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七十载 史忆新湖南丨1956·省博物馆正式开放:湖湘儿女有了一处寻根的家园

[来源:华声在线]

1956年5月1日,长沙迎来了一场雨,举着油纸伞的市民在雨中排起长龙。这一天,湖南省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湖南手工艺品等6个专题展览组成了第一次展出的内容。

早在1897年,湖南就成立了第一所博物馆——郴州学会博物院,但之后的60年,湖南的博物馆事业跟随中国的命运历经战火。省博物馆的落成开展标志着湖南拥有了第一座综合性历史博物馆,让湖南的文化事业迎来新的春天。

2019年8月,正值湖南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但长沙东风路上的湖南省博物馆门口仍人头攒动,这里是来湖南必去的文化地标景点之一。

62年前,这座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博物馆还只是矗立在烈士公园西北侧山坡上的一个小型建筑群——一栋办公楼,一座陈列大楼,均是绿瓦红墙的近代风格建筑,由郭沫若题写的“湖南省博物馆”悬挂于陈列大楼横联。

“当时就是‘牌子’大,人少嘞。”省博第三任馆长王启初今年已95岁高龄,回忆当时情形仍十分清晰。

1951年3月,省博在长沙留芳岭的百琴园开始筹备,着手收集自然资源实物标本,并配合长沙市基建参与考古发掘工作。

据王启初回忆,省博初创期编制工作人员有近30人,但日常驻馆的仅有老馆长熊子烈、保管部主任和他自己 。老馆长主管行政,他负责日常工作。每个休息日,他必去市文物商店或者省工艺品商店“淘宝”,“那时齐白石的画是按尺寸算的,一尺100元。只要是觉得好的书画、文物,我就通过购买、协商等形式收藏到省博物馆。”

据省博第四任馆长高至喜回忆,正式开馆前,就推出一个综合型展览,有文物,有动物标本等一些内容。

之后,省博开始布置早已筹备就绪的湖南手工艺品、湖南矿产资源、湖南农业资源、湖南楚文物、中国历代货币、中国历代陶瓷等6个专题展览,具备湖南自然、历史、民主建设三部分的地志性综合内容,于5月1 日正式对外开放。

这样密集的展出背后,是第一代湘博人的艰辛付出。

周一到周六,王启初都住在离省博陈列大楼200米的两层小楼里:这里既是办公楼又是宿舍楼。锁在箱子里的文物就放在宿舍深处的小屋里。每一个人都是身兼数职:不光要“淘”文物、陈列文物,还要保管文物、“守”文物。

当时信息传播很不发达,一场展览好不容易策划、布置、开展,很多市民却因不知道展览的消息,导致观展的人数很有限。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登报、发海报成为他们宣传展览的主要方法。在当时,湖南最有影响力的报纸是由毛泽东亲自题写报头的《新湖南报》(即《湖南日报》前身),如果第二天有展览开放,前一天他们就会在《新湖南报》上登展讯消息,配合海报进行宣传。

1957年夏秋之交,省博配合省市科普协会在馆外坪展出飞机和雷达等科普主题展览,特别受欢迎。那一年观展人数达38万人次,是省博物馆创建阶段观展人数最高的一年。

1956年,湖南省博物馆正式开放;

1972年,“马王堆汉墓”的发掘震惊世界;

2009年,湖南省博物馆被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确定为中央地方共建8家国家级重点博物馆(院)之一。

2017年,新馆落成,年观众接待量达到300万人次左右,是建馆初期的10倍。

从最初筚路蓝缕的筹备,到震惊世界的马王堆汉墓的发掘,再到新世纪新展馆“鼎盛洞庭”的国际化新呈现,它生在城市的中心地带,并且始终长在湖湘儿女中间。它是一个时代、一个地区乃至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它让湖湘儿女有了一处寻根的家园。


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委网信办指导 新湖南客户端出品

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陆薇 视频 周林熙 视觉 陈青青

文稿参考资料:

黄志华《湖南省博物馆事业的历史发展研究(1951-2007)——以湖南省博物馆为中心》

相关专题:奋斗七十载 史忆新湖南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