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担当作为优秀干部】长沙理工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黄立宏:激发每一名老师的活力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易禹琳 喻玲]

激发每一名老师的活力

——记长沙理工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黄立宏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易禹琳 通讯员 喻玲

“一个制度有十几个数学公式,每份文件都是一篇论文。”11月15日,记者走进长沙理工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黄立宏的办公室,被随手翻开的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文件“惊艳”到。

黄立宏鞭辟入里:“人事管理在高校工作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关系着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不系统不行;关系着学校的长远发展,不科学不行;关系着每个教师的利益,不细致不行。”

其实,黄立宏还有一句话没说:“人事制度改革,没有担当不行”。

人事制度改革没有担当不行

2015年7月,黄立宏调任长沙理工大学副校长,一到任就主动接下了人事制度改革这个“烫手的山芋”。

此时的长沙理工大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期,教育部提出建设“双一流”高校,学校党委的目标是 “百强”高校。新一轮的高校竞争开启,学校发展面临窗口期也是关口期。“跳上去能摘到桃子”,但要跳上去,“超编运行、学历差异大、教学科研水平参差不齐……”由四所学校合并而来的人事遗留问题个个是拦路虎。

没有时间犹疑观望。黄立宏在校党委的领导下,立即启动人事制度改革,学校发展迫在眉睫,抢时间就是抢机遇。

黄立宏充分发挥自己应用数学的专业优势,以问题为导向,用数据说话,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进行学校人事改革。他牵头人事处、教务处、科研部等职能部门,同时召集三名既有管理经验又有数学背景的专家教授,经过半年的调研,广泛收集意见,掌握了学校教职工结构、教学和科研产出数据及业绩计算不合理、编制核定及管理不完善、绩效分配模型不科学等问题,为推进改革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依据。

2016年5月,长沙理工大学全面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改革方案一公布,全校哗然。学校对教师实行3年一个周期评价和管理,考评结果直接与工资和绩效挂钩,不合格还面临高职低聘、换岗分流或淘汰出局。没人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也不能再把主业当副业。改革前的“三无人员”(无C刊及以上论文、无省部级及以上课题、无省部级及以上奖励)有了危机感。改革方案提交教职工代表大会时,出现了弃权和反对票。

2017年底,人事制度改革迎来了中期检查,全校近300名教师不达标被预警。部分学院心存顾虑,不敢再较真。

“改革一旦开始,就不能半途而废。但改革的目的是激发每一名老师的活力,提高每个老师的贡献率。” 黄立宏立即组织专家团队进行中期督察。数学与统计学院是黄立宏联系的学院,中期检查有11名教师预警,他一对一地给予指导,分析问题。3年的周期结束,全校只有22名教师不合格,有的主动调离,其他的严格执行换岗或低聘。

分类考核留才俊

人事管理工作是引擎,但又苦又累还得罪人。黄立宏分管人事工作后,3年换了4任人事处长,但工作照常大刀阔斧地在推进。

黄立宏坚持原则,敢于亮剑。2017年招聘40名专职辅导员、2019年招聘90名管理人员和辅导员,不知有多少人打招呼,但黄立宏坚持资格确认不放松,从笔试到面试,招聘全过程参与,全天候监守,校纪委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竟没有收到一起投诉。

在黄立宏的主导下,长沙理工大学首次在省属高校中推出学院和教师分类(教学型、教学科研型、科研教学型、科研型)考核时,也为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了诸多服务与支持。如每年招聘高水平博士,给予三年培养期,配导师、收入托底、给予人才津贴等优厚待遇。但引进和培养并举,原有教师与引进人才享受同等待遇,因此并没有“招进女婿气走儿子”,反而激发了原有老师的积极性。在学校高级职称职数非常紧张的情况下,近日又将下发《特聘教授副教授管理办法》,以期留住更多青年才俊。

11月15日,该校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符慧林告诉记者,改革后,学院省级、国家级平台都有突破,博士点也成功获批。而数学与统计学院院长黄创霞赞赏分类评价充分调动了各类教师的积极性。现在,学院将公共数学打造成了“金课”,有两个教师评上了“教学型教授”。

3年来,通过引进和培养,长沙理工大学61%的学院博士化比例已超过了5成,专任教师国际化比例提高了9%,近两年就有3名青年教师入选“青年长江学者”。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11月18日,黄立宏告诉记者,他们正在对人事制度进行更精细化调整优化。

相关专题: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担当作为优秀干部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