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一盏马灯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刘文韬 李国斌]

6月27日,城步苗族自治县丹口镇,红军用过的马灯。

6月27日,城步苗族自治县丹口镇,村民杨光清老人(右一)向媒体记者讲述一盏马灯的故事。

图片均为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童迪 摄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刘文韬 李国斌

一盏马灯,因见证了一段长征时期的军民鱼水情,而成为一个家庭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6月下旬,在位于城步苗族自治县丹口镇下团居委会的苗族农耕文化博物馆,记者见到了这盏承载着特殊记忆的马灯。

博物馆的主人名叫杨光清,现年70岁,是该县文化局退休干部。10年前,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他在自家祖传木屋的二楼建立了“苗族农耕文化博物馆”,将其花费30多年心血收集的500多件农耕文物陈列其中。而那盏马灯,更是被精心摆放在一个透明的双层夹胶玻璃展柜里,展柜上方还安装了摄像头。

虽经岁月洗刷,马灯的底座、提手等金属部位已有锈迹,玻璃灯罩也被油烟熏成了褐色,但仍保存较为完好,“美最时”“大茂行”“MADE IN CHINA”等商标、制造商、产地标志清晰可见。

“这盏马灯,是85年前红军长征经过丹口时送给我爷爷奶奶的。我奶奶说,虽然平时舍不得用它,但它照亮了我们苗族人的心。”随着杨光清的讲述,一段温暖了3代人的记忆再次展开……

杨光清的祖屋,曾是一座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古驿站,周边青山相映,屋前的扶城河缓缓流淌,杨家数代人居住、生活于此。1934年9月中旬的一个清晨,天刚蒙蒙亮,杨光清的爷爷杨锡成、奶奶吴老福打开房门,准备开始一天新的生活。

眼前的景象令他们吃了一惊:屋前屋后的空地上居然来了很多“当兵的”,或坐或躺,正在静静休息。与国民党军队的大盖帽、“青天白日”帽徽不同的是,这支部队戴的是没有帽檐的粗布军帽,上面还缝着一颗五角星。

“你们是红军?”杨锡成惊喜地问道。前两天他就听乡亲们说过,丹口一带最近来了一支被称作“红军”的部队,对老百姓特别友善,不拿老百姓东西,晚上休息也是借稻草铺在户外露宿,第二天又会将稻草捆扎好放回原处。

“老乡,我们是红军,打扰您了。”一位指挥员模样的人很和气地解释,他们行军路过此地,准备略作休息再继续赶路。

“你们进屋休息吧。”杨锡成夫妇热情相邀。可红军指挥员谢绝了他的好意,坚持留在屋外休息。

“我奶奶发现,这支红军队伍有上百人,其中有几名战士肩膀、手臂等处血迹斑斑。”杨光清说,经奶奶询问得知,他们是红六军团的一个营。头天晚上,为阻击敌人进攻,掩护军团主力转移,他们按照上级指示,在附近的莲花桥同敌人约3个团的兵力进行了激战,至清晨终于将敌军击溃,胜利完成阻击任务。但在战斗中,红军有两名战士牺牲,多名战士负伤。他们将牺牲战友的遗体掩埋后,便继续追赶大部队……

杨光清的奶奶吴老福是当地苗医,懂得医治枪伤。得知事情原委后,她坚持要求将红军伤员转到屋里疗伤。红军指挥员想了想,同意将伤员安置到屋内休息疗伤,其他战士则依旧在原地休息。

红军的到来,使地处偏僻的古驿站热闹起来。杨锡成叫上家人一起烧水煮油茶,吴老福则找出家里的苗药为伤员处理伤口。杨光清的母亲作为童养媳,当时已与杨家生活在一起,虽然只有14岁,但也帮着用盐水为伤员清洗伤口。

看到杨家人热情招待,红军战士深受感动,也不顾疲惫,帮着劈柴、打扫卫生。

家里存药不多,很快就用完了。吴老福帮伤员简单处理伤口后,又背上背篓,拿着药锄和镰刀到附近山上采摘草药。回来时,背篓里药材满满,但她的手臂被荆棘划出了多条血痕。顾不得处理自己的伤口,她又立即将药材捣烂,制作成止血消炎的药物,细心地为伤员们逐个敷上。

经过一番悉心治疗,伤员们的伤口不再流血,疼痛也大为减轻。吴老福将剩余的草药全部塞给红军战士,叮嘱他们按时为伤员换药。

部队准备继续行进。临行前,红军指挥员掏出几枚银元,以示感谢。可杨锡成夫妇坚决不收:“你们红军是好人,我们不能收你们的钱。”

杨家曾经也来过国民党的部队,但行为大相径庭,家里的坛坛罐罐被翻个底朝天,更别说付钱。

红军指挥员见状,拿出一盏马灯,诚恳地说:“你们为我们抢救伤员,做了一件大好事,我们非常感谢。现在我们还很穷,也拿不出更多值钱的东西,就把这盏马灯送给你们,请你们一定收下,一是作为酬谢,二是留个纪念。等革命胜利了,我们穷人一定会过上好日子。”

“我后来经过考证,发现这种‘美最时’马灯是民国时期德国制造商在我国青岛设厂生产的,在当时售价很高,相当于1个劳动力1个月的收入,多在军队里配备。红军应该是从敌人手中缴获的,在红军部队算得上蛮值钱的东西了。”杨光清感慨地说,通过这盏马灯,“使我很小便知晓了红军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哪怕自己条件再艰苦,也绝不让群众吃亏,也理解了为什么爷爷奶奶还有许许多多的老百姓,愿意无偿帮助红军战士。”

红军走了,马灯留下了。马灯寄托着对红军的念想,成为了杨家的“传家宝”,陪伴他们度过风风雨雨,见证了革命胜利,见证了苗乡巨变,见证了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

如今,但凡有游客到杨光清的家庭博物馆参观,他都会重点介绍这盏马灯以及背后的这段历史。虽然,马灯早已不再点亮,但红军的优良传统,依然光芒万丈、辉耀千秋……

■采访手记

忘不了,那一盏盏马灯

刘文韬

记者再走长征路,了解到的关于马灯的故事比比皆是。

忘不了,那一盏盏马灯——在汝城红军长征革命文物纪念馆,一盏马灯见证了红军浴血奋战,突破敌人第二道封锁线的英勇壮举;在“通道会议”旧址,摆放在会议桌上的一盏马灯,见证了毛泽东同志西进贵州的主张得到多数同志赞同,从危机中挽救中央红军的关键转折;在绥宁县黄土矿镇红二军团临时战地医院旧址,挂在“手术室”内的一盏马灯,见证了医护人员救治红军伤员的场景;在桂阳县四里镇芹溪村村民胡昌义家,一盏马灯见证了群众帮助红军摆渡舂陵江的故事;在隆回县荷田乡荷田村农民谭清河家,红军战士当年留下的两盏马灯,见证了红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优良风纪……

“山高水深何足惧,手举马灯照万人。”虽然,一盏盏马灯背后的故事不同,其光也弱,但星星之火,最终燎原。它是红军长征路上的指路明灯,照亮了历史的夜空、非凡的征程;它是贫苦百姓的希望之灯,铭刻着鱼水深情,温暖了百姓心田,点亮了革命必胜的信念。它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历史见证,它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见证。

一盏马灯,照亮来路。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马灯已成为历史的标记,但其焕发的革命理想信念之光不会磨灭。走在新时代,它仍将鼓舞和激励我们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