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七十载 史忆新湖南丨1966·韶山灌区建成通水:以我愚公志 换来粮满仓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田甜 张劲夫 陈青青]

▲1966年6月2日,洋潭引水坝进水闸两旁人声鼎沸,许多群众从四面八方赶来欢庆渠道通水。(资料照片)   通讯员 摄

1966年6月2日,洋潭引水坝进水闸两旁人声鼎沸,四面八方汇集而来的群众挤满了小山坡,当水从欢庆渠道缓缓涌出,欢呼和掌声也响彻了山间。从此,韶山灌区开始将涟河之水,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辽阔的湘中大地。

50多年来,韶山灌区引来源源清水,哺育着湘中大地。2019年8月底,站在灌区“三湘分流”的渡槽上,一幅色彩斑斓、水草丰美、农田肥沃的“油画”映入记者眼帘。

▲韶山灌区,风景秀美的湘乡市虞唐镇洋潭引水枢纽。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李健 摄

今年81岁的省水利厅大坝设计院原总工程师宓维孝,曾任韶山灌区总设计师。至今,他忘不了工程建设的艰苦,更忘不了建设工程的人们艰苦奋斗的精神。

“我当时承担了韶山灌区总干渠选线的任务,那时没有无人机,勘察选线必须要实地考察,都是翻山越岭,走到哪里就吃住在哪里。”宓维孝回忆,当年建设人员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每人每天下乡补贴只有一毛三分钱,地勘、设计、试验人员分散居住各工程施工现场,住的是工棚,用餐是民工、干部大食堂,最好的菜就是辣椒炒鸡蛋,但是大家都是全身心投入,没有一句怨言。

湘乡、湘潭、宁乡三县市交界的丘陵地带,大片农田无水利灌溉设施,过去常受旱灾威胁。1958年,在涟水中上游溪口(今水府庙)开工建成大型水库工程,但无力配套渠系,老百姓只能望水叹惜:水在河里流,人在岸上愁。1965年省委决定建设100万亩的灌区,定名韶山灌区,并于7月正式动工。时任省委书记处书记、副省长华国锋担任省指挥部总指挥长。

宓维孝说,10万民工参加了灌区工程建设,他们凭着“愚公有移山之志,我们有穿山之志”的豪情,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便实现开工、通水、发挥效益。难以想象,在那个机械化设备还没普及的年代,建造这样的工程,付出了多少艰辛和汗水。

“我们三湘村3400亩田全部用着灌区的水,我今年还种着7亩多优质稻。”77岁湘乡市东郊乡三湘村村民谭明坤当年曾参与了韶山灌区的建设。

当地民工在加紧修建韶山灌区。(资料照片) 通讯员 摄

2019年8月底,回忆那段“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岁月,谭明坤仍充满着自豪:“大家建设热情高得很,只怕自己比别人干得少。打夯时,我们4人一组,100多公斤重的石夯锤,一天不知道要夯多少次,根本顾不上手和肩上是不是起泡了、出血了,就怕夯得不密实。大家都觉得,我们流汗流血没关系,如果渠道渗水漏水就对不住党和政府,对不住子孙后代。”

近万公里渠道、26处渡槽、10座隧洞、4000多处建筑物……韶山灌区连山头跨公路,气势恢弘,如同一幅恢弘画卷,镌刻在湘中大地上。即便在50多年后,仍是目前湖南省最大的引水灌溉工程。

韶山灌区建成53年来,持续灌溉韶山、宁乡、湘潭、湘乡、双峰、雨湖、岳麓等7个县(市区)100万亩农田。韶山灌区渠道总长近万公里,约相当于地球周长的四分之一。大小渠道,就如人体的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将涟河的水输送到湘中大地,把曾经贫瘠的土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大粮仓”。

上世纪90年代,水利部邀请中外权威机构对韶山灌区效益进行了评估:灌区静态效益达77.7亿元,投入15.1亿元,投资回收年限5.13年,也就是说,韶山灌区5年就收回了成本,余下的这么多年,都是纯效益。灌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达到了世界同类灌区的先进水平。50多年来,韶山灌区在不断完善自身建设、发挥灌溉和经济效益的同时,社会效益也日益凸显。2014年,韶山灌区获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每年,灌区的绿色通道都会吸引一大批徒步和马拉松爱好者。

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委网信办指导 新湖南客户端出品

新湖南客户端·华声在线记者 田甜 视频 张劲夫 视觉 陈青青

相关专题:奋斗七十载 史忆新湖南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