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好生态,打造内陆创新高地
培育好生态,打造内陆创新高地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胡宇芬 通讯员 任彬彬
8月,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的评审工作正在有条不紊进行,超过1600家申报企业等候着佳音。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我省高新技术企业规模继去年大幅扩容后,今年还将显著增长,提前实现“到2020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增至4800家的目标”应无悬念。
省市场监管局也公布了我省上半年专利情况。全省专利申请量达44915件,有效发明专利为43765件,同比增长16.07%。
统计数据显示,全省科技综合实力在全国排名第12位,科技进步对全省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58%。
区域创新高地的形成,有赖于良好的创新生态。近年来,我省查找创新生态中的短板和弱项,重点完善创新链条中的关键环节,创新环境越来越好,创新发展积聚的能量也越来越大。
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行动计划来真的
研发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即研发投入强度,是反映创新生态的重要指标。2018年是《湖南省加大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行动计划(2017-2020年)》实施的第二个年头。“去年我省研发经费投入总量近700亿元,增速达到20%以上,研发投入强度超过1.8%以上,较上一年度再次提高0.12个百分点以上。”省科技厅规财处负责人介绍。
这份答卷,来之不易。由于历史欠账,我省研发投入强度一直达不到全国平均水平。为缩小差距快步赶上并最终实现“到2020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5%”的目标,湖南积极行动,层层分解任务抓落实。
在省委副书记、省长许达哲的直接领导下,副省长陈飞统筹安排,由省科技厅牵头的湖南省加大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从当初的10家成员单位扩充到20家,组织召开了3次联席会议,发挥着重要的推进作用。
企业是研发经费投入的主体。我省推出的企业研发奖补政策,以其简单可靠、方便快捷的普惠特点,受到企业的普遍欢迎,实施两年成效显著。
创立仅3年的新航动力公司相关负责人高兴地告诉记者,申请竞争性的政府项目难度大,而研发奖补政策没有繁琐的评审环节,只需在省科技厅网上填报一张申报表,就非常顺畅地享受到了80.5万元研发奖补资金。
省科技厅提供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省兑现奖补1767家企业,较上一年度同比增长103%;按兑现5.94亿元奖补资金计算,带动企业新增研发投入59.4亿左右,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将近1∶20(2018年比2017年全省新增研发投入近120亿元)。有7成左右的去年受惠企业今年继续获得奖补,中车时代、索恩格汽车、比亚迪汽车、三一集团、中联重科、蓝思科技、华菱湘钢等行业龙头企业,连续两年获奖补500万元以上。
“2019年,我省继续出台政策,实现了对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各类创新主体的全覆盖奖补,并出台《湖南省引导市县创新驱动发展奖补实施细则》,对全省4个市州、20个县市区创新投入产出绩效情况进行真抓实干激励奖补。”省科技厅规财处负责人透露,企业研发奖补政策也正从省级层面延伸到部分市州、县市区和高新区,财政资金引导力度持续加大。
事业引人、环境留人,加快“人才第一资源”向“创新第一动力”传导
11年前,戴立忠博士作为引进的高层次领军人才,创立了湖南圣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路艰难走来,公司获得了国家和湖南省、长沙市多个科技项目的支持,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国家级重大创新奖项近20项,成长为国内分子诊断行业龙头企业。让戴立忠最有成就感的是,“让老百姓有了用得起、用得好的国产医疗产品。”
有意思的是,戴立忠创办的公司也成了人才聚集地,吸引了近10名行业领军人才和30余名高层次人才。
人才是湖南创新型省份建设的第一资源。为了让更多的人才愿意为湖南尽其才,近年来,在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和支持下,省科技厅以芙蓉人才行动计划为指引,着力构建和完善多层次、全方位的科技创新人才支持和服务体系。2018年,省科技人才专项经费投入1.2亿元,今年增加到1.4亿元。
对于战略新兴领域紧缺人才重引进。对于重点优势领域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重培养。对于院士团队资源和产学研人才则重使用。
省科技厅人事处负责人介绍,引进的顶尖团队,最高可获得1亿元综合支持。目前,我省共投入1.4亿元引进支持134人,投入8000万元引进支持创新团队23家。其中,对湖南大学引进的由两位顶尖科学家牵头组建的化学生物学与纳米医学创新团队,给予重点支持3000万元。
同时,职称制度改革、人才评价改革、科研资金管理改革等一系列举措接连推出,正在打破制约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热情的体制机制藩篱。“像明确对单个科技人才项目短期内科研产出及经济社会效果情况不作绩效评价,对实施周期三年以下的科技人才项目一般不开展过程检查等,进一步形成让科技人才潜心研究、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省科技厅人事处负责人告诉记者。
加强扶持,优化服务,高新技术企业大幅增长
高新技术企业是创新发展的排头兵。2018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同比大增47.8%,达到4660家,一年净增数与过去5年的增加数持平。
这一年,有着60多年历史的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湘钢),加入到了高新技术企业行列。“2018年,湘钢以行业排名第24位的产量规模创出利润前十的佳绩,销售收入、利润和科技经费支出,均创湘钢历史纪录。”湘钢的领导层如此评价难忘的一年。
才创办8年的湖南金昊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如愿在2018年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这家新兴公司围绕铝粉产业创新,发展成为国内行业龙头企业、湖南省的出口创汇重点企业,拥有两个省级研发平台。
高新技术企业家族越庞大,湖南创新发展就越有动力。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被纳入了全省创新引领战略进行规划布局。2018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和《湖南创新型省份建设方案》,都对高新技术企业年度发展具体目标和任务进行了部署。今年又落实了高新技术企业经济贡献奖励,对近5年为湖南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铁建重工等5家企业各奖励100万元。同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情况被纳入对地方党委政府重点工作的绩效考核中。各市州、县市区相继实施奖补政策,对首次和再次获批的高新技术企业分别给予5万元至50万元奖补。
《湖南省高新技术发展条例》也得到了修订。“将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与发展作为重要内容,明确资格认定、创办、融资、知识产权保护、政府采购等规定,强化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法治保障。”省科技厅高新处负责人告诉记者,各级科技部门还牵头分片、分层、分类对企业高管进行有关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宣讲和轮训,全省每年培训上百场数万人次,企业申报认定积极性空前高涨。
在各级政府多个部门的协同推进下,高新技术企业质量数量同步提升。2018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专利申请数、有效专利拥有量同比均增长2成以上。今年上半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3809.7亿元,同比增长11.4%,高于GDP增速4.2个百分点。
已经举办5届的全省创新创业大赛,是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后备库。今年的大赛,即将进入激烈的半决赛。希望,又在孕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