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奋斗者】做官先做人 万事民为先——追记郑培民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孙敏坚]

做官先做人 万事民为先

——追记郑培民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孙敏坚

“伟大的变革”展览中的“榜样的力量”、主题党课上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廉政教育基地里的优秀党员代表……尽管已经离开了17年,但郑培民仍旧以各种形式出现在儿子郑海龙的身边。

9月25日上午,“最美奋斗者”表彰大会在京举行,湖南省委原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郑培民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当晚,当郑培民的形象登上“礼赞最美奋斗者”节目的大屏幕时,在商务部工作的郑海龙愈发读懂了父亲的不易与坚守:“他不仅留给了我无尽的父爱,更用言行告诉我一名党员干部应当具备的信仰和品质,激励着我努力成为一名像他那样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奋斗者’。”

1943年7月,郑培民出生在吉林省海龙县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1990年5月,时任湘潭市委书记的他调任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书记。

湘潭和湘西,一字之差,在当时却是天壤之别。湘西州,是全国著名的少数民族贫困山区。每逢青黄不接时,全州有许多百姓断粮。郑培民扛起这副重担,率领全州干部群众继续围绕扶贫开发这根主线做文章。

为解决吃饭问题,自治州开始推行“双两大”地膜玉米新技术。这是一项弯着腰,在田中豆腐块大小方格周围摆两株苗的累活,郑培民不是坐在办公室里指挥,而是带着机关干部下地,身先士卒弯着腰在田里干活,给农民演示。在田里示范劳作了几天,疲累的他一脚踩空,仰面摔下了3米多高的田坎,摔成了脑震荡。

郑培民的行动是推行农业新技术的“科教示范”。从1992年起,全州的粮食开始自给。

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这句话出自郑培民内心。即使工作岗位几经调整,郑培民始终像一棵永远不会离开大地的大树,枝桠扬得越高,根往泥土里扎得越深,扎在“人民”二字上。

凡是群众写给他的信,郑培民总是坚持自己拆看。下农村,他一定要走进农民家中,掀开锅盖瞧瞧吃的什么饭,看看猪圈牛栏的家畜肥不肥,撩开蚊帐摸摸农民床上的被褥厚不厚。有时,他还会留宿在特意“挑选”的农家。在永顺县高坪乡雨龙村,郑培民每次去那儿,都住在一户孤寡老人家中。干部们明白,农村的孤老没有子女照顾,培民书记是用自己的行动,为孤寡老人带来精神上的慰藉和力所能及的帮助。

2002年3月,郑培民因突发心肌梗塞病逝后,家人将他的骨灰安放在湖南革命陵园的普通一角。郑海龙曾经问过母亲,要不要给父亲找个稍宽敞的地方。母亲杨力求答道:“你父亲生前就愿意和群众打成一片,如今也让他和群众在一起吧!”

群众也没有忘记郑培民。在他逝世后的17年里,每逢清明祭扫,杨力求总会在墓前碰到许多熟悉或陌生的面孔。

每年清明这一天,桃源县漳江镇“川湘饭庄”的老板李德胜,都会不顾营业损失,关掉小店,风雨无阻地赶到长沙,只为“看一眼郑书记”。李德胜身有残疾,在路边开了个小饭店养家糊口。在自治州工作的时候,每次坐汽车往来自治州与长沙,郑培民都会到这个小店去吃饭。秘书、司机都明白,他用这种办法,既可了解民情,又不给当地政府添麻烦,也照顾了李德胜的生意。

还有长沙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的民警们,还有打着“郑书记,您还好吗?”横幅的省群众艺术馆的同志们,还有写下“人民的儿子大家怀念您”挽联的不知名的群众……“我问他们为什么来,他们说,没啥别的,就是想培民书记了。”这份朴素的怀念,让杨力求无比感动。

想着培民书记的还有凤凰县吉信镇火炉坪学区培民学校的孩子们。十多年来,学生们每年都要来到位于乡政府所在地的郑培民同志铜像前,和培民伯伯说说学业的进步、家乡的变化,并常常在铜像前唱起那首苗歌:“对都够打苦辽洋,几差阿来郑培民(意为:为民谋福身心累,人人传颂郑培民)……”

歌声回荡在山水间,相信郑培民一定听得见。

相关专题:最美奋斗者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