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救红军
上图,6月27日,城步苗族自治县长安营镇长坪村的“红军长征烈士纪念碑”。
上图,6月26日, 城步苗族自治县长安营镇长坪村,86岁的殷汝才在“红军桥”上讲述当年红军的故事。
图片均由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童迪 摄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李国斌 刘文韬
每天,退休后回到长坪村居住的殷汝才,都会踱步来到村里的红军桥坐一坐,与乡亲们拉拉家常。
城步苗族自治县长安营镇长坪村,是一个侗族村寨。长坪河欢快流淌穿村而过,一座风雨桥横跨河上,桥头一块牌匾上,三个大字“红军桥”格外耀眼。桥边,红军长征烈士纪念碑巍然屹立,红军纪念亭里,几位村民在歇脚。
6月下旬,记者来到长坪村。86岁的殷汝才,看着眼前的红军桥、红军纪念亭、红军长征烈士纪念碑,回忆起他们家与红军战士结下的深厚情谊,泪水湿了眼眶。
草医救人
落坐红军桥上,一场大雨瓢泼而下,殷汝才的思绪缓缓展开。
1934年12月中旬,中央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队伍抵达长坪村一带宿营。各处风雨桥上、鼓楼里、庙宇中,都驻扎了红军。
一两天后,队伍陆续开拔,朝着通道方向挺进,留下伤病员养伤治病。
“有一天中午,大寨风雨桥上,躺着一个红军伤病员,气息奄奄。”殷汝才回忆,这个消息传到了游庆美的耳中,他立刻朝风雨桥快步走去,果然看到桥上躺着一个红军伤病员。询问得知,其名叫谢军,是红军某部的司号员。
游庆美是村里的侗族草医,也是殷汝才妻子的舅舅,平常乐善好施。因排行老二,大家都叫他游二爷。
“舅舅见此,心生怜悯,他背起谢军就往家里走。”殷汝才说,背到家后,舅舅安排女儿照顾红军战士,自己就上山去寻找草药。
在游家精心照料下,谢军日渐好转,能站起来走动了。红军战士不能给百姓添太多麻烦啊!于是谢军帮游家做家务事,抢着切猪草、烧火、洗衣服。未料,没过几天,病情又开始恶化。
这次,谢军预感将不治,要求住到村里的水口庙去,甚至以不吃不喝来“要挟”。游二爷拗不过,只得让女儿把庙里收拾干净,把谢军送到庙里。白天送饭、送水、送药,晚上就陪他睡在庙里。
有天夜里,天气骤然转冷,谢军的病情急转直下。游二爷叹息一声,问他还有什么心愿,他攒起全身劲,断断续续地说:“感谢你们的救治,请给我穿上红军军装,把我埋在能照到太阳的地方。”
回忆至此,殷汝才哽咽了,沉默一会儿,抹了一把眼泪,他继续说,谢军去世后,游二爷请来木匠赶做棺木,按照死者遗愿和侗家习俗,埋在了庙对面一个太阳能照到的地方。
红军“哥哥”
出生于1934年6月的殷汝才,当年红军来的时候,才半岁。“有一个受伤的红军战士,在我家住了一年多。”为何留下来住了一年多?故事是这样的。
“红军大部队走后,有一座城隍庙里还剩下一些伤病员在休养,我的大哥当时10来岁,去看热闹,发现几位红军战士没有碗筷,用手在抓滚烫的饭吃。大哥跑回家,要我父亲做了几副竹碗筷送给他们。”殷汝才说,大哥还要求父亲把受伤的红军接到家里来养伤治病。
他父母一商量,觉得虽然家里困难,但是不能见死不救,接回来再说!就去庙里接了3位红军战士来到家里,后来邻居和亲戚接走了两个,只留下重病号小刘。
经过几个月的治疗休养,小刘身体终于康复。此时红军大部队已经走远,他决定留下来报答救命恩人。
殷汝才说,打那以后,小刘常去种田、砍柴,跟着父亲去桂林挑盐,跟母亲去地主家打零工。本来可以在地主家一天吃三餐饱饭,然而小刘和母亲一样,每天只在地主家吃中饭,把早饭和晚饭的米省下来,拿回家一家人煮稀饭吃。可谓一家人有盐同咸,无盐同淡。
转眼一年多过去了,小刘思念江西老家的娘。“我父母看出了他的心事,回家是理所当然的事,就送他踏上了回家的路。”殷汝才说,走的时候,小刘眼泪双流,突然双腿下跪磕了一个头。
“遗憾的是,我们没有问他家的详细地址,想联系也联系不上。不知道那个红军‘哥哥’后来怎么样了,我们一家人都很想念他。”殷汝才喃喃说道。
代代传承
虽然红军在长坪村的时间不长,但是军民的鱼水深情,让当地群众难以忘怀。
上世纪90年代,游二爷的儿子游延慧,及殷汝才都在县里工作,觉得应在教育后代方面有所作为,经过商量,便发起建设红军桥、红军纪念亭、红军长征烈士纪念碑。
“红军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与人民生死相依的优良传统,值得好好发扬。”殷汝才说,建设纪念设施,就是希望教育后代不忘本。
他们开始四处筹资,先后去了18家单位发动捐款。1994年8月,建设正式动工,至1999年12月落成。建设过程中还征集了480个义务工。
“我们把红军纪念亭的位置,定在了水口庙的原址,希望大家永远记住红军对人民的情谊。”殷汝才坦言。
让殷汝才欣慰的是,如今,来长坪村开展党日活动、缅怀烈士的人络绎不绝。一些单位还会请殷汝才来到红军长征烈士纪念碑前,讲述红色故事。
“长征精神很伟大,要把长征故事一代一代传下去。”殷汝才眼里满是期盼。
■采访手记
血脉深情 铭记永远
李国斌
走进长坪村,眼前田园叠翠,小桥流水,远处高山连绵,白雾如纱。这里不仅有优美的生态,还有淳朴的民风、拥军的情谊。
长征时期,眼见受伤的红军战士奄奄一息,侗族草医游庆美毫不犹豫将其背到家中治疗。大部队开拔,留下伤员休养,殷汝才一家把战士接到家里养伤。而为了感激殷家的救命之恩,红军战士在恩人家住了一年多,帮他们养家糊口。真可谓,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
军爱民,民拥军,血浓于水的感情就这样默默建立。这种感情,历经岁月磨洗而愈加厚重。几十年后,村民自发建红军桥、红军纪念亭、红军长征烈士纪念碑,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长征精神,让后人永远铭记这种生死相依的感情。
行程万里,不忘来路。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根是地下的枝,枝是地上的根。军与民在长征中结成的血脉深情,值得进一步巩固、发展、传承。
今天,中国发展日新月异,成就举世瞩目,但前行路上仍会遇到风雨坎坷。铭记血肉相连的情谊,传承不畏艰险的精神,将为我们不断跨越新时代的“雪山”“草地”、攻克前进路上的“娄山关”“腊子口”,提供不竭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