们来了,我们就放心了”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陈薇]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陈薇

“钟护士,我转到南4楼24床了。”3月14日,钟晓平看到这条信息后,笑了。

这意味着,这名患者的病情已明显好转,从重症监护室转到了普通病房。

“他刚送进来时,病情比较严重,医院还曾下过病危通知书。这期间,一直是我在照护他,有什么情况他也会积极与我沟通。他的年纪与我爸爸相仿,我称他为‘贾叔叔’。”1月26日以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护师钟晓平作为湖南省首批支援武汉的医护人员之一,一直待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重症监护室。

身处“风暴”中心,但钟晓平的内心很平静。在这里,她忙得没时间害怕。在这里,一个重症患者、一个快递小哥、一个扫地阿姨、一个年轻护士……这些素昧平生的人,都会激发她战斗的动力。

3月5日,她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一天洗手上百次很正常”

送到武汉金银潭医院重症监护室的患者,都是躺在床上、连着机器,被推进来的。2月初,因为医院人手不足,钟晓平看护的患者数量在逐渐增加。

2月4日这天,她看护了9个患者。从中午1点到下午6点,钟晓平几乎没有休息时间。“往往是,正在给一个患者喂饭,那边铃声响了要换药,我就赶紧跟喂饭的患者解释一下。然后,洗手,换药,再洗手,再喂饭。”为了避免交叉感染,每对一个患者完成操作,钟晓平就需要洗一次手。

“一天洗手上百次很正常。由于长时间戴着手套,我的手也被捂出了痱子。”钟晓平坦言,在这里进行的每一项护理操作都比日常要难,所花费的时间也会翻倍,“比如输液找血管,我们很多时候都是靠手感,但带着手套去摸的话,那就对技术要求非常高了。”

长时间穿着厚实的防护服工作,钟晓平经常汗流浃背。之前她还跟同事笑称自己“皮糙肉厚”,没想到戴了几天口罩和护目镜以后,脸上也开始长痘化脓了。

“有一种同舟共济的感觉”

在钟晓平的工作中,有一项操作风险极大——采集病人咽拭子标本。

采集咽拭子标本时,钟晓平需要将棉签伸到患者的喉部,蘸取黏液。这样一个打开口腔哈气的动作,患者的鼻腔将直接面对护士,会产生大量哈气。由于喉咙有异物,患者很容易咳嗽。一咳嗽,大量的飞沫就喷在钟晓平的面罩上;如果防护稍微不到位,被感染的风险很高。

有一次,她为一名医生患者做咽拭子标本,就在钟晓平把棉签伸进他的口腔之前,这名患者对钟晓平说:“你放心,我一定会忍住不咳嗽的。”

还有一位年长的重症患者,戴着呼吸面罩时突然呕吐,情急之下钟晓平来不及多想,冲上去一把取下了患者的呼吸面罩,对方直接吐在了钟晓平身上。“我当时没考虑太多,因为患者的呼吸面罩不及时取下来,他的呕吐物很可能会让他窒息。所以,我必须这么做。”

钟晓平认为,这里的每一位医护人员都值得敬佩,“我们来自五湖四海,大家彼此都不认识,但有一种同舟共济的感觉。”

“武汉的樱花一定开得更美”

一天,一个患者突然问钟晓平:“你是从哪里来的?”

“湖南来的。”钟晓平答。

“哦!你们来了,我们就放心了。”病床上的人声音不大,钟晓平觉得心头一热。

有一个叫“武汉志愿者”的微信群,群主是一名快递小哥,钟晓平被拉进了这个群。有一次,她乘坐志愿者的“爱心车”下班。下车时,她跟司机说了声“谢谢”,司机对她说了一句很熟悉的话:“你们来了,我们就放心了。”

还有一天,钟晓平要照护8名病情较轻的患者,繁琐的工作让她从早晨一直忙到中午12点还没歇气。这时,旁边一个大叔坐起来,笑着对她说:“姑娘,我给你看着,你去吃饭吧!你的辛苦,我们都看到了。”当这位大叔颤巍巍地举起大拇指时,钟晓平强忍着鼻酸,感动的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

身边医护人员的坚守,也给了钟晓平满满的信心。

一名男医生的爸爸被感染,甚至进了重症监护室,但男医生仍然坚守值夜班;一个在病房做卫生的阿姨,身材瘦小,每天穿着宽大的防护服步履蹒跚地收集患者用过的卫生纸、吃过的餐具等垃圾,从不迟到;还有一个1998年出生的男护士,总是抢着干活,忙完了自己的活还总要给其他人帮忙,从不抱怨……

“我们都在努力,所有的医护人员都在努力,全国人民都在努力,武汉一定会越来越好!你看,外面的太阳正在给我们加油鼓劲!等一切都过去了,武汉的樱花一定开得更美。”其实,微笑着的钟晓平,比樱花还美。

相关专题:致敬抗疫“无名英雄”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