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七十载 史忆新湖南丨1970·省汽车制造厂成立:开启湖南汽车工业的新图景

[来源:华声在线]



1970年7月16日。

在员工的欢呼声中,湖南省汽车制造厂在邵阳市五里牌正式挂牌成立。它是湖南省内最早生产汽车的国有企业。

2019年9月,阳光把水泥地面晒得滚烫,站在湖南汽车制造厂旧址上,目之所及,多是关门闭户的崭新门面和小楼房。我们只能从一旁的汽制幼儿园和手机地图“汽制社区”的名称上一窥这片土地的过往。

60年代末,三线建设如火如荼,但我省机动车辆奇缺,交通运输紧张。

省外买车,不如自己造车。1969年国庆前夕,5辆仿制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解放牌”的HQ-140型“湘江牌”载重货车在株洲试制成功。随后,“湘江牌”汽车的试制全面转向邵阳。

当时,主要汽车配件大多在邵阳及周边地区生产。省里决定,将位于邵阳的省汽车配件厂扩建为省汽车制造厂(以下简称“湖汽”)。

1970年7月16日,“湖汽”正式成立,怀着“建设毛主席家乡的第一个汽车制造厂”的美好理想,千余名建设者风尘仆仆来到邵阳。

他们眼前的,是几间简陋的小厂房、旧机床。喝塘水、睡地铺、挖土方,工人们在邵阳扎下根来,并不断想办法征地建厂、筹集资金。

然而,更大的难题是人才荒、技术荒、设备荒。“湖汽”的前身湖南汽车配件厂仅有员工200余人,只能生产螺丝螺帽、压板、刹车盘之类的小型汽车配件。为此,省汽车生产办公室从省机械局等单位抽调了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以熟带生,以老带新,厂里的技术和研发力量由此得以充实。

李芳林当年刚满20岁,从部队转业来到“湖汽”第三车间当车工。之后40年,他从车工干到厂长。他回忆,因关键的设备缺乏,汽车无法实现批量生产,技术员和工人就地取材,土法上马。“那时候我们真是干劲足,以厂为家,不计个人得失。我们搭建起300平方米的简易工棚,从此工棚内号子声日夜不绝,激励人心。没有车架纵梁滚压机,就以现有的卷扬机代替压模设备,土法造出车辆大梁;没有油压机套装套管,就挥动大锤夯;没有设备处理表面汽车零件,就架锅烧碱水煮油去污……”李芳林说,当时工作辛苦,收入也不算高,但工人们都神气十足,“街上车都没几辆呢,我们却是造汽车的!”

1970年,该厂共生产出154辆汽车。

用土法造出的“湘江牌”汽车问题不少。“载货4吨,时速仅60公里/小时,还经常出现毛病。”李芳林回忆,购买汽车的都是省内的单位,一旦出现问题,厂里就赶紧派人去“售后服务”。排除了故障之后,他们还要回厂召集人员研究改进车辆。

除了自己研究,还要外出“取经”。1971年,“湖汽”派了十多名先进工人去“一汽”学习。他们将学习成果带回“湖汽”,又举一反三,攻克新的技术难点。

1970年至1978年,“湖汽”人自行设计建造30多台大型设备,改善了汽车厂的生产条件。同时,随着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数量的增加,湘江牌汽车的产量和质量逐步上升。

李芳林回忆:“上世纪70年代末,我们的汽车还参加了全国汽车长跑试验,经国家鉴定批准后可在全国范围内销售。”

湖南汽车制造厂的建立,为湖南的汽车工业发展,写下了“第一章”。该厂的建立和发展展示了湖南汽车工业的历史图景,是湖南工业发展奋斗历程中的一个剪影。

近年来,湖南汽车制造业的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大众、吉利、广汽、比亚迪、北汽等多家主流汽车制造商相继入湘,湖南汽车制造产业在全国版图中的地位和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新“湖汽”创造的新图景正在开启。

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委网信办指导 新湖南客户端出品

记者 廖慧文 视频 周林熙 实习生 朱格林 视觉 陈青青

实习生 姜勇 朱格林

相关专题:奋斗七十载 史忆新湖南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