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同江同湖,湘鄂一家;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
2020年,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湖南医疗队尽锐出击,守武汉战黄冈,抑病魔撑希望。
白衣渡江,既已许国再难许卿,新湖南特开辟专栏聚焦白衣逆行战士。
刘志勇:湘雅医院ICU副教授,接管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重症病房的专家组成员。
新湖南客户端·华声在线记者 张春祥
这是一张充满希望的照片!窗外的太阳冉冉升起,刘志勇身穿防护服和其他三位同事背靠着窗,左手紧握象征胜利的拳头。2月17日早上7时20分,前来接班的同事为他们拍下了这张照片。“为了抢救一名危重患者,我们忙活了一个通宵,也完成了医疗队第一例气管插管、第一例中心静脉置管。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张图片!朝阳,代表希望;手势,代表信心!”
凌晨三点下班,四点接到抢救电话
“昨天上晚班时,其实我蛮感动的,查房的时候,好几个病人甚至不是我们组的患者,听到我的声音,看到我的背影(我从体型来说比较好认)都说:好久没听到你的声音了,好想你!”电话里的刘志勇声音有点小兴奋:“我们是三班倒,患者每个班其实见到的医护都不一样。病人之所以这样说,可能是我平时和病人交流时,很通俗,很乐观,很热心,让他们觉得好打交道,够信心吧。”
刘志勇介绍,晚上值班,只要有时间,他会给病人们介绍怎样加强营养,怎样通过一些呼吸动作来改善肺部;还会提醒看起来很细微但非常重要的注意事项等等。病友们都听得非常认真,不断竖起大拇指表示谢意。特别有意思的是,有位患者和家属视频时,一定要拉着他和家属打个招呼,那家属一个劲地说:刘教授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啊!尽管这些事情会增加不少工作量,会增加穿隔离衣在病房的时间,但刘志勇说觉得很值。
忙到凌晨3点多,刘志勇赶回驻地,刚刚洗漱完躺下,一阵急促的电话打来:有个危重患者需要插管抢救,请速赶回医院支援!
抢救成功后,拍下这张我最喜欢的照片
患者是一位大学教授,今年70岁,2月8日住进重症病房。“老人是新冠肺炎危症确诊患者,因病情危重,需要进行有创插管。”刘志勇介绍,有创插管的难度极高,主要是因为穿了厚厚的防护服,还带着手套,操作起来很不方便。这些还不算,还有三点更大的风险:一、医患人员很容易被感染,因为有创插管是在呼吸道操作,是所有手术中感染风险最高的;二、患者年龄较大,又是危重病人,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出现气胸,一旦发生气胸,抢救过来的可能很小;三、在插管的过程中,所有环节不能有任何闪失,一旦插管不成功,则宣告抢救失败……
平常相对并不复杂的有创插管手术,他们差不多用了整整3个小时。”苦心人天不负,血压平稳了、呼吸平稳了,这才算成功!”刘志勇说,抢救成功后,快到交班时间了,望着早晨窗外的太阳,大家心情无比舒畅,前来换班的同事们及时拍下这张照片。“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张图片!”采访中,刘志勇强调了好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