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轨道交通:湖南呈现给世界的“新名片”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刘 麟]

轨道交通:湖南呈现给世界的“新名片”

——写在2019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产业博览会开幕之际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 麟

听,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是那样殷切:“城市轨道交通是现代大都市交通的发展方向”“一定要把我国制造业搞上去,把实体经济搞上去,扎扎实实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看,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群众游行环节湖南彩车“潇湘今朝”的步履是那样铿锵:磁悬浮列车和工程概念车的彩车头、工程机械底盘、张力十足的盾构机模型、“剑指长空”的工程机械泵臂,无不彰显出湖南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

如今,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湖南。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以“智慧轨道、联通未来”为主题的2019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产业博览会将于10月18日在长沙开幕,并长期落户湖南。这是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国际性专业展会,20多个国际组织代表、30多名院士专家、400多位企业代表、25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商和两万多名专业人士集聚湖南。

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

面向世界成就“国家名片”

发展轨道交通是解决大城市病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绿色城市、智能城市的有效途径。

2014年,湖南第一条地铁在长沙正式开通运营。如今,长沙已开通了3条地铁线路,明年还将开通3条,另有8条地铁线路正在规划建设中。

纵观神州大地,从改革开放之前只拥有“一城一线”,到如今已开通36城5761公里185条线路,里程增加249倍之多,稳居世界第一。

千里互连,万线互通,轨道上的中国城市,地铁穿梭于地下,高铁轻轨横架于空中。数据表明,今年上半年,湖南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产销两旺,主要产品订单充足,铁路机车、城市轨道车辆产量分别增长32.1%和86.7%。

追寻着中国轨道交通发展的足迹,记者来到有中国铁路机车发展“活史书”之称的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在这家公司的电力机车总成车间内,先后诞生了“中国第一台电力机车”“中国第一台交流传动电力机车”“世界功率最大的电力机车”等多个“第一”。

资料显示,1958年,中国第一台干线电力机车成功下线;1961年,6Y1型1号电力机车正式投入运营;1968年春天,株机独立研制的第8号电力机车下线并定型,被命名为“韶山1型”,毛泽东主席亲自题写“韶山”二字。

1978年,株机正式向电力机车专业制造转型;1996年,AC4000交流传动原型电力机车成功下线,开启中国电力机车“交流时代”;2004年,首列地铁车辆下线;2006年,中国最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HXD1型下线,收获“重载之王”称号;2008年,机车生产台位从原来的9个增至18个。此后,株机自主设计的马来西亚城际动车组、土耳其安卡拉不锈钢地铁列车、储能式轻轨车辆等相继在这个车间诞生。

转产电力机车40余年来,株机研发各型干线电力机车50多种,累计生产1万多台,推动中国电力机车实现了从直流到交流、从常速到高速、从普载到重载、从进口到出口的跨越,支持“中国电力机车摇篮”迅速成长为“中国电力机车之都”,并为中国铁路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的历次大提速提供了强有力的牵引装备保障。

株机还根据不同国家市场特点,先后研发出“米轨动车组”、有轨电车等产品,其生产的电力机车、城际动车组、城轨车辆以及轨道交通装备衍生产品已出口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电力机车产品市场份额居全球第一。

株洲在1936年粤汉铁路开通时还是一个小集镇,1949年成立株洲区人民政府,1953年改为省辖市。这个当年的小集镇与新中国共成长,从“一穷二白”起步,逐步在轨道交通领域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

据株洲市委书记毛腾飞介绍,株洲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已形成整机制造、核心部件研制协调发展的产业集群,集聚了近400家轨道交通装备企业,形成集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和售后服务、物流配送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本地配套率达70%以上。2015年,株洲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产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这也是我国首个千亿元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2016年,湖南省政府出台16条政策措施,致力于打造世界级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今年6月14日,株洲市发布规划,到2025年,要把株洲建成现代轨道交通科技城、世界一流的轨道交通装备研发中心、国际领先的轨道交通装备智造中心和全国最大的轨道交通产业服务中心。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马天毅告诉记者,在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初赛”中,株洲轨道交通产业集群作为唯一的轨道交通产业集群赢得胜利。

据马天毅介绍,湖南是全国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研发制造基地,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含磁悬浮)已成为湖南制造业各门类中行业地位高、产业规模大、创新能力强、人才优势明显、产业谱系齐全、产业链条完整并且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具体来说,在去年国内排名前5位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中,湖南占2席,总规模位列全国首位;湖南电力机车产品占全球市场份额超20%,居世界第一位;湖南生产的电力机车、城轨车辆、轨道交通电传动系统和网络控制系统、机车车辆电传动系统、养路机械电气控制系统、高速重载铁路牵引电机和牵引变压器、高速动车组牵引电机、牵引变压器等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均居第一位;产品谱系较为齐全,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产业链本地配套率达70%以上;创新能力强,2019年行业唯一的国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落户株洲,世界最大功率电力机车、世界唯一“储能式电力牵引轻轨车辆”、国内首列商业运营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均出自湖南。

湖南,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能为全球轨道交通用户提供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的“国家名片”。

从“智能制造”到“智慧交通”

面向发展铸就“大国重器”

装备制造业是国之重器。9月19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绘就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的宏伟蓝图。湖南以多个“中国第一”入选“交通强国”第一批试点。

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

1956年,国家工程机械行业四大研究院之一“长沙建筑机械研究院”在北京成立。1976年,该院迁到长沙。1992年9月,新上任的副院长詹纯新与同事借了50万元,共同成立了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三一集团从湖南涟源迁至长沙;3年后,原中南工业大学(现中南大学)教授何清华成立山河智能机械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从原铁道部株洲桥梁厂技术员干起的刘飞香入主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在湖南,工程机械产业与装备制造产业形成了共生共存、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今年9月,全球工程机械产业大会发布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榜单,12家中国企业上榜,上述4家企业全部入榜。

前不久,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胡衡华与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詹纯新、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飞香、山河智能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清华一起畅谈世界超级工程背后的“中国力量”。企业家们表示,在“华龙一号”、港珠澳大桥以及京沪高铁、上海地铁、长沙磁悬浮项目等130多条高铁与城际轻轨建设过程中,都有长沙工程机械的身影:建设青藏铁路时,不断攻克世界难题的能力与攻坚克难的精神成为中联重科乃至长沙工程机械行业的光荣底色;以铁建重工为代表的国产品牌盾构机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90%以上,并占据全球三分之二的市场份额;山河智能公司则于2000年制造出我国首台“隧道凿岩机器人”。

目前,长沙正全力打造国家智能制造中心,推动“装备制造”向“装备智造”转变。

2018年,长沙以产业链建设作为纵深推进智能制造的着力点,确定了22条工业新兴及优势产业链,以智能装备、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终端和信息安全及自主可控为代表的“三智一自主”领域成为重中之重:4月,率先出台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细则;6月,湖南湘江新区智能系统测试区正式开园;10月,长沙发布首批4个种类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牌;12月,湖南湘江新区智能系统测试区获批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

今年6月21日,开启长沙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新征程的相关文件正式出台;9月下旬,长沙市委全会审议通过《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大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10月9日,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的“湘江智谷·人工智能科技城”项目正式扬帆启航。

近年来,湖南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全面推进制造强省建设,推进智能制造向智慧交通转变。当地构建了强劲的政策支撑体系,支持智能制造发展;立足产业基础,围绕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工程机械、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优势领域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以智能智造项目为重点,启动实施四批次共250个制造强省建设项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车株机的“转向架智能制造项目”成为我国轨道交通装备领域首个转向架智能制造车间,开创了轨道交通智能制造新模式,实现了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品全流程的智能化。

得益于政策的强力支持以及企业的共同努力,2017年,全球首款智轨列车在湖南试跑;2018年,国内首次干线铁路4500吨自动驾驶运行在湖南实现;全国第一个获得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号牌的自动驾驶公交车在湘江新区智慧公交示范线开放道路试运行;今年2月,由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株所”)自主研发的智轨电车在哈尔滨的严寒气候条件下接受测试和试跑;今年7月,中车株所向全球发布全自主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信号系统,为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走出去”再添“生力军”。

从“磁浮试验”到“磁浮产业”

面向未来造就“强省利器”

2016年12月26日,我国首条中低速磁浮商业运营示范线、世界上最长的中低速磁浮商业运营线在湖南开通运行,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在名为《写在长沙磁浮列车开通运行之时》的文章中写道:“再先进的技术如果始终走不出试验室,其对社会的价值就难以体现。我期待长沙在建设中部交通枢纽中走在前列、期待我省具有先发优势的磁浮技术走向产业化。”

省委书记的“两个期待”让人想起同年9月6日的一件事。这一天,湖南省磁浮技术研究中心挂牌,省政府与国防科技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杜家毫出席签约仪式并揭牌。杜家毫对于磁浮产业化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2013年4月19日,杜家毫在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试乘了工厂正在研发的磁浮试验线。据企业负责人介绍,在1.6公里长的试验线上,列车已试行了近2万公里。

2014年1月7日,杜家毫在听取情况汇报时指出,建设中低速磁浮轨道交通是打造中部地区最大综合立体交通枢纽、挖掘和放大湖南“一部一带”区位优势的重大举措。要大力支持、加快推进中低速磁浮轨道交通在湖南率先运用,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4个月后,长沙磁浮工程——这条国内首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浮交通线路正式开建。

在湖南,磁浮工程已不仅仅是一个交通项目,更是一项创新事业。湖南省委、省政府从战略高度对磁浮交通发展进行顶层设计,致力于提高湖南磁浮的国际话语权,全力打通磁浮研发、装备制造、设计咨询、运营管理等上中下游全产业链。如今,磁浮列车需要的1万余个零部件,90%以上可以在湖南省内完成研发、生产和采购,拥有技术和产业优势的湖南长株潭核心区正在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磁浮之都”:今年5月,“时速200公里磁浮交通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方案通过业内评审;6月13日,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首列商用磁浮“2.0版列车”下线;8月2日,召开国内首列商用磁浮“2.0版列车”提速测试启动会,磁浮交通自主创新跃上新台阶;“凤凰磁浮项目”启动,湖南磁浮产业发展迈出一大步……

装备制造业是国家制造业的脊梁。发展磁浮产业是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产业的一个缩影。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用“三个长期坚持”来描述政策引领对产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其一为“长期坚持把轨道交通装备作为主导产业来培育”。10年前,湖南实施新型工业化千亿产业、千亿集群、千亿企业、千亿园区“四千工程”,重点培育先进轨道交通装备;2015年,湖南作出建设制造强省的决策,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成为重点发展的12大产业之一;2016年,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建成轨道交通国家级创新中心”;2017年,提出以产业链为抓手推进制造强省建设,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是20个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中的培育重点;2018年,湖南省委、省政府通过“一条产业链、一名省领导、一套工作机制”,大力推进先进轨道交通产业链发展,并着力打造世界级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今年,又提出把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作为世界级产业集群来打造。

其二为“长期坚持把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作为政策支持的重点”。为此,湖南省政府和相关市均出台了专门支持轨道交通装备发展的政策,推动湖南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其三为“长期坚持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提供创新性服务”。2012年,湖南在全国率先探索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奖励制度,轨道交通装备获得首台套认定数占全部首台套认定装备总数10%左右;2015年以来,大力支持轨道交通装备企业开展智能制造工作,中车株所“轨道交通网络控制系统应用标准试验验证项目”、中车株机“轨道交通车辆转向架智能制造车间项目”、铁建重工“轨道交通盾构机智能制造新模式项目”等7个项目成为国家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中车株机、时代电气、时代电动、铁建重工、中车电机5家企业获得省智能制造示范企业称号。

政策引领激发出创新活力,汇聚成湖南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帮助湖南站上了从创新生态到产业生态的制高点。湖南成功创建了国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通过整合各类创新资源,形成协同攻关、开放共享的先进轨道交通创新平台。其中,株洲作为全球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研发制造基地,2018年集群主导产业总产值达到1250亿元。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湖南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领域多项核心产品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多种整机产品和重要部件国内外市场占有率均居第一位。比如,电力机车产品占全球市场份额超过20%,居世界第一位;动车组出口份额居全国第一;整机及配套出口居全国第一等。

如今,中国35座核心城市已坐落在地铁轨道之上,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已将全国各地连在一起。数据显示,未来中国地铁开通城市将达到58个,规划建设铁路长度达7300公里。可以说,世界正朝着轨道上的“都市圈”迈进,“城市发展不止,轨道交通生生不息”。就此,中国贸促会副会长张慎峰表示:“装备制造业是国之重器,湖南是中部崛起的重要力量。本届博览会必将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国际合作的新平台、专业展会的新标杆。”

湖南省贸促会会长贺坚表示,湖南具有深厚的产业基础,在这里举办轨道交通博览会将为湖南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新机遇、注入新动力,将进一步推动产业、技术、人才、资本等各类要素集聚与共享。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