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耀湖湘】杨雨:拨动心灵深处的那根弦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杨丹 程晖]

在录《跟着唐诗去旅行》边塞篇时,杨雨忙里偷闲弹起了吉他。 (资料图片)

杨雨(前)与毕业生合影。(资料图片) 本版图片均为通讯员 摄

■名片

杨雨,女,汉族,1974年出生,湖南长沙人,文学博士,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词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主攻方向为唐宋词研究及批评,精通法语、英语。2004年获法国政府资助赴法进修。已出版《宋词的女性意识》《传播学视野下的宋词生态》等20多部专著,主持多项省、部级社科规划课题。入选2007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湖南省首批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中南大学首届杰出青年人才。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杨丹 程晖

采访杨雨,颇费了些周折。杨雨很忙,除了上课、写书、做研究,还要参加学术研讨,到央视等多家电视台当嘉宾录节目……

杨雨又很谦虚,说自己资历尚浅,育人不多,不足以担当“湖湘名师”这一称号。

她开始是婉拒采访,后经沟通,才“偷得浮生半日闲”,在樱花春雨的3月长沙,领我们走进她的诗词世界。

杨雨的课是“抢手货”

“杨老师讲的诗词温暖又有力量。”

“比起颜值,杨老师的学识更令人叫好。她是一本读不完的书。”

“虽然已经毕业工作了,我却总想回去蹭课。记得大学第一堂课,听的第一首词是温庭筠的《梦江南》,‘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让我如沐春风,瞬间爱上了诗词。”

……

只要一提到杨雨,学生们的赞誉之词就像拧开的水龙头一样,哗哗哗直流。

杨雨的课一直是校园里的抢手货。

“爆满,一席难求,经常有学生在我面前抱怨没抢到位子。”唐苗是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辅导员。他坦言学生“打探”最多的是杨雨的课程安排。杨雨在中南大学教的是中文必修专业课。这些课,通过网络选课系统,同时对全校其他专业的学生开放。

杨雨的粉丝不止是本校学生,还有不少校外的来旁听。张贺之也是一位教师,他从2014年开始听杨雨的课,坚持至今。张贺之是“骨灰级”粉丝,还影响了正在上初一的12岁女儿。喜马拉雅、十点读书上的杨雨音频课件,女孩百听不厌,并立志将来考杨雨的研究生。

换我心为你心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五代词人顾夐《诉衷情》里的佳句,杨雨格外钟情,并自然而然地用这样的心思去解读诗词。

“‘换我心为你心’,便是‘将我变作你’。将自己化身为诗词作者,不是想象力的简单穿越,而是要将自己忘我地置身于作者所处环境和时代,感同身受其所思所想所忧所乐。”正是秉承这样的换位思维,加上深挖苦钻,以及女性特有的细腻敏锐,让杨雨对诗词常有独到的发现和理解,也形成了在诗词解说上以情动人、情理交融的鲜明个人风格。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品读白居易这首通俗易懂的《长相思》时,细心的杨雨找来一张唐代地图,认真比对,发现词里一连铺排的汴水、泗水、瓜洲、吴山,串连起来,其实就是樊素南归的必经路线图。樊素,是白居易最心爱的侍妾。写这首词时,白居易年近古稀,百病缠身,他决定放樊素回老家杭州,不再耽误其青春。

“最深沉的爱,不是占有,而是放手。爱有多深,分手就有多难,相思便有多痛。一条漫漫离别路,一曲悠悠长相思,让我们看到了白居易对爱情的理解,以及他深沉的爱痛。白居易是将真心一颗随樊素千里归去啊。人们觉得白居易过于夸张,其实这就是写实。”

听了杨雨的解读,有学生说:“让我改变了对白居易的看法。”

这样走心的解读不胜枚举。

品读李清照《武陵春》时,她叹息:“生命中曾经有过的灿烂,有时是用寂寞来偿还。”

点评汉武帝与李夫人的爱情时,她感慨:“即便是最花心的帝王,也很有可能遭遇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情。”

品析杜秋娘《金缕衣》“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时,她劝诫:“时光易逝,珍惜眼前。现在是对过去最好的补偿,现在是对未来最好的铺垫。”

立足文本,观点独到,哲思闪烁,杨雨讲授的诗词,总能拨动人心灵深处的那根弦。

“喜杨杨”里暖洋洋

除了给本科生上课,杨雨还带了10余个硕士和博士生。杨门弟子有一个微信群叫“喜杨杨”,师生在此沟通情感,交流学术。每周一次的读书会,更是大家相聚分享学习心得的好机会。

学养深厚,学术上一丝不苟;为人谦和,对学生关怀入微。这是弟子们对杨雨的一致评价。

准备考博的赵鹿园对杨雨的严格深有体会。有一次,他的论文比较马虎。杨雨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做学术,写论文,全心全意都难免有疏漏。如果粗心大意,更会出问题。”并用“沉潜”二字诫勉他。

正在读研一的杨紫金说:“在我眼里,她就是对我关怀备至的亲人。她不光是对我们的论文严格把关,还会帮我们推荐发表刊物,甚至联系工作单位。她对每一个学生都付出了真挚的感情。”

“杨雨是我有幸遇到的最令人钦佩的好老师。”在职博士刘晓丽认为,“杨老师即使录节目到凌晨,也不忘为我逐字逐句修改论文。她的勤奋和严谨是我前行的标杆。读博三时,我怀了二胎,当时很忐忑,可杨老师丝毫没有责怪。休产假时,我加紧赶论文,杨老师反过来宽慰我:‘不要急,焦虑会影响奶水的质量。’这令我无比感动。”

教育的神奇之处就在于,你永远不知道,不经意间播下的种子,会在哪些人心中,会在哪些时刻,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屋外雨潺潺,可“喜杨杨”里阳光明媚,枝繁叶茂,生机勃勃。

做好自己爱做的事

近几年,杨雨从校园走上荧屏,成为《百家讲坛》《中国好诗词》《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颇受欢迎的明星。舞台更大,人气更高。可她却说,一切都是始料不及,“我只是一直在做自己爱做的事情,做好自己爱做的事情。”

“我最大的幸运就是职业与爱好非常契合。”杨雨本科是法语专业,硕士学的哲学。考博时,她毫不犹豫选取了自己痴迷的古代文学专业。“当初选中国古代文学这个明显冷门的专业,全是因为喜欢,也做好了‘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准备。谁能想到现在,古典诗词会这么火,更没想到我们这些从事古诗词研究的会被推到舞台的前沿。”她感慨道。

因为喜欢,杨雨能在万籁俱寂的夜晚潜心深耕,在三尺讲台上神采飞扬;也能为录制节目,忙到凌晨5时;还曾万里走边塞,寻访诗词里的踪迹。

“累吗?吃得消吗?”

面对发问,杨雨没有正面回答,但那甘之如饴的微笑已经给出了答案。

杨雨爱传统文化,也对其继承和发展,有着深厚的使命感。“诗词魅力本身是通过吟唱传导开来的。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好东西,被我们不小心扔掉了,现在要将它捡起来,传下去。”幼时弹过琵琶、深谙古风古韵的杨雨,授课之余,牵头创办了中南大学中华经典吟唱团和南薰诗社,用吟唱的方法传播古典诗词,再现诗词的音律美和情境美。

短短几年,吟唱团和诗社,在以工科著称的中南大学,声名鹊起,培育了大量诗词爱好者。吟唱团还走出校门,走出湖南,并多次走进台湾,促进两岸文化交流。

万般艰难中执着坚守

“誉满天下,谤满天下。”这是一代才女李清照的一生写照。

“在我的诗词世界里,李清照就是我的女神。”杨雨对李清照有深入的研究。巧的是,李清照也给她带来了誉和谤。2008年,她在长沙一档电视节目上主讲《酒色财气话易安》,没想第一次“触电”,便因“另类解读”一时被推上风口浪尖。

李清照在丈夫赵明诚死后,于困顿孤寂之际再婚,发现被骗后,又冒天下之大不韪离婚。这在礼教森严的宋朝,简直就是惊世骇俗。李清照曾自言此举“难逃万世之讥”。

“我很钦佩李清照。她不仅有出众的才华,还有着过人的勇气和胆识,活出了自己。这是我解读李清照的立场。”杨雨说。

“不能因为质疑的声音,你就违心地去改变去迎合,哪怕这声音大到足以吞噬你。做人如此,做学问更得如此,得坚持初心,得万般艰难中执着坚守。”杨雨似是有感而发。

“杨雨就是现代版的李清照,人美有才,洒脱率性。只是她们隔了几百年的时光。”闺蜜程小姐如是评价。

李清照遭逢家国离乱成为传奇。杨雨身处太平安好的现世,享受着吟诗品词教书育人的乐趣。

“我追求的不是传奇,我很珍惜当下平凡的幸福。”说这话时的杨雨,脸上又露出甜美的招牌式微笑。那一刻,哪是一个名满天下的教授,分明是一个幸福的小女生。

■手记

若有诗书藏在心

杨丹

若有诗书藏在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杨雨身形苗条,皮肤亮白,完全看不出年过不惑。怪不得有学生打趣她“是不是给自己涂了防腐剂”。她着一袭素雅的汉风长裙,举手抬头间,“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风致翩然。那是唐风汉韵的打磨,是诗词歌赋的积淀。

杨雨家里的每个角落都是书。家里的书房让给了上高中的女儿做作业,她将客厅的大阳台好好收拾了一下,摆上书柜书桌和茶具,俨然又是一间书房。“看,这就是我的书房。哦,不,准确地说是我的书桌。”她随性俏皮地将手一指。

厨房里传来一股隐隐的药味。原来近段时间身体欠佳,她在吃中药。可巧,女儿也在看中医。“更年期与青春期一起调理。”她给我们斟了茶,自己也端杯抿了一口,慢悠悠地开着玩笑。

没想到,屏幕上那个知性优雅的杨教授这么接地气,拿自己开涮挺顺溜。虽然我们是第一次见面,气氛却瞬间融洽了。杨雨的率真也由此可见一斑。

深耕,博采,让自己内蕴丰厚,久蚌成珠。

杨雨外表清丽柔婉,骨子里却有一股子韧性,一直在“做自己爱做的事,做好自己爱做的事”。20年的耕耘和坚守,她没辜负岁月,所以岁月也丰厚地回报了她。

不仅在专业领域多有建树,杨雨还多才多艺,会弹琵琶和手风琴,通吟诵,精通法语。她工作勤勉,治学严谨,但为人平和温情,兴趣广泛。她会在论文上频频“挑刺”,也会带着杨门弟子尝遍长沙特色菜,还会和女学生讨论护肤心得;更会在难得的闲暇时光,约上闺蜜朋友三杯两盏,或茶或酒。她是进取的,也是佛系的。

如果用一句诗来形容自己,杨雨选“此心安处是吾乡”,她说凡事心安就好。

她是讲台上的女神,也是一个普通的母亲。坚持给女儿讲睡前故事,直到女儿小学毕业。因为工作的原因,她成了“飞行达人”,有时一个人独自在万米高空,会默默计算,有多少天,没给女儿做早餐了。所以只要在家,她一定会亲自下厨,给女儿做点好吃的。

左手浪漫诗词,右手烟火生活。她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这些天,一直在喜马拉雅上听杨雨谈诗论词。在聆听中,我触摸到了另一个杨雨,也遇见了另一个自己。徜徉在古风韵律中,蓦然回首,会发现滚滚红尘里,也别有一番清风朗月的天地。活出一颗诗心,人生更从容,天地更广阔。

既熠熠生辉,也照亮别人。杨雨就是这样的发光体。

■评说

我与杨雨是多年同事。她有才有貌、有品有格、有柔有刚。

她从湖南台讲到央视,多次登上《百家讲坛》,成为媒体达人、学术明星,其亮眼的姿容、优雅的气质、丰沛的知识储备和谈吐自如的才华,已经成为中南大学的骄傲、湘女的金字招牌。难得才貌双全,上天真的很眷顾杨雨。

作为年轻的教授,无论教学科研还是为人处世,杨雨都勤勉而低调,不卑不亢,从不漫鼓颊舌,总能善待他人,是大家知心、暖心的好朋友,称得上有品有格之人。

别看杨雨是窈窕淑女,相聚不坐前排,讲话从不高声,她却是文学院教师中第一个骑摩托来上课的人。我第一次见到杨雨,只见她头戴盔帽,干练利落,办完事后一声马达响过便绝尘而去,很是英姿飒爽。她还是院里第一个驾驶汽车的女性,SUV是她喜爱的车型。再配上琴棋书画诗酒花的业余爱好,柔刚相济,颇有李清照之风。

——中南大学文学院原院长 欧阳友权

诗歌与爱情的结合,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道璀璨的风景。杨雨教授的《问世间情是何物》择其经典,于追源溯流间,拷问人性,权衡中西,既有迷离感性的爱情故事,又有抽象演绎的爱情观念,不啻沐浴文学异彩,也是触摸人性之光。

——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中国词学研究会副会长 彭玉平

杨雨是我多年的好朋友。她一直以唐宋词和词学批评为主要研究方向,堪称这个领域的专家。她对于词的领悟,常常有独到而深刻的见解。我个人非常喜欢她以情动人的讲述风格。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郦波

“洋芋”老师是我心中的女神。第一次在《百家讲坛》听杨老师讲纳兰词,就被她投入又恰如其分的解读深深地吸引了。后来,又看见她在《见字如面》《中国好诗词》《中国成语大会》上作嘉宾,点评精彩,妙语连珠。因为杨老师,我爱上了诗词,发现了这个世界别样的美好。——粉丝杨洁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杨丹 整理)

广告

评论

编辑推荐