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帮户亲帮亲 互助脱贫奔小康】大爱涌汝城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颜石敦 叶寒竹 何孝龙]

大爱涌汝城

——汝城县“户帮户亲帮亲 互助脱贫奔小康”活动纪实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颜石敦

通讯员 叶寒竹 何孝龙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

3月28日,我省“户帮户亲帮亲 互助脱贫奔小康”活动正式启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手,对“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群众进行帮扶。

汝城县迅速行动,把“户帮户亲帮亲 互助脱贫奔小康”活动作为巩固脱贫成果的有效途径、密切干群关系的有效抓手、淳化文明乡风的有效传承,县乡村三级书记一起抓,高效推动社会力量和困难群众精准互助。

干部与特困户结对认亲,乡亲们先富带后富,社会各界雪中送炭……初夏,记者在汝城县采访时,所到之处,看到了许多“户帮户亲帮亲 互助脱贫奔小康”的火热场景,听到了一个个温暖的故事。通过该项活动,全县上下帮出了新气象,进一步培育了文明之风,融洽了干群关系,巩固了脱贫成效。

干部认亲,“亲戚代办”暖心窝

汝城是“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罗霄山片区扶贫开发重点县,曾有贫困村80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0002户63735人。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近年来,该县大力开展“弘扬半条被子精神,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把“半条被子”精神从长征时期的军民鱼水情,传承为现在的党群干群一家亲,助力脱贫攻坚。

广大党员干部深入扶贫一线,带领贫困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至去年底,全县80个贫困村全部实现出列,累计脱贫18260户60419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9.81%下降为去年的0.91%,实现整县脱贫摘帽。

脱贫攻坚,既是“歼灭战”,也是“接力跑”。贫困县摘帽之后,剩余贫困人口的脱贫和已脱贫人口的稳定发展,以及全面巩固提升的任务更重了,压力更大了。

“户帮户亲帮亲 互助脱贫奔小康”活动启动后,汝城县对贫困群众进行摸底,经村民主评议、推选、公示,共摸排出孤寡老人、重度残疾、重病、智障等1200多户特困对象。驻村干部或村级信息管理员担任特困户帮扶联络人,本村致富能人、爱心人士、党员干部等作为主体帮扶户。

干部干部,先干一步。汝城县党员干部带头与特困户结对,进行全方位帮扶。该县大坪镇开展“干部认亲戚”活动,每名镇村干部认1至2个小组的村民为“亲戚”,10173户村民一户不落。实行“亲戚代办制”,对“亲戚”想办的事,只要符合政策、法律规定的一律认真代办,不能办的做好解释。

今年71岁的大坪镇鲁谭新村特困户谭灯茂,妻子去世多年,儿子早年患脑梗留下后遗症,家里很困难。今年初,联系谭灯茂的镇村干部及时向村里反映,帮他申请落实了三类低保,还介绍他儿子到企业务工。如今,谭灯茂家的情况逐渐好转。他说:“现在的干部胜过亲人,请他们代购农药、化肥一点也不嫌麻烦。”

“亲戚代办制”进一步融洽了干群关系。今年,大坪镇各项工作得到群众广泛支持,开展得如火如荼。如清洁家园建设,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帮助保洁员打扫卫生。

邻里相帮,守望相助兴乡村

汝城县乡村干部积极组织召开夜谈会,大力宣扬扶贫济困、邻里相帮、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原来主要用于红白喜事的祠堂,变成了“户帮户亲帮亲 互助脱贫奔小康”活动的宣传主战场。

邻里互帮互助,在汝城蔚然成风。

5月15日晚,土桥镇黄家村党支部书记、旺发米业董事长黄义华,背着大米去看望村里86岁的黄昌光。黄昌光有病,躺在床上激动地说:“义华,你上次送的米还没有吃完,这次又让你破费了。”“自己种的,值不了几个钱。”黄义华笑道,“都是乡亲,帮一把是应该的。”

黄义华是致富能人,他优先安排贫困群众到公司上班,还对53户贫困户开展扶贫小额信贷委托帮扶。自2009年开始,他向村里8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发放10公斤大米。目前,黄家村共有80岁以上老人21人。

树高千尺不忘根,情系桑梓暖人心。泉水镇城郭村村民朱志强的扶贫济困事迹在当地成为美谈。

“村里留守老人多,想建个老年公寓,但资金缺口大。”前几天,村干部打电话把目前存在的困难告诉了朱志强。朱志强一口答应:“还缺多少?我全包了。” 通过多年奋斗,朱志强目前是泉州市一家电子科技公司的负责人,他先后为村里捐资兴建了老年活动中心、小学、环村公路等,还出资100万元成立村教育基金,对贫困学生进行资助。

文明瑶族乡三合村探索积分管理,对村民从遵纪守法、互帮互助、创业致富、热心公益、环境卫生、家风文明等方面进行考核,以表现换积分,以积分兑物资。“小积分带动大变化,村里互帮互助氛围越来越浓。”省税务局驻三合村帮扶工作队队长李海波告诉记者。

村民白秀春带领施工队,帮助贫困乡亲白茂春建房不收工钱。村民陈叶飞、白康贱、邓宝林、黄贱福、谢存华、陈甲养等,与村里签订公路排水沟建设合同。他们积极投工投劳,修建公路附属工程水沟项目近20公里,比原计划招标预算节约了不少资金,减轻了财政投入压力,保证了工程质量,激发了群众主人翁意识。

村民投工投劳参与项目建设,提升了参与感、认同感、存在感、自豪感、幸福感,提高了扶贫认可度。

大爱汇聚,扶智扶志增后劲

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离不开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离不开贫困群众的自强自立,也离不开社会爱心人士的善行义举。

汝城县群团组织、企业、社会爱心人士等,与县委县政府同频共振,积极参与“户帮户亲帮亲 互助脱贫奔小康”活动,力破“贫中之贫、困中之困”。

汝城县工商联积极组织开展“百企联百村”帮扶活动,其中80个贫困村共有93家企业结对帮扶,传授种养技术、收购农产品,扶智扶志双管齐下。

今年,繁华食品公司与群众签订辣椒保底收购协议,由公司统一种子供应、种植技术、收购标准,带动土桥镇、文明乡等地8000多户群众种植辣椒10万余亩,预计年增收达3亿元以上。

土桥镇涧布村村民曹友才因为父母多病,孩子上大学,家里背上一些债务,让他愁眉苦脸。曹友才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人住院可报销90%以上。“负担减轻了,可脱贫仍是难题。”他还是高兴不起来。繁华食品公司董事长朱树清找到曹友才,鼓励他种辣椒,手把手传授种植技术,点燃了他的斗志。去年,曹友才种植辣椒20多亩,收入达10多万元,一举摘掉了贫困户帽子。今年,曹友才干劲更足,种植辣椒40多亩,还担任繁华食品辣椒收购经纪人,收入预计比去年更高。

助力脱贫攻坚,巾帼不让须眉。日前,汝城县妇联出台《“城乡姐妹手拉手 互助脱贫奔小康”3年(2019-2021年)行动计划》后,广大妇女企业家、巾帼文明岗、巾帼志愿者积极对接帮助贫困妇女。“80后”女青年欧旭玉通过创办农场和旅行社,带动1万多户群众增收。

汝城志愿者联合会不甘人后,他们身穿红马甲频繁奔波,为贫困群众送去物资、送去温暖,成为美丽乡村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5月12日,数名志愿者来到卢阳镇津江村,为朱大炎、吴俭德等6位贫困老人送去大米、食用油,并帮助他们做饭、搞卫生。类似这样的活动,志愿者们已记不清开展过多少次。据介绍,汝城志愿者联合会现有会员1.5万余人,设53个分会,先后打造了“一对一”精准扶贫对接爱心帮扶、“结对济困、情暖汝城”等服务品牌。

中国社会扶贫网汝城管理中心积极开展线上对接,目前,累计注册爱心人士20399人,累计注册贫困户19651人。自2017年10月以来,物品、资金累计对接成功1.7万余起。

线下帮扶、线上捐助,汝城县抓实抓细“户帮户亲帮亲 互助脱贫奔小康”活动,让农村留守、孤寡、残弱等特殊群体得到了精神上的抚慰和亲情般的关心,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提供“双保险”,使老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更足、步伐更快更稳。

相关专题:户帮户亲帮亲 互助脱贫奔小康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