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蹲点见闻】田汉故里开展垃圾分类工作见闻:让环保布袋子、菜篮子成为新时尚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李治]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李治

6月5日,世界环境日。

像每一个夏天的早晨一样,长沙县果园镇保洁员田加瑞清早起床,煮了面条吃后,6时许趁着霞光出了门。

今年53岁的田加瑞负责田汉社区5个村民小组的清洁工作。他上午骑着电动三轮车收集大坝组30几户人家的生活垃圾。上午10时许,三轮车满载着生活垃圾出现在田汉社区资源分拣中心。

果园镇是田汉故里,人口2.5万人,像田加瑞这样的专业保洁员共有46名。2017年,该镇推行垃圾分类,并成功创建长沙市垃圾分类减量示范镇、长沙市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五星级乡镇”,目前正积极创建国家卫生镇。全镇7600多户农民均配备了垃圾分类桶、建设了1个镇级垃圾分拣中心、11个村级垃圾分拣中心和2个垃圾压缩中转站。

田加瑞停下车,将垃圾分类整理,清理灰色和绿色两类垃圾桶。不一会儿,镇上的垃圾压缩车就开了过来。司机戴上口罩,和田加瑞一道将10多个半人高的垃圾桶清空,将分类中的“其他”垃圾压缩进车内。20几分钟后,压缩车开出,将垃圾运送进垃圾压缩中转站。

40多名保洁员奔走在田间地头的这个上午,果园镇生态办的工作人员由主任叶欣带队来到古井社区,见缝插针做宣传。为不额外占用干部群众时间,叶欣喜欢在全镇大小会议上“蹭会”。听说古井社区组织移风易俗宣讲等活动,生态办这次又“蹭”了半个多小时,宣讲垃圾分类知识。

生态办一上午发放了上百个菜篮子和布袋子,号召村民对塑料袋说“不”,从源头上减少塑料垃圾。“多用一次环保布袋子和菜篮子,少用一个塑料袋,就为环保贡献了一份力量。”叶欣声情并茂地说,要让环保布袋子、菜蓝子成为果园镇的新时尚。

垃圾分类工作很繁琐,牵涉千家万户,前端——中端——后端,缺一不可。

果园镇的宣教工作,属于“前端”动员。前端指农户对垃圾进行初次分类,玻璃瓶和塑料瓶、金属、纸盒、可热解垃圾等被放进可回收垃圾桶内;烟头、卫生纸等其他垃圾放入其他垃圾桶内;有害垃圾由保洁员入户回收;剩饭剩菜被用来喂鸡喂鸭,瓜果皮、动物内脏等易腐垃圾被农户用来做有机肥堆沤还田;建筑垃圾用来填坑。

保洁员负责中端部分。后端的低值可回收垃圾,长沙县安排专业公司统一运往垃圾资源化市场,有害垃圾送交专业公司进行无害化处理。

世界环境日这一天,果园镇田汉幼儿园的家长和小朋友们还开展了一场以“巧创意 乐环保”为主题的环保手工秀,将各种废旧物品变成了漂亮别致的手工制品。

果园镇党委书记覃芳说,前期通过政府宣传引导,进而形成群众日常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2019年,果园镇进一步推进垃圾分类,将力争垃圾分类准确率达90%以上。今年前5个月,果园镇低值及有害垃圾回收量近200吨——平均每户农家每月回收6公斤。可回收垃圾量较去年同期增加43.8%,而运送至压缩站的其他垃圾则同比减少了13.73%。

垃圾分类让山清水秀的果园镇天更蓝水更清。今年1至5月,果园镇游客量同比增加约20万人次。

■蹲点感言

天蓝水清在人心

李治

垃圾分类虽是日常小事,但与天蓝水清有着密切联系。除了硬件建设和制度保障外,居民自主自觉是关键。

果园镇连续多年通过下村、下组、下户广泛宣传指导,让全镇2.5万干部群众知道垃圾该怎么分类,坚持按要求进行初分类。居民群众观念变了,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就会改变,这是一条重要经验。

作为“三湘第一县”,长沙县在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上也奋勇争先。该县以10月30日为时间节点,将实现所有社区(村)垃圾分类全面覆盖。目前已在城区全面铺开“蓝屋”布点,建立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在开展垃圾分类过程中,该县大量“宣传队”和“指导队”活跃在城乡,积极做宣传指导,使天蓝水清的理念,深入到了大家的心中。

相关专题: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蹲点见闻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