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扶贫一线】断龙山土地上的医者情缘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朱玉文]

6月18日下午,古丈县断龙山镇尚家村,彭秀春在村民龙万清家问诊。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童迪 摄

新湖南客户端·华声在线记者 朱玉文

一袭白衣,一个医药包,今年52岁的乡村医生彭秀春行走在断龙山镇的田埂上,深邃的目光回望过去,好像看到自己年轻时的身影。

一块石碑,一封信笺,断龙山镇卫生院里,村民们自发集资建起的一块纪念郑川生的石碑,讲述了已故乡村医生郑川生在这一片山水间一段无法割舍的行医情缘。

6月18日下午,彭秀春到年过8旬的龙万清家问诊,彭秀春离开时,龙万清从藤椅上挣扎起来送彭秀春出门;而多年之前,郑川生也曾为青年龙万清开方治病。

6月18日,记者来到古丈县断龙山镇采访,感受断龙山土地上的医者情缘。

马灯、手电筒,郑川生曾在这里战斗

古丈县断龙山镇卫生院被打扫得干干净净。

一块石碑立在院子中,一棵参天的古树将石碑半掩半盖。

正面《纪念郑川生》的碑文讲述了已故乡村医生郑川生从长沙来到古丈县断龙山乡(乡镇区划调整前,断龙山镇为断龙山乡)扎根16年,在大山中为村民们行医问药的一段情缘。

到最需要最艰苦的地方去。1965年,湖南医学院刚毕业的大学生郑川生挑起行李药械,来到边远的断龙山乡,从事卫生医疗工作。

当时的断龙山乡,干旱缺水,交通闭塞,经济贫困,封建迷信较重,这给郑川生的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

一年之后,在郑川生的奔走努力下,断龙山乡成立了卫生院。

冰天雪地,郑川生爬上断龙山水利工地现场为民工治病;大雨磅礴,郑川生踏进深山,为病人送药;烈日炎炎,他下到4公里外的白溪关河里为病人清洗被单。在艰苦的岁月,郑川生的足迹遍布山岭和沟坎。

石碑的另一面是郑川生离开断龙山乡后,他写给乡亲们的一封信。信里的文字,多年以后看来,仍让人动容。

“我不会忘记断龙山的水沟,白虎洞的火把,我不会忘记白溪关的渡口,那是我采药、洗病房被盖、休息的地方。我不能忘记医院的马灯,深夜出诊,病房的战斗,我不能忘记一盏马灯,几只手电筒,全院同志通夜战斗的场景。”

2002年,郑川生因病去世,村民们自发集资为郑川生立下了石碑。

多年以来,断龙山镇的村民和郑川生的后人都忘不了这段情谊。

“每年的清明节,我都会来断龙山镇看望乡亲们。” 郑川生的儿子郑小东在湖南省中医院附二医院工作,在电话的另一头,他告诉记者。

彼时的龙万清正值青壮年,他很少生病。“在生产队干活,有点外伤,就找郑医生拿药。”龙万清回忆。

单人、双脚,彭秀春继续行走在尚家村

一直没有学会骑摩托车,彭秀春靠一双脚在断龙山镇尚家村行医21年了。

1998年,中医专业毕业的彭秀春回到家中成为一名乡村医生,此时,还没有卫生室,彭秀春就把家中的一间房改造成卫生室。

彭秀春家在半山腰,下到山谷问诊,再爬上山顶看病,来往一趟,要一整天时间。

尚家村卫生室修好后,彭秀春就到卫生室来办公,现在,他是尚家村214户村民唯一的村医。

最开始是走泥巴路,最近几年是走水泥路,村民们有时请他看病,就骑摩托来接送彭秀春。

彭秀春的行医条件虽然艰苦,但已经不能和郑川生所在时的条件同日而语。

彭秀春告诉记者,这些年,他最直观的感受是,村里疾病的防治做得越来越好了。“现在的小孩一出生就打防疫针,儿童的小病小痛比以前少了很多。”彭秀春说。

2007年以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建立,老百姓就医更有保障了。

“现在,交通方便了,村民们身体不适,开车或者骑摩托都直接到镇卫生院,或者进城看病了。”彭秀春说,他现在的工作主要是做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为村里慢性病患者提供定期随访服务。

年过8旬的龙万清是长期高血压病人,每周,彭秀春都要到龙万清家巡诊一次,现在,尚家村需要彭秀春每周巡诊的一共有21户,包括17户慢性病病人和4户患癌症病人。

28岁的张云芳几年前嫁到断龙山镇,通过3年的乡村医生本土化培养。她已经顺利完成学业,通过了乡村医生执业资格考试,目前,已经在断龙山镇的一个村上岗。

而最近2年,有4位科班出身的大学生分配到了断龙山镇卫生院。

断龙山镇卫生院院长王锋告诉记者,现在,村里正在物色一位人选去参加乡村医生本土化培养,希望在彭秀春退休之后,能接上他的班。

相关专题:记者在扶贫一线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