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七十载 史忆新湖南丨1989·长沙黄花机场建成通航:让湖南飞向世界

[来源:华声在线]



1989年8月29日,长沙黄花机场红旗招展、鼓乐齐鸣,上千长沙人从市区各处涌向黄花镇,只为一睹黄花机场真容。下午5时,广州飞往长沙的波音757大型客机准时降落机场,这标志着黄花机场正式通航。

沿着人民路向东直行,驶上机场专用高架桥,远远便能望见比翼齐飞的黄花机场T1、T2航站楼。

从第一代航站楼到第三代航站楼再到双航站楼双跑道,可保障旅客吞吐量从70万人次发展到3100万人次,黄花机场踏着“飞”比寻常的征途,迈过了30个年头。

▲长沙大托铺机场候机楼。(资料图片)

位于长沙南郊湘江边的大托铺机场,曾是长沙黄花机场的前身。大托铺机场属军民合用机场,长沙民航于1957进驻大托铺机场。可是随着空军训练任务的增加,民航飞机的班次受到限制。从1983年开始,湖南省委、省政府及国家计委、总参、空军作战部开始谋划民用机场的建设。

1984年10月12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向国务院提交了《要求新建长沙黄花机场的报告》,报告中提到,“无论从近期需要,还是从长远发展来考虑,都确需新建黄花机场。”报告也提及选址在长沙县黄花镇的原因——距市中心约24公里,地处小型丘陵区,净空条件好。

黄花机场的建设被纳入国家“七五”重点计划,于1986年破土动工,数千建设者开始夜以继日地奋战在工地上。

▲89年建成的黄花机场航站楼   彭东刚摄

工程大,时间紧!据1987年7月14日的湖南日报报道,为加快黄花机场建设,承担工程施工的铁道部第十二工程局500多名职工,抢晴天,战雨天,每天平均工作都在12个小时以上,仅用140多个可施工日,就拔掉了24座山头,填平了39口水塘,共计完成土石方430多万立方米。

工程进行到后期,所有大托铺机场员工全部投入新机场搬迁准备工作中来,黄花机场分公司工会主席彭桦就是其中的一员。

2019年7月底,回忆起当时的情况,彭桦对记者说,那时既要保证黄花机场的建设,也要保证大托铺的正常运行,大伙大都是干着双份的工作。“从大托铺到市区17公里,从市区再到黄花机场有25公里,一趟下来就要一个多小时,甚至两个多小时,但是大家毫无怨言,而是觉得能参与新机场的建设,是一种荣誉。”

最终,这座湖南省内第一座大型民用一级机场提前3个月竣工,投资仅1.3亿多元。

“那天天气很晴朗,新建航站楼外墙雪白,空旷平坦的跑道,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气派。”回忆起通航盛况,彭桦历历在目。她说,通航那天,机场附近的小山坡上都站满了看飞机的老百姓,大家都非常兴奋。人们都感叹,机型增大了,跑道增长了,停机坪宽敞了,航站楼增大了……

如今,黄花机场已经跻身“全球百强机场”,通航海内外145个机场,国际航线连接20个国家和2个地区的42个机场,成为中国中部地区通往东南亚国家航线最多、航班密度最大的机场,2019年旅客吞吐量预计将达到2780万人次。

记者了解到,目前T3航站楼和第三跑道正在紧锣密鼓筹备中。根据规划,到2030年,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将建设成为满足年旅客吞吐量6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75万吨的区域性国际航空枢纽。

“让湖南飞向世界,请世界飞到湖南。”这句话,在黄花机场成为了现实。

据当时的湖南日报报道,时任省长陈邦柱在首航典礼讲话中说,黄花机场的通航,对促进我省对外开放、沟通国际间交往、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促进旅游等许多方面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湖南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指导 新湖南客户端出品

记者 田甜 视频 周林熙 实习生 刘洋 刘书宏 通讯员 寇冠乔

相关专题:奋斗七十载 史忆新湖南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