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韵湘音,芳华流转——湖南省湘剧院70年发展记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龙文泱 屈智芳 黎理]

大型现代湘剧《月亮粑粑》演出现场。 湖南日报记者 李健 摄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龙文泱 通讯员 屈智芳 黎理

10月,与新中国同岁的湖南省湘剧院迎来了70岁生日。

10日晚,以“盛世华诞 湘韵流长”为主题,省湘剧院建院70周年大型演唱会在长沙音乐厅举行。左大玢、王永光、王阳娟、唐伯华、陈爱珠等湘剧名家齐聚,携手新秀,演绎传统经典,唱响现代新戏。

楚韵湘音,引人入迷。这些人,这些剧,凝聚了省湘剧院70年发展的点滴,也是70年来湘剧随时代跌宕起伏的缩影。

1 多次为国家领导人演出

10月10日晚,观众刚步入长沙音乐厅大厅,就被眼前的一组黑白照片吸引了。

这是一组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国家领导人与湘剧演员的合影。

1956年,毛主席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接见湘剧艺术大师徐绍清、湘剧表演艺术家彭俐侬。同年,周总理接见了徐绍清。照片中,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还有多张珍贵影像记录了湘剧荣耀的历史瞬间。

田汉、曹禺等戏剧大家也对湘剧颇为关注。湖南省湘剧院的前身,是20世纪40年代田汉亲自命名的“中兴湘剧团”,以演爱国戏著称。这在该院留下了一个独特的思想传统:各个年龄段的演员们都始终强调剧院是“党的喉舌”“为国家、为人民演戏”。

新中国成立前夕,田汉不遗余力地宣传湘剧艺人舍生忘死、参加抗日救亡活动的事迹,并提出建立一个湘剧团。1949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二兵团政治部洞庭湘剧团成立。1953年,改名为湖南省湘剧团。1959年,扩建为湖南省湘剧院。

“新中国成立后,省湘剧院经常为毛主席演出,我见过毛主席十几次。”74岁的著名湘剧表演艺术家王永光告诉记者,他第一次为毛主席演出,就是田汉促成的。

1954年,9岁的王永光考入省湘剧团附设小演员训练班,常有机会见到田汉。1956年,还未从训练班毕业的王永光演了第一部戏《盘貂》,田汉在长沙观看了演出。由于年纪小、个子不高,王永光穿的是女演员的戏服。田汉看完戏,笑道:“好好好,我看了一辈子戏,还没见过穿女蟒(袍)的关公。你们好好练,到时候到北京去,向毛主席汇报。”

“我以为田先生是随口一说,没想到几个月后,我们真的去北京了。”时隔63年,王永光的语气依旧带着兴奋。

湘剧高腔《沁园春·雪》是经典作品之一,由湘剧艺术大师徐绍清创作。王永光是徐派传人,听师父讲述过这部作品诞生的故事。“20世纪60年代初,毛主席回湖南时,师父套用湘剧传统曲牌,即兴演唱了《沁园春·雪》,毛主席很喜欢。”王永光说,后来毛主席又回湖南时,点名“请徐先生唱《沁园春·雪》”,这次的演唱配了打击乐。

2 名家辈出、好戏不断,被国务院誉为“全国十大剧院”之一

湘剧是湖南的代表性剧种,有近600年历史,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湘剧最兴盛的时期,湖南境内曾有大小湘剧团72个。

1952年,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在北京举行。洞庭湘剧团《琵琶上路》《五台会兄》等剧目亮相,多人次获奖,徐绍清、彭俐侬等湘剧名角开始被全国观众知晓。

“从剧团成立到1953年,我们在长沙五一路联华剧院演出。剧场有七八百个座位,场场爆满。不仅有湖南的戏迷,还有江苏、北京、广东、河南等全国各地的忠实观众。”著名湘剧表演艺术家、76岁的左大玢,与王永光是省湘剧团附设小演员训练班的同学,亲历了湘剧的辉煌时代。

1959年,湘剧弹腔《生死牌》赴北京参加了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献礼演出,轰动一时。

名家辈出、好戏不断,20世纪50年代,湖南省湘剧院被国务院誉为“全国十大剧院”之一。

3 剧团上山下乡,戏迷购票凭户口本

更多时候,剧团深耕于它所成长的湖湘大地。

“三湘大地的工厂、矿山、农村、兵营,曾留下你铿锵的锣鼓声。大半个中国,都熟悉你的楚韵湘音……”在省湘剧院建院70周年大型演唱会上,王永光深情朗诵了自己写的诗歌。

“上山到顶,下乡到边,为工农兵服务。”王永光说,一年中有8个月剧团都在基层演出。湖南有规模的工厂、矿山,剧团都去过。工厂的车间,矿山的巷道,甚至东江湖水库的涵洞,都是他们的舞台。

“文革”时期全省的湘剧团全部被解散,人员下放劳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国老戏恢复,湘剧又迎来了春天。”王永光说,湖南省湘剧院在全国走得比较靠前,迅速恢复了《大破天门阵》《生死牌》《拜月记》等数十出老戏。“人们对文化生活的渴求一下爆发了。湘剧火爆到什么程度?”王永光很骄傲,“购票要凭户口本!”

更让王永光感怀的是,演员戏迷亲如一家。那时,剧团条件不好,演员白天在台上演戏,晚上便睡在台上。寒冷的冬天,女演员要用热水又没有烧水的条件,贴心的戏迷会早早送来热水瓶。

4 湖南“梅花”第一朵,文华大奖“零突破”

左大玢以扮演电视剧《西游记》中的观世音被观众熟知。在戏迷眼里,她是备受追捧的湘剧名角。20世纪50年代,她拜彭俐侬为师,学习了多部传统折子戏,还主演了多部戏曲电影。

1988年,新编古装戏《凤箫怨》《断桥》《赠剑》等剧目晋京演出。凭借在新编古装戏《凤箫怨》中的精湛表演,左大玢获得第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这是湖南的第一朵“梅花”,左大玢、郭卫民获得了湖南省委、省政府的嘉奖,每人奖励一千元,各晋升一级工资,配合演出的省湘剧院和郴州地区歌舞剧院各奖励一万元。

20世纪90年代,随着电视、歌厅等多种文化娱乐形式的兴起,湘剧和全国所有戏曲一样陷入困境,大多数演员为维持生计,被迫到歌厅演出。

90年代末期,新编历史剧《马陵道》让湖南省湘剧院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该剧由著名编剧陈健秋创作,以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膑和庞涓的故事为依据:孙膑与庞涓同在鬼谷子门下学习兵法。二人在魏国共事,庞涓嫉妒孙膑才能,陷害孙膑。孙膑得到宫廷女艺人车前子舍命相助,潜回齐国出任军师。在马陵道设伏大败魏军,庞涓自刎。孙膑、庞涓、车前子分别由著名湘剧表演艺术家唐伯华、王永光、王阳娟饰演。

唐伯华是丑角演员,这样的设定让许多业内人士意外,他的表演融合了丑行和生行,将孙膑演绎得十分精彩;王永光在生行中加入了净行的表演特色,把大将军演得恰如其分;车前子是陈健秋新创作的人物,技艺绝伦,前一秒还是甜美的小女孩,后一秒就变成了一个成年男子,王阳娟诠释的车前子,被认为丰富了湘剧的旦角。

在1999年中国剧协举办的座谈会上,专家们表示,《马陵道》用新的视角解读历史事件和人物,充分发挥湘剧表演技巧,让观众感觉到了历史的厚重感。当年,该剧晋京参加新中国成立50周年献礼演出。2000年,该剧获得第9届文华大奖,这是原文化部设立的专业舞台艺术政府最高奖,湖南戏曲界由此实现了文华大奖的“零突破”。

王阳娟说:“今年我到中国戏曲学院进修,了解到《马陵道》至今还是学校的教学剧目,觉得很自豪。”

5 探索湘剧传承创新,再现新辉煌

《马陵道》之后,湖南省湘剧院又沉寂了10年。

“我们一直没有放弃,要出人、出戏。”省湘剧院原院长、著名湘剧表演艺术家王阳娟告诉记者,他们一直想排一部有湖南特色的好戏。

但当时剧院条件很差。著名编剧盛和煜稿费都没拿,一口答应为剧院写剧本。他以共和国第一位女将军李贞阔别20多年回到家乡浏阳发生的故事,创作了《李贞回乡》。所有演职人员都不计酬劳投入到创作中。

湘剧10年未晋京演出,许多专家对于演员们都很陌生。王阳娟记得,只有少数专家对饰演李贞的她说:“你是《马陵道》里面的车前子吧?”在剧作评选中,《李贞回乡》几次失利。“越输越不气馁!”时任院长魏俭带着副院长叶明耀、院长助理王阳娟到北京推广《李贞回乡》,希望让业界再一次认识湘剧。

“北京下着大雪,很冷。我们忙着赶路,一天只吃一个街边的蛋卷饼。”王阳娟说,他们不知道吃了多少闭门羹,流了多少眼泪。慢慢地,大家开始认真看待《李贞回乡》。剧作家王评章认为,该戏写法上的许多优点和特色,使这个戏格外轻盈流畅、线条优美、转折灵动、风格清新,这都是处理现代题材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2012年,《李贞回乡》进入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行列,后进入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行列;2009年获湖南省第10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12年获中宣部第12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为了让湘剧离现代观众更近一些,省湘剧院立足湖湘特色,紧扣时代脉搏,创作了大型现代湘剧《月亮粑粑》。该剧女主角、乡村民办女教师秦雅云的原型,是30多年前编剧盛和煜在石门县深山中采访过的一位朴实的代课教师。

创作时,盛和煜弱化戏剧冲突,突出人物内心表达。总导演张曼君说:“戏曲的生活化、古老湘剧的现代化是这部戏的最大特色。”在湘剧传统声腔不变的同时,剧中融入了现代舞、交响乐、民乐……不少观众看后觉得“易懂,好看”,感叹“原来湘剧可以这么演。”

“传承下去,终究靠人。”省湘剧院党委书记、院长杨向东说,现在,中青年演员在该院的演员中占90%。不过,要成为名家,许多演员还需要磨炼。为此,省湘剧院制定了系列规划。“未来3年,我们将从传承经典、培养年轻演员、创作精品剧目、加强制度建设、尝试文旅融合几个方面,进一步探索湘剧的现代传承。”杨向东说,该院将激发团队活力,请老艺术家指导,复排《拜月记》《琵琶记》《金印记》《白兔记》,强化年轻演员的基本功和湘剧底蕴,进一步打磨《玉龙飞驰》,创排《魂乎归来》等2部大戏、五六部折子戏,探索在景区创排戏曲实景剧,让古老的湘剧艺术再现新的辉煌。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