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籍航天人|张履谦:航天寄梦为国安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龙文泱 柴跃]

张履谦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片

■名片

张履谦,1926年出生,湖南长沙县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雷达与空间电子技术专家。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抗美援朝期间为部队解决雷达抗干扰问题,为我国电子对抗事业做了开创性工作。参加我国航天事业创建,主持研制我国第一代防空导弹制导雷达。其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和一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等。参与我国通信、气象、导航、遥感等应用卫星和载人航天及探月工程的研制,为航天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龙文泱 通讯员 柴跃

生长于湖南一方热土的张履谦是新中国第一代航天专家,他亲历了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落后到世界领先的艰难过程。

作为尖端技术领域的代名词,“航天”似乎离大众有点远。

天上的事情和地上有什么关系?为何那么多人执着于航天梦,甘于清贫寂寞、付出一生?

从战火中走来,张履谦一生坚守的理由很简单:不再有人能轻易摧毁我们的家园,夺走我们的生命,俯视我们的痛苦和恐惧;不再出现他人在祖国的领空肆意妄为,地上的我们却束手无策的危急时刻。

68年航天路,张履谦早已白发苍苍,但少年立志读书救国的赤诚之心从未改变。

2019年3月1日,张履谦的人生旅程已走过整整93载,他仍在为自己的航天梦阔步向前。

战乱中流亡,少年立志读书救国

“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时隔81年,《毕业歌》昂扬奋发的旋律仍然深深烙印在张履谦的脑海里。

1938年,12岁的张履谦在长沙第三高小读书,即将毕业。“日本侵华,全面抗战早已爆发。老师教我们唱起《毕业歌》,带我们举着抗日救国的旗子到街头募捐、支援抗战。”

当年年底,国民党政府实行“焦土政策”,放火烧毁长沙城。一夜之间,长沙成为废墟。此后,日军屡次进犯湘北和长沙,张履谦期待的中学时光变成了长达六七年的流亡生活。

逃难的路上,张履谦饿了吃野草充饥,晚上睡在屋檐下,把稻草当被子盖。染上了疟疾、痢疾等多种流行病无法医治,几次休克,时常晕倒,还要躲避枪林弹雨。让他悲愤的是,日军暴虐,所到之处都被洗劫一空,哀鸿遍野。他亲眼目睹年仅14岁的弟弟张履中被日军抓走,两个同学死于日军飞机上机枪的扫射。

苦难没有让张履谦屈服。他在防空洞里朗读英语、做数学题,完成初中学业,高中考上湖南广益中学(现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在老师“学好本领,富国强兵”的教诲中更加发愤图强。

1946年,张履谦考上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毕业时,很多人强调专业对口和个人兴趣,不愿意去艰苦的地方,不愿意从事所学专业以外的工作。

“不能过分强调专业对口,要把个人兴趣和国家的需要结合起来。”亲历过国破家亡的惨烈,张履谦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他说:“所谓对口,应当是自己积极主动地去对国家的口,而不是要国家对自己的口。何况,在学校学的是基础知识,谈不上某一方面的专长。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就是对自己估计过高了。”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时,他主动请求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大学毕业后终于如愿。

自学雷达技术,击落美军“蛟龙夫人”

在朝鲜战场,想出快速跳频抗干扰措施,打破美军的空中制约,这一措施至今仍然是各种雷达最有效的抗干扰手段;领导组建我军第一个电子对抗组织,保卫首都北京安全,开创中国雷达干扰与抗干扰的研究试验工作;把电子对抗写进我国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张履谦是我国电子对抗工作的奠基人。

科研路上困难重重,他从来没有想过放弃:“我没有饿死病死,没有被日本人炸死,还怕什么呢?怕也没有用。我有思想准备,要成功必须有磨练;今天不行,明天继续做,总有成功的时候。”

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击落被誉为“蛟龙夫人”的美军U-2高空侦察机。

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两弹一星”研制进入关键时刻,美国急于搜集情报,派出了“蛟龙夫人”。

“蛟龙夫人”有两个绝技:一是飞得高,续航时间长;二是谍报本领强,不仅可进行照相侦察,还具有很强的电子对抗能力。

当时,我国只有从前苏联引进的地空导弹可以与之抗衡,但数量少,不够用。张履谦受命仿制,被任命为制导雷达站主任设计师。

这时,新中国一穷二白。在自然灾害连年、前苏联专家撤走、团队大多数成员是刚出校门的大学生这样的背景下,张履谦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

没有仪器,他们就根据书里的解说自行研制。有些材料没有,他们就想办法找替代材料。为了保证仪器精准制作出来,张履谦背着被子出差,带上图纸跑到车间和工人详细交流……终于,在1967年,凝聚了众人心血的红旗二号地空导弹问世。

此前,我军用从前苏联引进的地空导弹打下了3架U-2高空侦察机。第4次,美军加装了很多干扰设施。张履谦提出照射天线连续发射信号的方法,进行目标跟踪和导弹制导,又打下了第4架。

决定性的胜利发生在第5次。张履谦记得很清楚:“这次,我们用了自行研制的红旗二号,它的导弹威力区更大、精度更高。我们还在雷达上加装了新的抗干扰设施,打下了第5架U-2高空侦察机。它们再也不敢来侵犯我国的领空了!”

“古今多少事,都为后来人”

张履谦已93岁了,还在工作。

本世纪初,他还参与了应用卫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的研制等多项关键工作。80多岁时,他每年有半年时间在出差。虽然不在科研一线,但他担任顾问,积极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李念滨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科技处副处长,2007年开始在张履谦身边工作。他所熟悉的张履谦“知识面广,精力充沛,与人为善,喜欢帮助年轻人”。

2009年,我国正在为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做准备,张履谦是专家委员会成员,担任控制组组长,李念滨是组员。李念滨说,张履谦发现问题,总是温和而明确地提出,并给出解决方案。他严格而不严厉,善于发现别人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

当时,有一个从美国回来的华人专家认为技术方案存在问题。张履谦带领小组成员,在一周之内提出了可靠的书面意见。

李念滨负责起草这份意见,他惊讶于张履谦学识的全面。“张院士是没在国外留过学的专家。他的主要专业是雷达,没想到其他方面都懂。国外在干什么,我们在干什么,怎么做符合我们的国情,他一清二楚。这是不多见的。”

张履谦做事,总是从国家和民族的前景出发,花费了大量精力培养人才、关注青少年成长、普及科技知识。

他领导的工作团队中,有3人被评为院士,30余人成为专业研究或型号研制的领军人才。

他多次到各地的大中小学开设讲座,在孩子们心中播下航天知识的种子。

2008年,汶川地震后,82岁的他到成都作了题为《卫星在突发事件中的应用》的报告,对在我国西南地区推广普及卫星应用,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张履谦十分喜爱明代文学家杨慎的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他结合自身经历,将最后两句词改为“古今多少事,都为后来人”,意为人生如滚滚长江东逝,英雄豪杰的所作所为终究是为了造福子孙后代。

“湖南对我国航天事业的贡献很大,发展航天产业很有希望”

我们的采访约在4月12日上午9时30分开始,张履谦早早就到了。他高高瘦瘦,一头白发,戴着眼镜,鼻子很挺,精神很好,笑容满面。

“你们都是湖南人吗?”一进门,张履谦就和所有人一一握手。听到肯定的答复,他十分高兴,告诉我们:“我的家在长沙县黄花镇,离黄花机场非常近。”开始采访前,他又说:“我年纪大了,请你们说话慢一点。”他是那样的温和亲切,没有顶级专家的距离感,更像是一个学识渊博的邻家爷爷。

“1946年考上清华大学后,我回过家乡四五次。”他说,看到从废墟瓦砾中建设起来的壮丽长沙城,游览了风景秀丽的橘子洲头和南岳衡山,自己很欣慰。

“湖南对我国航天事业的贡献很大,发展航天产业很有希望。”张履谦时刻关注家乡的建设,诚挚地为家乡航天事业的发展提出3点建议:一是巩固壮大现有企业,形成产业链;二是加大培养航天人才的力度,可以在中学开办航天特色课程。他说:“航天知识内涵丰富,航天人才不仅可以在航天部门工作,还可以在其他部门工作。他们对湖南的建设是有用的。”

“湖南要在卫星应用方面下点功夫。”他说,卫星对于抢险救灾、渔业播报、精准农业、旅游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十分重要。湖南作为国家级北斗卫星导航应用示范区域之一,有很好的基础。他希望家乡利用航天技术发展智慧产业、打造智慧交通、建设智慧城市,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手记

异于常人的勤奋刻苦

龙文泱

毫无疑问,张履谦院士是个“学霸”。仅仅他学生时代的成绩,就让一般人望尘莫及。

1936年,他因为初小成绩优异,免试进入长沙第三高小。

1938年,他高小毕业,考上湖南平大初级中学,入学考试中,数学和语文均为满分。学校因此为他免去学费,颁发了校级奖学金。

1942年,在战火中颠沛流离的他主要依靠自学,高中考上广益中学(现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广益中学是一所私立中学,由中国民主革命先驱禹之谟于1905年创办,原名惟一学堂。这所学校在当时的长沙首屈一指,社会上流传着“要学习,进广益”的谚语。

1946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联合在武汉招生,武汉大学、西北工业学院(1957年更名为西北工业大学)也在武汉招生。他均被录取,后为“富国强兵”,选择了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

很多人觉得这是因为张履谦绝顶聪明,但他认为:“聪明出自勤奋。”中国宇航出版社出版的《张履谦院士传记》记录了许多与此有关的细节。

勤奋的意识来自于他的家教。张履谦的父亲张子尧出生于农村,天生腿有残疾,后腰脊骨断裂,做不了农活,跟着师父学医。

张子尧的师父有一套《医宗金鉴》医书,是清朝乾隆年间著名的皇室医学丛书,共90卷,被收录在《四库全书》里。张子尧每天挤出时间学习这套书,读完了师父都没读完的书。

巧合的是,20世纪60年代,为了攻克雷达技术难关,张履谦花了12年时间,“啃”完了28本、堆起来约有1米高的美国英文原版《雷达丛书》。

但这也不是谁想学就能学成的。对此,张履谦感慨:“还好在学生时代打下了扎实的数学和英语基础。”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学而不思则罔”“业精于勤,荒于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父亲屡屡提到的古人箴言,是他一生的座右铭。

因为家里穷苦,小学时,张履谦天不亮就起身赶牛到山上吃草,再回家拿书本去学堂读书。回家后,还要给家里的菜地浇水施肥。

寒暑假他也不放松。早上放牛回来后,上午复习国文和算数,国文要做到会读、会写、会默,还要了解文意;算数要弄懂演算方法和应用,答案正确。下午学写毛笔字,临摹颜真卿的《多宝塔》字帖。晚上给菜地浇水。每晚,父亲都会检查他的功课,做得不好,就重新做。学校和父亲布置的作业,张履谦都会认真完成。闲暇时,还帮助父母接待上门求诊的病人,烧火做饭。

1944年,在嘉禾县的同学李秀生家中避难时,他办补习班、教小学、种菜,自力更生,不给同学添麻烦,还不忘读书。

他说,清华大学的考试很难,100分的满分,得10分都不容易。很多题目不是书本上就能找到的,需要深入思考。他和同学们每天早上5点多钟就起来读书,一直学到晚上10点钟。

现在,很多人总抱怨,忙碌的工作让学习的时间失去了。张履谦却认为:“只有跟工作结合起来,学习才有丰富的内容,才有强大的动力,才能钻得深、学得透、记得牢、提高得快。”

为了攻下《雷达丛书》,他常常早上拿着两个馒头,夹点咸菜,跑到附近的树林里读书,一读就是一整天。深夜疲劳时,他用冷水浇头,精神振奋后,继续学习。

走进张履谦,了解他,你会知道,书写他辉煌履历的,是异于常人的勤奋刻苦。

相关专题:逐梦航天 合作共赢——聚焦2019“中国航天日”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