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于振宇 通讯员 王紫伦 吴秀英
3月10日下午,随着最后一位患者治愈出舱,武汉市江夏方舱医院舱外开始消杀,大门贴上封条,医院正式“休舱”。支援武汉的95后女护士蒋含钰和同事进入了暂时的休整状态。“这三天主要是休息,可能要支援当地医院,具体事项还在等待通知。”蒋含钰说。
蒋含钰今年24岁,是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的一名护士。在武汉市江夏大花山户外运动中心方舱医院,有6人来自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都是“80后”和“90后”,蒋含钰是其中年龄最小的。疫情发生后,得知医院正在抽调人员组成国家中医医疗队时,蒋含钰第一时间写下请战书:“我年轻,精力旺盛,又有ICU工作经验,申请参加。”为了更好地“战斗”,出发前,她剪掉了一头长发。
2月10日,蒋含钰和同事们抵达武汉。“进舱”第一天,蒋含钰提着形形色色的箱子,来回爬了十二三趟楼,帮入住方舱医院的患者搬行李。防护装备裹得密不透风,她感觉“有点缺氧”。经过一段时间,蒋含钰才逐渐适应这种状态。每天下班后,她要一步步脱下自己的三层帽子、两层口罩、三层鞋套、三层手套、一层防护服和一层隔离衣。
蒋含钰所在的方舱医院主要收治症状较轻的新冠肺炎病人,蒋含钰和队员们一天四班倒,6小时一班,轮流上班。“舱”里的工作细致琐碎,除了要辅助医生,蒋含钰还要负责领餐、送饭、打水、排床位、发中药、搬行李、陪护老人上洗手间……她双腿一直在出汗,“出舱给病人领餐,风一刮,湿乎乎的特别冷”。“我们要做‘全能’战士,事无巨细地帮病人解决各种问题,在这里,我们是他们的依靠。”蒋含钰说。
谈起自己护理的病人,蒋含钰印象最深的是65岁的张阿姨。张阿姨的老伴和孩子都在其他医院接受治疗,她孤身一人在江夏大花山户外运动中心方舱医院,有对家人的思念,也有对疾病的恐惧,身心备受打击。蒋含钰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为王阿姨送去了生活用品,一日三餐定时定点配送。为了消除张阿姨内心的恐惧、焦虑、牵挂,蒋含钰还坚持每天和张阿姨聊天。直到现在,张阿姨还会时不时给蒋含钰打电话,关心她的工作和身体。
像张阿姨一样,在方舱医院里,有些患者的家属还在ICU接受治疗,有些患者对新冠肺炎感到恐惧,还有患者不适应封闭空间而焦虑……于是,心理疏导就成了医护人员的日常任务。为了缓解医院里紧张的氛围,蒋含钰和同事们带着患者练起了八段锦和太极拳,跳起了广场舞,唱起了歌。这既是为了锻炼身体,更是为了疏导情绪。“穿着厚重的防护设备,做些剧烈动作,就会感到气促。跳舞尤其累,就像被人捂住了鼻子。”蒋含钰说。
“我的父母、爷爷奶奶都是共产党员,他们都支持我!”为了不让家人担心,蒋含钰坚持每天同家里人视频通话。蒋含钰的母亲刘志宏得知女儿要到疫情最严重的武汉去,在微信朋友圈写道:“说实话,完全不担心是假,但我更相信她有能力保护好自己,有能力去帮助他人。”
回忆起30多天的战“疫”经历,蒋含钰对刚来时的画面记忆尤深——在长沙南站,40位“战士”列队站立,预备奔赴前线。“那么多人都朝着同一个方向去,想起来就很受鼓舞。这次经历是一次实实在在的历练。”蒋含钰微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