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扶贫一线】凉灯之魅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朱永华]

开凿出来的盘山公路。 朱永华 摄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朱永华

“老鹰落脚”的凉灯村如今也有了自己的产业,而且来势非常不错——这种颇有“蛊惑力”的说法,成功引起了记者的好奇。5月19日下午,记者一行驱车前往。

凤凰县山江镇凉灯村虽然只是一个村,但是“名气”不小。地理上的屏障把它与外界“活生生”阻隔,因此在当地人心中,它似乎是一片“域外之地”,经济文化与外面的世界存在巨大的落差。20公里的“九曲回肠”导引着我们进入凉灯村所在的八公山区域。莽莽苍苍的八公山,林密谷深、沟壑纵横。从高处眺望,由四五个自然寨合成的凉灯村,就像山水国画上的几个小色块,隐现在一幅水墨长卷中。

“凉灯”在苗语中意为“老鹰落脚的地方”,足见其地势险恶、“遗世独立”。进入八公山腹地,沿着一条蜿蜒陡峭的盘山公路继续前行,左边是悬崖深谷,右边则是挂在头顶的绝壁,石壁上还可以看到爆破开掘的新鲜痕迹。这是凉灯村近年来在政府支持下开山凿石开辟出来的一条道路,2016年完全修通,2017年投入1000多万元硬化了路面。直到这时,凉灯村才真正实现了与外界地理上的连通。

车近山顶,恍入仙境。身边云雾缭绕、翠绿环伺;俯视则层峦叠翠、空谷飞鸟。云雾开处,便是片石垒砌的民房,虽参差不齐,却干净爽朗。拾级而下,直入庭院。这是凉灯村4组,多数村民已经外出务工,出入其间的只是留守妇女老人和儿童。见到有外人,他们主动用苗语打招呼。苦于难以沟通,我们只能用微笑和手语回应,欣然中多了一分沉思:贫穷真有那么大魔力,可以驱使村民离开现代版的“桃花源”?如此绿水青山,怎样才能变成真正的金山银山?

公路越过山顶,再盘旋而下,便来到一片已经平整的开阔地。平地上,矗立着两栋钢结构厂房。不用猜,这应该就是一路上副镇长杨成介绍的竹笋和黄酒产业项目。在镇党委书记吴昱杰和项目法人代表滕召进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竹笋加工厂。

凉灯村周围几十里是漫山遍野的野竹笋,因为交通不便,缺少加工工艺,城里人喜爱的好东西只能长期“养在深闺”,变不了商品。去年建成的竹笋加工项目,彻底改变了局面。村民采集竹笋,公司统一收购,然后加工成冷冻食材或干竹笋,加工后的小竹笋身价倍增,市场热销。约4元/公斤收购的毛竹笋,极大地调动了当地村民的积极性。“村里人凡是能走动的都出动了,有的人早上六点多就出门,半夜还在山上。”此时正值黄昏,滕召进指给记者看三三两两背着竹笋陆续来到的苗家男女。他们有的满脸汗水,有的一身泥浆,但更多的是劳动即刻可以变现的喜悦!

公司会计介绍,一般人每天可以采集50公斤笋子,现金就是200元左右。这天的最高纪录是龙炳生,现金收入468元!公司股东之一曾建新动情地说:“老百姓挣点钱不容易,我们尽量带着情怀做事。有的村民不了解标准,损耗就由公司承担。村民前来送货,不论什么时候我们都收,而且全部当场兑现。加工车间的24名工人都抢着加班,公司发给加班工资。但是从身体承受力考虑,要求他们每天加班时间不能超过3小时。”

“原生的竹笋采集加工毕竟是有季节性的。为了形成完整的产业,我们栽种了一年两季长笋的雷竹,另外还建了一条黄酒生产线。这样,村里的资源、劳动力都可以充分利用了。”镇党委书记吴昱杰领着记者参观黄酒酿制的主要工序流程。一般人可能难以想到,在这片莽莽大山之中,这座不很起眼的酒厂竟然自带了全国独家的富硒黄酒技术标准和立体发酵技术的光环。

两年前,技术总监兼投资人的曾德全、曾建新父子在当地政府的召唤下,发现了这片神奇的“域外之地”,打定主意在这里“安营扎寨”。如今,高山优质糯米、清纯的山泉水和他们世传的酿酒工艺结晶出了独特品质的高山富硒黄酒。滕召进说,有信心把它做成代表凤凰的地标产品,走向全国。记者抿上一口他递上的黄酒,果然满嘴醇香。如今,凉灯村已发展1500亩糯米基地,带动3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发展雷竹基地2000余亩,辐射周边3个乡镇。

走上归程,一行人止不住回望,深山中的凉灯似乎更多了一层魅力:这里不仅有大自然的恩赐,还有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更有当地干部和企业家的情怀,她通往外界的路一定会越来越宽广!

相关专题:记者在扶贫一线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