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园篝火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见习记者 邹娜妮
通讯员 杨亲福
古朴的木屋、醒目的毛泽东语录、屋顶上闪耀的红星……8月6日,沿着蜿蜒的山路,记者来到红二军团长征司令部旧址——新化县奉家镇上团村竹园。
回望红军入奉家镇,84年前的那段历史依然跳动着红色脉搏。同行的奉家镇文化站站长奉小平说:“我们这代人听着红军故事长大,从祖辈到父辈到我们,甚至未来,革命精神都会在这里延续。”
1935年冬,由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等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为策应中央红军战略转移,率领队伍从桑植刘家坪出发,开始长征,于12月12日进入新化县奉家镇上团村进行休整,筹备粮草和御寒的防滑草鞋,准备挥师湘南,西入贵州创建红色革命根据地。红军在这里驻扎了近一周的时间。
起初,先锋部队300余人刚刚进入奉家镇的豆腐岩、浪山坪时,当地老百姓看到“扛枪的”吓得不轻,一个个都躲到山上去了。
“老乡们,我们是红军,是贺龙的部队,不要怕,我们是保护贫苦农民的。”在一遍又一遍的喊话和宣传下,直到晌午,终于有几位胆大的村民回到山下。
战士们帮村民挑水、劈柴、推磨、踩碓,还向群众宣传革命道理,告诉他们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是帮助和保护老百姓的。看到真的是为穷人打天下的红军来了,躲藏在大山里的村民们,一个个陆陆续续回到家中。
贺龙率领的大部队进驻奉家镇后,将竹园作为临时司令部所在地。竹园始建于清末民初,原是当地大地主奉仕卿的住宅,为四合大宅院。随行的红军战士则分散驻扎在上团村、下团村、寨园村及附近的几个村子。
时值冬日,严寒刺骨。衣衫单薄的红军战士们大都是年轻娃子,身上的军装也很破旧,脚打绑腿套草鞋站在冰天雪地里。担心红军战士被冻坏,几位农民从自己家里搬来干柴,在竹园的天井里燃起了篝火。
附近的农民一个接一个送来干柴,熊熊篝火,越燃越旺。战士们烤火的烤火,吃饭的吃饭,在长征途中得到了短暂的休整。
火光划破了夜空的黑暗,照亮了军民之间的拳拳深情。
寨园村何爱迪老人回忆说:“红军住在我家的那年,我9岁。我们家的屋前屋后,甚至阶梯上都躺满了战士。阶梯上潮湿,有的地方还有积雪或积水。我家的牛栏里堆满了稻草,可就是没有一个战士去拿。”
何爱迪和父亲去牛栏里取稻草,想给衣着单薄的战士垫上,谁知好些战士不等垫上稻草,倒在地上就睡着了。“我们只好给战士们一个个盖上稻草,以防他们被冻坏。”
1935年12月13日白天,战士们分别在自己驻扎的墨溪、寨园、上团、下团和坪溪村散发革命传单,张贴革命标语。一些战士继续向穷苦百姓发放打击镇压的地主家的粮食。
“我远远地看着红军战士打开地主奉铭志的粮仓,拉走一担担稻谷,送到了贫苦农民家里。”墨溪村8组奉孝元老人,对当年的情景仍记忆犹新,那一年他9岁。
将地主家囤积的稻谷、玉米、花生等粮食分给了穷苦百姓,空闲的时候帮着干农活,战士们还走进村民家里,和百姓围坐在篝火旁,暖身子、拉家常。短短几天里,红二军团与当地百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新化县文物管理所,现在还陈列着一盏行军灯。这盏灯,是当年红军离开时留给下团村村民奉长姑家的。
红军驻扎在村里时,有几位战士和一位首长住在奉长姑家,当时奉长姑只有13岁,经常帮着妈妈给红军做饭、烧水、洗衣服。其中有两位战士的双脚肿得像红桃似的,奉长姑的父亲奉名庆,用当地的土法子,为战士们热敷袪湿消肿。
临别时,这位红军首长提来一盏行军灯,送给奉名庆:“老奉,这是留给你们的。等革命成功了再来看你们,以灯为证。”
奉名庆将这盏灯一直小心翼翼地收在楼上谷仓里,挂在靠近天花板的角落上方,对外严格保密。
这盏灯,寄托着奉家对红军的思念,陪伴他们见证了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奉长姑把行军灯无偿交给了县里有关部门收藏。
■采访手记:
火光闪耀 精神永恒
邹娜妮
采访中,奉家镇村民口耳相传的红军故事,让记者的心也变得火热。
走过长征的红军战士,都对篝火有着深刻的记忆。到达宿营地的队伍总是先燃起篝火,给仍在夜色中行军的战士引路,在渺茫寂静的荒野和草地中,哪怕还有一团跳动的火苗,都意味着希望与生机;竹园燃起的篝火,温暖了红军战士冻僵的身躯,映射出军民鱼水的深情,给艰难跋涉中的人们带来前行的力量与光明……
相比熊熊的篝火,行军灯的火光虽然显得微弱,却同样划破黑暗的夜空,点亮必胜的信念,温暖百姓的心田。
红军走了,行军灯留下了。在动荡的岁月里,守护着一盏行军灯的奉长姑一家,盼到了全国解放,却没有盼来当年的那位红军首长。其父母去世前,均深情嘱托她:“看到行军灯,你就会想到当年红军吃的苦。它是历史的见证,要一代一代传下去。”
一堆篝火一盏灯,都是被坚定的信仰和永恒的精神点燃,它,照亮了来时的路,也必将薪火相传,照亮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